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鐵成七臺河礦業精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中醫內科,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診治25例分析
刁鐵成
七臺河礦業精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中醫內科,黑龍江七臺河154600
目的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糖絡寧治療的效果進行客觀評價,并初步探討對其作用機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的25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有關資料,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12例患者口服糖絡寧復方免煎顆粒,對照組13例患者口服甲鈷胺片。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在癥狀、神經病變積分及坐骨神經傳導速度等方面產生的變化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患者有11例有效,有效率91.7%;對照組患者有9例有效,有效率為69.2%。在治療效果方面,治療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主側感覺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方面治療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指標方面,治療組患者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血清丙二醛指標上,治療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中沒有1例患者產生不良反應,也沒有發生損害肝腎功能的情況。結論中藥糖絡寧應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治療,患者在癥狀、神經病變積分及坐骨神經傳導速度等方面都產生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作用機制與機體氧化應激狀態的明顯改善具有一定關系。
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中醫診治
在糖尿病患者中,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發病率超過60%。周圍神經病變是導致糖尿病足及截肢的一個主要原因,可提高截肢危險進2倍。在非創傷原因導致的截肢患者中近三分之二是因糖尿病神經病變而引發,因目前還尚未明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發病機制,在現代醫學中的治療方法有效果已不明確。該研究通過分析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絡氣虛滯,絡脈瘀阻,肝腎虧虛是主要是發病機制,可采用通絡化瘀補腎益氣的治療方法[1]。基于此方法,可選用糖絡寧藥物進行治療。該研究病例采取對比試驗方法,與西藥甲鈷胺片的療效進行比較,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糖絡寧的療效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的25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有關資料,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12例患者口服糖絡寧復方免煎顆粒,對照組13例患者口服甲鈷胺片。
1.2臨床診斷標準
在西醫臨床中,根據世衛組織制定的診斷標準。一是與世衛組織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二是患者四肢存在異常感覺或持續性疼痛;三是患者雙側或一側踝表現出減弱的反射;四是逐漸降低振動覺;五是患者主側神經降低傳導速度;六是不包括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尿毒癥等其它因素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在中醫臨床中,根據《消渴病中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價標準》可診斷患者存在瘀阻絡脈、肝腎氣陰兩虛等癥狀表現。
被臨床診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年齡在32~76歲之間存在瘀阻絡脈、肝腎氣陰兩虛等癥狀表現的可納入該研究病例??蓪⒁韵骂愋突颊哂枰耘懦阂皇悄挲g不足30歲或超過75歲的患者;二是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婦女;三是同時存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患者;四是肝腎具有比較嚴重的損害或存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近一個月沒有產生急性心腦血管病患者;五是同時采用其它藥物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六是患者體質過敏或存在對很多藥物過敏史癥狀;七是過敏、藥物中毒、等導致的神經病變患者;八是精神病患者;九是對治療不予以合作的患者[2]。
1.3治療方法
需要一個月時間作為調整階段,患者都應接受糖尿病教育,分別采取控制飲食、參與適宜體育運動、應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空腹血糖指標不超過8.0 mmol/L,餐后2 h血糖指標不超過10.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7.5%,并結合患者血脂、血壓指標應用適宜的調脂及降壓藥物,控制患者血脂及血壓指標保持在正常范圍。需要3個月時間作為治療階段,經過上述調整,與標準相符患者進行治療。受試者都采取與原有基礎治療相同的方法,治療組患者基于常規治療并加服糖絡寧復方免煎顆粒,2次/d,8 g/次。對照組患者采用甲鈷胺片3次/d,500 mg/次[3]。
[作者簡介]刁鐵成(1981-),男,黑龍江綏化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
1.4患者指標觀察
在安全性指標方面,治療前后對患者血常規、肝腎功能分別檢查一次,并對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進行隨時記錄。在常規指標方面,每半月對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指標檢查一次;治療前后對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分別檢測一次。在臨床療效指標方面,采用中醫證候積分法對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價,結合疾病癥狀及程度分別記分,每半月進行一次檢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積分采用國際標準,治療前后分別進行一次檢測。
1.5判定療效標準
綜合評價中醫證候積分、神經傳導速度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積分,患者基本消失癥狀及體征,神經傳導恢復正常速度,中醫證候及病變積分均減少超過90%為完全緩解;患者明顯改善癥狀、體征,中醫證候及病變積分減少70%~90%之間,提高神經傳導速度高于10%為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明顯好轉,中醫證候及病變積分減少30%~70%之間,神經提高傳導速度5%~10%為有效;患者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4]。
1.6統計方法
治療組患者有11例有效,有效率91.7%;對照組患者有9例有效,有效率為69.2%。在治療效果方面,治療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主側感覺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方面治療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P<0.05);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指標方面,治療組患者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血清丙二醛指標上,治療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 (P<0.05)。治療中沒有1例患者產生不良反應,也沒有發生損害肝腎功能的情況。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是一種最常見的慢性糖尿病并發癥,通過電生理檢測結果顯示,在一些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已產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隨著糖尿病不斷增加病程并提高發病率。在非外傷性截肢的原因中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約有15%糖尿病患者會因病情發展而接受不止一次的截肢手術,對患者生存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比較復雜的發病機制,目前還沒有闡明。主要采取以下治療措施:一是對患者血糖進行控制;二是對血壓進行控制;三是藥物治療方法,一些藥物在動物實驗中都獲得了良好療效,但在臨床中難以獲得滿意的療效[5]。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中醫中不存在此疾病名稱,但存在消渴病時間也較長,并存在“手足麻木”、“痹證”等并發癥。通過了解有關文獻并與很多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相結合,虛滯絡氣,瘀阻絡脈,肝腎虧虛等都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機制,早期產生肢體疼痛、麻木等肢體并發癥,這些癥狀與中醫“痹證”類似因在消渴病后繼發,也被稱為消渴病痹痿。該研究結果表明,糖絡寧對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癥狀具有明顯改善,使其神經傳導速度顯著提高;并在對麻木、觸覺及疼痛等方面的反射也具有一定改善,治療組患者好于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在血常規及肝腎功能方面不存在顯著差別,治療時也沒有產生不良反應,表明糖絡寧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方面具有安全有效性。中藥藥理學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本方中山茱萸、丹參等單味藥對氧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方面具有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颊哐恰⒀笜嗽谥委熐昂蠖急3址€定,表明糖絡寧對于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及神經傳導速度方面不是因降低血糖、血脂而造成的,可能是利用對氧化應激反應的抑制使作用得到發揮,但其準確的作用機制還有待于進行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中藥糖絡寧應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治療,患者在癥狀、神經病變積分及坐骨神經傳導速度等方面都產生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作用機制與機體氧化應激狀態的明顯改善具有一定關系。
[1]呂仁和,張發榮,高彥彬.消渴?。ㄌ悄虿。┲嗅t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標準[J],中國醫藥學報,2013,5(12):128-133.
[2]高彥彬.從絡病學說論治糖尿病慢性并發癥[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6(10):97-101.
[3]鐘歷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治療現況[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5,4(15):88-93.
[4]鄒大威,朱智耀,高彥彬.糖絡寧對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經氧化應激及超微結構的影響 [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8 (16):625-631.
[5]季宇彬.復方中藥藥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22-340.
R587.1
A
1672-4062(2016)06(b)-010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2.107
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