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建軍
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司法保護有關問題的思考
祝建軍
內容提要: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是知識產權案件中最難審的一類案件,有許多基礎性的問題有待研究清楚。以法院生效判決為研究素材,通過分析指出,只有具有獨創性的布圖設計才受到專有權的保護,法院判決在布圖設計內容的確定、獨創性的認定、布圖設計侵權對比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同的判斷標準與方法。根據布圖設計的基本法律制度及原理,提出并論證解決上述爭議問題的具體方法。
布圖設計內容 登記 獨創性 舉證 相同比例
當今世界已進入微電子信息時代,微電子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遠,工業、農業、服務業、國防建設均開始大范圍使用微電子信息技術。而集成電路產業是微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和基礎,集成電路產業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a丁柯、蔣衛軍、張軍編著:《集成電路反向分析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第1版,前言第1頁。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發展創新戰略的驅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近些年來發展迅猛。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度,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609.8億元,同比增長19.7%。但毋庸置疑,與歐美日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產能亦比較低。我國每年花大筆外匯用于進口集成電路產品,以此來滿足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根據海關統計,我國2015年度進口集成電路3139.96億塊,進口金額2307億美元;出口集成電路1827.66億塊,出口金額693.1億美元,集成電路進出口逆差為1613.9億美元,集成電路產品仍以進口主導型為主。b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與2016年展望》,來源于《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網》,2016年6月18日訪問。由此可見,加快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升集成電路產業的水平,已是我國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需要知識產權立法與司法提供完善的保護,但我們注意到,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司法保護的過程中,對一些基礎性的問題還存在著很大爭議。本文擬以全國各地法院裁判的幾起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為素材,就審理該類案件遇到的困惑以及相應解決思路,提出己見。
(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界定及法律規范依據
集成電路是指半導體集成電路,即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片,將至少有一個是有源元件的兩個以上元件和部分或者全部互連線路集成在基片之中或者基片之上,以執行某種電子功能的中間產品或者最終產品。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是指集成電路中至少有一個是有源元件的兩個以上元件和部分或者全部互連線路的三維配置,或者為制造集成電路而準備的上述三維配置。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特點決定不適合用《專利法》、《著作權法》對其提供保護,許多國家通過單獨立法來保護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我國,國務院單行制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來賦予和保護民事主體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從布圖設計的保護以獨創性作為標準,并不延及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數學概念來看,對該類知識產權的保護在一定意義上更接近于對著作權的保護。c于曉白、郃中林、夏君麗、羅霞:《知識產權民事案由的理解與適用》,載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編:《知識產權審判指導》(2008年第1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版,第95頁。我國通過上述單行法律規范,搭建起保護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制度體系,從而為人民法院處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提供法律依據。
(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權能范圍
所謂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是指民事主體對其創作的具有獨創性的布圖設計享有的排他性專有權利。所謂獨創性,是指該布圖設計是創作者自己的智力勞動成果,并且在其創作時該布圖設計在布圖設計創作者和集成電路制造者中不是公認的常規設計。我國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遵循登記取得原則。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人享有復制權和商業利用權兩項權利,即對受保護的布圖設計的全部或者其中任何具有獨創性的部分進行復制;以商業目的進口、銷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受保護的布圖設計、含有該布圖設計的集成電路或者含有該集成電路的物品。他人未經許可不得實施上述受專有權控制的特定行為,否則就構成對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侵犯,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特點
