楊曉麗
(大連市沙河口區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21)
網絡時代圖書館服務工作芻議
楊曉麗
(大連市沙河口區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21)
基于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和用戶信息需求方式的多樣性,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從對內建設、對外優化等兩方面入手,探究基層圖書館立足實際全方位服務創新問題。
網絡信息時代基層圖書館服務創新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社會的組織結構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都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信息資源數字化的發展,圖書館用戶的信息需求也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再是單純地依靠印刷型紙質文獻,而是越來越多地以手機、電腦等電子裝置為載體,依托互聯網及多媒體技術來檢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信息。面對這樣信息環境的改變,圖書館作為社會重要的信息資源的采集者與提供者,也需要根據自身的優勢來創新服務,不僅要加快建設符合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平臺, 對圖書館內部管理機制、服務模式等也必須進行與時俱進的變革與整合,以滿足當今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和期望。
信息服務是圖書館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它不僅體現了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教育機構、文獻信息中心的地位,也直接影響了圖書館整體工作效益。網絡環境的發展,現代計算機通訊技術、信息數字化以及多媒體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圖書館在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變化與挑戰。
1.1信息資源的載體變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人們更喜歡通過網絡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傳統的信息服務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網絡閱讀的快速性與網絡信息獲取的便易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者。圖書館已不再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資源的首要選擇,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及存取的便易性對圖書館的生存構成了不小的挑戰。
1.2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
日漸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快捷的網絡環境,使得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呈現出了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對信息需求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也較以往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不僅希望信息服務者提供的知識信息準確快捷,還需要提供的信息是經過篩選加工整合后的有效資源。圖書館提供的不再僅僅是借還圖書這樣簡單的信息服務,還要幫助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專業指導,完成更為復雜的信息查詢和檢索,有時甚至還要借助多個圖書館的通力協作才能滿足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面對這些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圖書館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全面優化服務機制,改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以滿足信息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1.3信息服務市場的變化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信息服務業蓬勃發展,信息服務市場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社會各種機構開始涉足信息服務業,許多新興信息服務機構開始出現,使得圖書館行業與其他信息服務行業的界限日益模糊,這既給圖書館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給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有統計數據表明,已有超過半數的用戶在獲取信息的時候更多喜歡使用搜索引擎來進行信息檢索查詢,而只有一小部分人選擇從圖書館網頁上進行信息的檢索。圖書館作為知識與信息集散地的中心地位正在逐漸地被消弱,而館藏利用率也在逐年下降,快捷免費的搜索引擎服務已逐漸成為人們信息檢索的主要途徑。
隨著人們使用信息方式的轉變,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也在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著信息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圖書館不僅是各種載體文獻信息的收藏場所,更是信息的采集、處理和發布的中心。如何將內容豐富的文獻信息轉化為技術含量高的信息產品提供給廣大讀者,這需要圖書館立足實際,重視基礎建設,積極探索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新機制和新模式。
2.1完善信息資源建設
信息資源建設離不開傳統文獻館藏的建設。我國傳統圖書館文獻服務始于20世紀初,它是伴隨著近代圖書館的誕生而發生、發展的。由對外開放公共使用的藏書,供社會公眾借閱,而形成了最初的讀者服務。隨著圖書館性質的變化,圖書館服務逐漸轉向檢索、開發文獻信息,大力推廣公共免費服務。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印刷型文獻仍然是用戶喜歡利用的文獻形式,無論是科研、學習,還是休閑閱讀,印刷型文獻已成為讀者不可缺少的文獻形式。所以圖書館應在合理的藏書體系下,不斷優化藏書結構,調整好不同文獻的比例,采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編目、檢索及內部管理,不斷提高傳統文獻服務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在一個網絡化的社會環境下,讀者對電子文獻的需求逐漸多了起來。圖書館必須加強對電子數字化虛擬館藏的建設,這種數字化館藏體系由大量的數字化信息資源組成,以一種有序的組織系統和框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地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它體現的是一種知識傳遞和知識增值服務。在大力發展數字化館藏的同時,圖書館還需要引進大量的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光盤數據庫、多媒體視頻資料以及一些高水平的權威性國內外網上文獻,嘗試對紙質文獻進行數字化處理,探求數字資源與紙質文獻的合理組配形式,以更好地滿足讀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2.2做好圖書館網站服務,建立特色數據庫