從人民法院審理涉及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司法實踐來看,這類案件呈現出以下特點:
案件數量非常少。自《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2001年10月1日開始實施以來,我國法院審理的涉及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用權的案件不超過十宗,且多以調解或撤訴方式結案,最終以判決方式結案的更是少見。d目前受理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的法院主要有廣東、上海、北京、江蘇等地的法院。這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及芯片海量進出口的現狀形成極大反差。
案件審理難度大。在目前的知識產權司法實踐中,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對于知識產權法官來說,是最棘手也是最難審理的一類案件,法官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審理一邊研究。“難”體現在,在具體案件中確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內容和專有權的范圍非常難;判斷權利人主張的布圖設計是否具有獨創性非常難;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侵權對比,往往需要司法鑒定,其中需要解決許多問題。
案件審結時間比較長。由于當事人在我國法院起訴的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案件數量非常少,幾乎無先例可循,加之案件審理難度大,導致法官裁判這類案件的經驗嚴重匱乏,這些因素導致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審理周期也相對比較長。
案件的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大。由于集成電路產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所以盡管法院受理的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非常少,但因法院裁判案件具有為該行業經營樹立游戲規則的意義,故一旦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司法判決做出后,即會引起業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從而成為知識產權領域里的“明星”案件。比如,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華潤矽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訴南京源之峰科技有限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e具體案情詳見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寧民三初字第435號民事判決書。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的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訴上海雅創電子零件有限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f具體案情詳見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0)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51號民事判決書,以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4)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2號民事判決書。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2014年度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同時,該案件還被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刊——《人民法院報》評為2014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案件。g參見人民法院報:《2014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案件》,載《人民法院報》2015年1月7日版。
(四)處理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思路
對于審理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法官來說,其可能總在糾結與思考一個基礎性的問題,即該依什么樣的方法和規則來審理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呢?該問題看似簡單,但卻讓人充滿了迷思與困惑。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處理某一類知識產權案件時總是要遵循一定的判斷經驗和邏輯思維規則,審理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亦不例外,這是保證正確處理該類案件的前提。本文認為,處理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基本規則為:“接觸加實質性相似”原則,即在具體糾紛中,權利人欲指控行為人侵犯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必須要證明其創作了涉案布圖設計,并且權利人就該布圖設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了布圖設計登記(或者證明其為涉案布圖設計的繼受權利人),該布圖設計的整體或部分具有獨創性,而行為人接觸了該布圖設計,行為人在后的布圖設計與權利人在先的具有獨創性的整體或部分布圖設計相對比,二者相同或實質性近似,行為人的行為沒有合法依據,據此可以依法判定行為人的行為侵犯了權利人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一)實務中確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內容的觀點分歧
當發生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時,原告作為權利人欲指控被告侵權成立,其首先應舉證證明以下兩項事實:原告的涉案布圖設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了布圖設計登記并獲得授權;原告申請登記的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
對于上述第一項證明事項,原告通過向法院提交“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證書”,即可證明其布圖設計進行了登記并獲得授權。但對于上述第二項證明事項,原告該如何舉證呢?在司法實踐中,原告為舉證其主張權利的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其通常會請求受理案件的法院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調取其登記備案的布圖設計,以確定涉案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根據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的規定,h具體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第16條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14、16條的規定。原告申請調取的布圖設計有可能呈現為三種載體:紙質、電子版和芯片樣品;同時,根據布圖設計登記備案的要求,同一布圖設計登記中的上述三種載體所體現的布圖設計,應當是相同的。但實務中的情況總是很復雜,比如,在具體的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案件中,有些當事人不知什么原因,其提交的同一布圖設計登記申請中的紙質、電子版和芯片樣品所反映的布圖設計并不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確定原告涉案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呢?對此,出現了以下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原告的涉案布圖設計專有權應被認定為無效,其不應獲得法律的保護。理由是,依據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的規定,同一布圖設計登記申請中的紙質、電子版和芯片樣品所反映的布圖設計應當是相同的,但因為原告自身提交的原因,導致上述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出現不完全相同的情形,這種做法破壞了同一布圖設計登記的同一性原則,該布圖設計登記應屬于無效登記,基于此,原告不應該獲得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
第二種觀點認為,此時應以原告紙質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的內容,作為確定原告涉案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理由是,根據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的規定,申請布圖設計登記時,紙質復制件或圖樣是“應當”(必須)提交,電子版布圖設計是“可以”提交,而芯片樣品是布圖設計在申請日之前已投入商業利用的才需提交,鑒于此,紙質復制件或圖樣的法律地位高于電子版復制件和芯片樣品,當這三種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出現不完全相同的情況時,自然應以紙質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作為原告涉案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
第三種觀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原告提交的同一布圖設計登記申請中的紙質、電子版和芯片樣品所反映的布圖設計應當具有同等地位,原告可以選擇全部或其中任何一個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作為確定原告涉案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換句話說,只要是原告獨立創作的,且均提交了布圖設計登記,就應該都被看作是原告獨立創作的布圖設計,并都應該獲得法律的保護,換句話說,它們可以被看作是原告享有的多個布圖設計專有權,均應獲得法律的保護。
(二)解決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內容爭議的思考
本文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同一布圖設計登記中的紙質、電子版和芯片樣品所反映的布圖設計是相同的,當發生布圖設計侵權糾紛案件時,權利人可選擇其中任何一個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內容來作為維權的依據。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出現同一布圖設計登記中的上述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不完全相同時,只能以紙質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內容作為請求權基礎,理由如下:
在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實行登記取得原則,未經登記的布圖設計不受法律保護。布圖設計必須通過登記取得權利,該制度設置的主要目的有三個:首先,固定布圖設計的完整內容。由于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在一定意義上更接近于對著作權的保護,所以,登記能夠全面、完整地固定布圖設計的具體內容,當發生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行為時,該登記的內容可以作為權利人證明其權利的一項重要證據,從而為權利人主張侵權救濟提供權利依據。其次,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進行公示。對社會公眾來說,通過查詢已登記的布圖設計,可以學習他人先進的布圖設計技術,從而為提高改進自己的技術提供借鑒;同時,通過查閱已登記的布圖設計,還可以確定自己的布圖設計技術是否被他人侵犯,以及自己是否侵犯了權利人的布圖設計專有權,從而為市場交易行為提供比較明確的行為準則。再次,布圖設計登記資料為國家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基礎。集成電路產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以布圖設計登記信息庫作為重要依據,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布圖設計技術的現狀、發展動向、存在的問題以及努力方向,從而為國家制定各項指導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基于上述論述可知,對于同一布圖設計登記中因不同載體所反映的布圖設計不同所帶來的困惑之解決方案,不僅要從微觀的視角考慮處理個案糾紛中當事人利益的平衡問題,而且還應從宏觀的視角考慮具體方案的解決應有利于貫徹執行上述布圖設計登記制度目的的實現,凡有利于該制度目的實現的,就屬于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反之,則不適宜作為解決方案。