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圖書館自動化建設成熟發展,圖書館可以結合自身的地域優勢和實力,創立本館的品牌服務和建立特色的文獻數據庫。圖書館員應對網上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篩選、整合,編制成有序的信息檢索系統,建立網上信息檢索鏈接導航系統。在網頁服務上,力求內容清晰明了,圖書館網站主頁應提供館藏信息資源檢索功能,方便館藏書目數據庫和引進數據庫的檢索利用;開通文獻預借、續借以及催還等網上業務。根據地區優勢,圖書館還可以從本館的館藏結構和資源規模等,開發創立一些獨立的特色數據庫,重點突出地域的經濟、文化、科技特色。比如河南大學地處北宋都城開封,宋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河南大學圖書館組織館內外優秀專家技術人員研究開發了《宋代文學數據庫》。對于這樣的特色數據庫,圖書館不僅要做到及時更新、修正數據內容,更要做到積極推廣,加強館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充分發揮本館整體資源優勢的同時,也要努力打造特色品牌。
2.3加強網絡安全系統的建設
在新信息環境下,圖書館要對網絡不安全因素進行防范和控制,制定完善的網絡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策略,實行嚴格管理,通過采用信息加密和實時病毒監控手段來保護信息環境的健康,打擊信息犯罪,過濾廣告病毒插件,以消除和防范外界的污染和侵害。同時,還應保障讀者在線閱讀和下載信息的權限,為讀者營造安全可靠的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環境。
2.4實現組織管理機制的現代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數字圖書館建設已成為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當前,大部分圖書館還沒有完全改變現有的館內職能部門的結構,仍然沿用著傳統的采編、借閱、典藏等職能部門,這顯然滿足不了未來社會讀者對信息數字化建設的需要。為適應信息環境的不斷變化,圖書館需要逐漸形成以信息數字化建設為重點的新的服務機制。重點組建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部,對數字化信息資源進行集中采集、加工及技術處理,引進數字化建設人才,加強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敏銳的信息意識,較強的信息分析、組織、加工處理能力,嫻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開發能力,是保證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現代化的關鍵,是滿足多元化讀者需求的基礎。
圖書館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不僅對內要努力建設完善資源設施,配備專業技術化人才,改革舊有的職能管理結構,還要重視讀者信息服務方式方法的優化,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讀者。
3.1提供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應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建立自己的網絡數字信息服務系統。現在大多數讀者都擁有自己的手機或移動閱讀等通訊設備,圖書館可以逐漸對讀者實現“非到館服務”,通過短信、微信等技術很多圖書館已經實現了圖書到期提醒、圖書催還、新書通報、電子資源動態、活動通知等服務的電子化、網絡化。圖書館應積極開發建設數字化資源服務平臺,開展在線咨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實時地為不能到館的讀者提供更為人性化的快捷服務。
3.2為特殊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僅要重視對圖書館新信息環境下的各種設施設備的建設,還要多關注一些老弱病殘群體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對于行動尚可但有其他疾患的讀者,圖書館可以申請配備一些特殊的專用儀器,供其在圖書館借閱期間免費使用,比如放大鏡、助聽器、盲文鍵盤等,以幫助一些聾啞人、盲人在圖書館實現無障礙閱讀。對身體殘障、行動不便的讀者,圖書館可以嘗試配發一些遠距離無線遙控對講設備,當讀者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可通過這樣一種設備求助于圖書館工作人員,讓他們無障礙地在圖書館借閱文獻,獲取知識。
3.3加強圖書館間的聯盟合作
每一個圖書館都有其獨特的資源優勢,但也有其資源的局限性,僅憑一館之力不可能完全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可以嘗試聯合本區域其他圖書館建立區域圖書館咨詢服務系統,把本館不能解決的問題轉給其他相關圖書館,以求協助解;地區圖書館可以建立文獻資源共享協作聯盟,我國一些地區不同隸屬關系的圖書館之間已經實現了通借通還,他們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鑒。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讀者范圍、資源范圍、服務范圍都得到了無限延伸,小館可(
)
以擁有無限的資源和無限的服務能力,關鍵在于我們要善于與其他圖書館之間的加強協作,建立長期穩定的館際互借關系,積極推行資源共享,為讀者構建現代化的信息服務平臺,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文獻信息服務。
總之,網絡化時代,現代信息技術為圖書館事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只要我們對內加強資源建設,尤其是重視特色資源建設,建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管理機制和服務機制;只要我們對外樹立大圖書館經營理念,加強與其他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密切關注不斷變化的讀者需求,把滿足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需求放在首位,圖書館服務工作一定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一定會贏得美好的未來。
[1]司秀輝.公共圖書館信息化服務淺談[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2]周加仁.讀者工作中“以人為本”理念的實現[J].圖書館雜志,2011(5).
[3]陳霞.論現代圖書館服務創新[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10(7).
[4]劉小景.泛在圖書館理念下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4):72-74
[5] 薛明.公共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現狀與對策[J].圖書館學刊,2010(6).
[6]張迎霞.圖書館工作與創新服務[J].圖書檔案管理,2011(3).
[7]趙敏.圖書館2.0環境下的個性化數字信息服務模式[J].圖書與情報,2011(5).
[8] 吳海春.數字圖書館信息化整理工作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12).
楊曉麗女,1972年生,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與讀者服務。
G252
(2016-01-28;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