根據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的規定,申請布圖設計登記,申請人必須要提交該布圖設計的紙質復制件或圖樣,該紙質復制件或圖樣應當至少放大到用該布圖設計生產的集成電路的20倍以上。布圖設計登記公告后,社會公眾可以請求查閱該布圖設計的復制件或圖樣的紙件。申請布圖設計登記時,申請人在提供布圖設計紙質復制件或圖樣時,可以自愿提供該復制件或圖樣的電子版本,但對于該電子版本,除侵權訴訟或者行政處理程序需要外,任何人不得查閱或者復制。布圖設計在申請日之前已投入商業利用的,申請人在申請布圖設計登記時,應當提交含有該布圖設計的集成電路樣品。
由上可見,我國布圖設計法律規范對布圖設計紙質復制件的登記態度為“必須”提交,且其提交的布圖設計的放大倍數應可以讓社會公眾看清,且登記公告后社會公眾可以對之進行查閱。而布圖設計法律規范對布圖設計電子版的登記態度為“自愿”提交,申請人可以選擇提交也可以選擇不提交,即使申請人選擇提交,在布圖設計登記公告后,社會公眾也不可以查閱該電子版的布圖設計。而布圖設計在申請日之前已投入商業利用的,申請人必須提交該布圖設計的芯片樣品,但社會公眾卻無法通過該芯片樣品獲知布圖設計的三維配置信息。如此一來,只有登記完整的布圖設計紙質復制件才能滿足布圖設計登記制度的目的,單獨的布圖設計電子版或芯片樣品無法完成該登記制度的目的。
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已出現申請登記的紙質載體與芯片樣品所反映的布圖設計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在原告昂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昂寶公司)訴被告南京智浦芯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浦芯聯公司)等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一案中,原告申請登記的紙質布圖設計,僅包含兩層金屬層的圖樣,在該金屬層圖樣中不含任何有源元件。原告未對布圖設計的電子版進行登記。由于布圖設計在申請日之前已投入商業利用,所以原告提交了布圖設計的芯片樣品進行登記。原告以登記備案的芯片所反映的布圖設計內容,指控被告以復制、商業利用的方式侵犯其布圖設計專有權。江蘇高院二審判決駁回昂寶公司的訴訟請求,理由是,昂寶公司申請登記的紙質布圖設計圖樣僅包含兩層金屬層,并不包含任何一個有源元件,不符合布圖設計的基本定義,雖然昂寶公司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登記備案了芯片樣品,但不能以昂寶公司登記時提交的樣品來確定涉案布圖設計的保護內容,否則,將變相鼓勵布圖設計申請人只提交樣品,而對應給予社會公眾查閱應公開的內容不予公開,這違反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的基本價值取向。i具體案情詳見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寧知民初字第43號民事判決書,以及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蘇知民終字第0180號民事判決書。昂寶公司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認為,無視布圖設計登記制度中關于紙質復制件或圖樣的要求,必然會使社會公眾通過查閱方式獲知布圖設計內容的相關規定形同虛設,直接依據樣品確定布圖設計保護內容,極有可能引發輕視復制件或圖樣法律地位的錯誤傾向,引發登記行為失范,產生不良導向作用。昂寶公司申請布圖設計登記時,沒有按照規定提交完整齊備的復制件或圖樣,屬于履行登記手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應自行承擔相應法律后果,裁定駁回昂寶公司的再審申請。j具體案情詳見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745號民事裁定書。可見,司法實務中已有生效判決認定,同一布圖設計登記中紙質和芯片樣品所反映的布圖設計不同時,堅持以紙質載體反映的布圖設計作為權利保護的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前述第三種觀點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案,其可能帶來的后果是,當事人基于自己利益的需要,完全可以通過提交紙質、電子或芯片三種載體的三種布圖設計,來獲得三項不同的布圖設計專有權,這不僅會嚴重破壞“同一布圖設計登記應只取得一項專有權的原則”,而且還將嚴重破壞“布圖設計登記的公示原則”。《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17條第1項規定,未提交布圖設計登記申請表或者布圖設計復制件或者圖樣的,已投入商業利用而未提交集成電路樣品的,或者提交的上述各項不一致的,登記機關不予受理。可見,上述第三種觀點亦不符合布圖設計登記的要求。
當經營者未經許可實施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控制的行為時,即屬于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行為。那在具體的案件中,該如何判斷涉案布圖設計是否具有獨創性?以及被控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呢?這在司法實踐中還存在著不同的判斷標準。
(一)實務中判斷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及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標準的幾種做法
通過梳理各地法院的生效判決,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判斷方式:
1.不查明涉案布圖設計的獨創性,直接將登記的布圖設計與被控侵權布圖設計進行相似度對比,然后根據該相似度對比的比例,來判斷被控經營者是否構成侵權。
在深圳中院審理的原告深圳市天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微公司)訴被告深圳市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微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件中,k具體案情詳見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深中法民三初字第184號民事判決書。原告于2009年2月26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名稱為TM9936的布圖設計登記,并于2009年5月13日獲得BS.09500108.5號布圖設計登記證書。被告于2008年12月9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名稱為SM9935B的布圖設計登記,并于2009年6月24日獲得BS.08500671.8號布圖設計登記證書,被告根據其布圖設計生產出SM9935B芯片。原告指控被告生產、銷售的SM9935B芯片侵犯了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基于當事人申請,法院通過司法鑒定查明,被告SM9935B芯片中的布圖設計與被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樣品的布圖設計相同,與原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樣品的布圖設計相似度為60.66%。
深圳中院認為,根據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l具體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20條的規定。布圖設計專有權自申請日起生效。該案原、被告均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布圖設計登記證書,但被告布圖設計申請日早于原告,這表明被告獲得布圖設計專有權的時間早于原告。被告SM9935B芯片的布圖設計與被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的布圖設計相同,但與原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的布圖設計相似度為60.66%。因此,被告生產、銷售SM9935B芯片的行為不侵犯原告的布圖設計專有權,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廣東高院維持該一審判決。m具體案情詳見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0)粵高法民三終字第256號民事判決書。
2.在經營者自認布圖設計相同的情況下,認定涉案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并認定被控經營者構成侵權。
在南京中院審理的原告華矽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訴被告南京源之峰科技有限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件中,n具體案情詳見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寧民三初字第435號民事判決書。原告于2007年7月4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登記取得了BS.08500231.3號布圖設計登記證書。原告根據其布圖設計生產出PT4115型芯片。被告對原告銷售的PT4115芯片進行反向剖析,獲取1360型布圖設計版圖。接著被告依據與案外人華潤半導體公司的約定,以10萬元價格將1360版圖賣給華潤半導體公司,華潤半導體公司依據該布圖設計版圖生產芯片并賣給被告,被告將該芯片編號為PE6807、6808進行銷售。被告自認,1360布圖設計與原告的PT4115布圖設計相同。原告指控被告以復制和商業利用的方式侵犯其布圖設計專有權,要求被告承擔侵權責任。
南京中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申請布圖設計登記時提交了PT4115布圖設計圖樣及芯片樣品,并獲得授權,故該圖樣和樣品均可用來確定布圖設計專有權的范圍。原告PT4115芯片的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獲得了布圖設計專有權,被告自認1360布圖設計與原告的PT4115布圖設計相同。被告以反向剖析方式獲取并復制PT4115布圖設計,并銷售含有該布圖設計的芯片,侵犯了原告的涉案布圖設計專有權,判決被告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3.權利人主張布圖設計的整體具有獨創性,在被控經營者提不出相反證據的情況,認定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并根據登記的布圖設計與被控侵權布圖設計對比相同或相似的比例,判斷被控經營者是否構成侵權。
在深圳中院審理的原告南京微盟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盟公司)訴被告泉芯電子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芯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件中,o具體案情詳見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深中法知民初字第1120號民事判決書。原告于2007年3月26日提交布圖設計圖樣和ME6206芯片樣品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登記取得了BS.07500011.3號布圖設計登記證書,登記證書記載,原告的布圖設計于2006年6月5日投入商業利用。原告主張其涉案的ME6206布圖設計是使用常規設計并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構成集成電路布圖的整體設計,故該整體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被告未提供證據否認原告的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原告指控被告銷售的QX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侵犯其布圖設計專有權。被告抗辯其銷售的QX6206芯片來源于案外人深圳京眾公司銷售的JZ6206芯片并通過更改標貼而來。基于當事人申請,法院通過司法鑒定查明,被告銷售的QX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與原告登記的ME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相似度為89.04%,被告銷售的QX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與深圳京眾公司的JZ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相似度為96.91%。
深圳中院認為,原告主張其登記的布圖設計作為常規設計的組合在整體上具有獨創性,而被告對此未提出抗辯,因此認定原告ME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被告銷售的QX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與原告登記的ME6206芯片的布圖設計相似度為89.04%,故認定兩芯片的布圖設計相同。由于被告銷售的QX6206芯片與深圳京眾公司銷售的JZ6206芯片二者型號不同,且兩芯片的布圖設計也有所區別,因此,原告合法來源抗辯的主張不成立,判決被告停止侵權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泉芯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廣東高院二審認定,一審關于微盟公司主張涉案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的事實認定予以支持。但由于泉芯公司提交了從深圳京眾公司購買JZ6206芯片的對賬單、送貨單、增值稅發票,且在實際鑒定中,由于多環節存在誤差,不宜僅以相似度未達到100%就認定不是使用同一個布圖設計所生產出來的芯片,因此,泉芯公司銷售的QX6206芯片是從深圳京眾公司購買JZ6206芯片后,更改標貼為QX6206而來,其合法來源抗辯成立,泉芯公司的行為不視為侵權,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微盟公司的訴訟請求。p具體案情詳見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粵高法民三終字第1231號民事判決書。
4.在案件當事人充分舉證的基礎上,通過司法鑒定查明被控侵權的布圖設計與權利人登記的布圖設計是否相同或實質性近似,以及如存在相同或實質性近似則該部分的布圖設計是否具有獨創性,以此判斷被控經營者是否構成侵權。
在上海一中院審理的原告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泉公司)訴被告上海雅創電子零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創公司)、深圳市銳能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能微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件中,q具體案情詳見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0)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51號民事判決書。原告于2008年7月2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登記取得了BS.08500145.7號布圖設計登記證書。原告指控被告銳能微公司制造、銷售的,被告雅創公司銷售的RN8209型芯片的布圖設計侵犯了其涉案ATT7021AU布圖設計專有權。原告指出其具有獨創性的布圖設計有十個部分,并詳細說明其具有獨創性的理由,被告根據原告的陳述反駁其具有獨創性并提供反駁證據。基于當事人申請,法院通過司法鑒定查明,RN8209型芯片的布圖設計與原告主張布圖設計的獨創點5、7相同,原告主張的這兩個獨創點具有獨創性。
上海一中院認為,被告銳能微公司的個別員工原在原告處從事研發等工作,有條件接觸原告的布圖設計,被告銳能微公司未經許可復制原告芯片中具有獨創性的布圖設計,用于制造RN8209芯片并進行銷售,其行為侵犯了原告的涉案布圖設計專有權,責令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被告雅創公司銷售的RN8209芯片有合法來源,其行為不應視為侵權,判決駁回原告對被告雅創公司的訴訟請求。上海高院維持該一審判決。r具體案情詳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4)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2號民事判決書。
(二)分析法院生效判決遇到的問題
由于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非常復雜且案件數量少,法官審理這類案件的經驗比較匱乏,從已審結的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在如何判斷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方面,有的法院判決在引導當事人對涉案布圖設計獨創性進行舉證方面不夠充分,對涉案布圖設計獨創性進行說理方面亦不夠充分,有的判決甚至忽略對涉案布圖設計獨創性事實的查明。這樣有可能導致將本屬于公共領域、不具備獨創性的布圖設計,納入到權利人專有權的保護范圍之內,從而有可能不恰當地擴大專有權的保護范圍,進而阻礙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在將涉案布圖設計與被控侵權布圖設計進行對比方面,有的判決直接根據被控侵權的布圖設計與權利人登記的布圖設計是否相同或實質性近似的比例值大小,來判斷被控經營者是否構成侵權,這種做法在整體布圖設計具備獨創性時,還比較恰當。但問題在于,如果涉案布圖設計僅是其中一部分具備獨創性時,使用上述方法來判斷涉案布圖設計與被控侵權布圖設計是否相同、相近似,就欠妥當,因為此時的對比對象,應是布圖設計中的獨創性部分與被控侵權布圖設計中的相應部分,而不是對整體布圖設計進行比較。
在判斷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案件的裁判規則方面,有的判決忽略了“被控經營者接觸布圖設計”這一重要因素的論證。前面已述及,判定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基本規則為“接觸加實質性相似”原則,這里所說的接觸包括兩類,直接接觸和推定接觸,s直接接觸多為一對一的接觸,比如,權利人能夠舉證證明被控經營者直接將其布圖設計的載體帶走,或通過接收其跳槽員工的方式,直接接觸其布圖設計;推定接觸多為被不特定的主體接觸,而被控經營者是不特定主體中的一員,比如,權利人能夠舉證證明,其布圖設計芯片產品在先上市,而被控經營者作為眾多買家中的一員,其有條件購買該芯片產品,從而有可能接觸涉案布圖設計。權利人只有舉證證明被控經營者接觸了其布圖設計,且該經營者在后的布圖設計與其登記的在先布圖設計相同、相近似時,這樣才有可能認定被控經營者構成侵權。如果權利人登記的布圖設計與被控侵權布圖設計雖然相同,但權利人沒有證據證明被控經營者有可能接觸其布圖設計,而被控侵權布圖設計是經營者自己獨創的,則后者仍不構成侵權。
(三)如何判斷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及判定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標準的思考
根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的規定,只有具有獨創性的布圖設計才受到專有權的保護,而布圖設計中的常規設計不受保護。一般來說,布圖設計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指整個布圖設計中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的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或者是指由常規設計組成的布圖設計其組合作為整體具有獨創性,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是指整個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
由于布圖設計本身的復雜性及專業性,以及布圖設計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等原因,在布圖設計授權階段,我國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樣對布圖設計實行初步審查登記制度。這就意味著,在該授權階段雖然布圖設計的整體內容可以被確定下來,但布圖設計中的獨創性部分并未被清晰地說明和劃定。在布圖設計侵權訴訟中,由法官根據原、被告雙方的舉證來查明涉案布圖設計中具有獨創性的部分。由于布圖設計中具有獨創性的部分在授權階段未被清晰劃定,這意味著在侵權訴訟階段查明布圖設計中的獨創性部分,是一項艱難而復雜的技術事實查明程序。
在具體的案件審理過程中,判斷布圖設計是否具有獨創性應以完善的舉證程序作為保證。本文認為,具體的舉證過程為,首先應由權利人(原告)確定如下事實:陳述并劃定其布圖設計中哪些是其獨創性部分,并詳細說明業界中相應的常規設計是什么,這些獨創性的布圖設計與常規設計的區別是什么、獨創性如何體現,使用獨創性的布圖設計對于產品性能和功效的提高、成本減少等起到了什么作用。原告對其陳述的上述事實,還應提供相應的證據來予以證明。原告完成上述舉證后,舉證責任轉移到被控經營者(被告)身上。針對權利人陳述的事實和提供的證據,如果被控經營者認為權利人主張的事實和提供的證據不成立,比如,涉案布圖設計不是權利人創作的,或該布圖設計屬于常規設計,其可以陳述其認為的事實,并提供相應的證據來反駁原告的證據。
上述舉證過程的設計符合布圖設計本身的特點,理由是,權利人欲指控他人侵犯其布圖設計專有權,其應負有義務證明其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而權利人作為布圖設計的創作者,其自然最應當知道其主張權利的布圖設計之獨創點是什么、在布圖設計中的什么位置,相應的常規設計是什么;權利人完成舉證后,被控經營者面對復雜的布圖設計技術,其才有可能根據權利人的陳述和固定的證據有針對性地舉出反證。通過上述舉證程序的設置,使糾紛當事人就涉案布圖設計是否具有獨創性進行充分闡述與舉證。
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完成舉證后,由辦案人員根據雙方的舉證,查明以下兩個重要事實:權利人主張的布圖設計的獨創性能否成立?如果成立,被控經營者復制、銷售的布圖設計之相應部分與權利人的獨創性布圖設計進行對比,二者是否相同或實質性近似。辦案人員查明這兩個技術問題,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在法庭上,組織原、被告雙方對證據進行質證,在聽取原、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或專家證人對技術問題進行講解、辯論的基礎上,逐步弄清楚涉案的兩個技術問題;在上述方法仍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可以啟動法院專家庫咨詢程序,通過請教布圖設計領域的技術專家來解決技術問題;如果上述兩種方法仍無法解決,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法院委托鑒定機構通過司法鑒定來查明上述兩個技術問題。最終判斷侵權的標準為:如果登記的布圖設計整體具備獨創性,則應依據登記的整體布圖設計與被控布圖設計按對比相同比例值的大小,來判斷二者是否相同、相近似;如果登記的布圖設計只有部分布圖設計具有獨創性,則應將登記中具有獨創性的那部分布圖設計,直接與被控布圖設計中相應的部分直接進行對比,以此來判斷二者是否相同、相近似,進而判斷被控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布圖設計專有權。
It is the thorniest task to trial the cases concerning infringement of layout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mong all IP-related cases. Many rudimentary problems still wait for further researches. The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a collection of relevant effective judgments, pointing out that only original layout designs deserve exclusive protection. Different judgment standards and methods in determining layout design content,establishing originality, and making contrast to the infringing layout design exist in court judgments. The paper suggests and demonstrates a number of concrete methods in solving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ased on the basic legal system and principles of layout design.
the layout-design content; registered; originality; put to the proof; same ratio values
祝建軍,深圳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深圳大學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理論研究基地主任,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法學博士、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