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明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125團醫院檢驗科,新疆伊犁哈薩克 833203
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及快測血糖檢驗的比較
滕明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125團醫院檢驗科,新疆伊犁哈薩克833203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及快測血糖檢驗的比較。方法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來該院的體檢人員7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實驗組人員進行靜脈血采集,對照組人員進行末梢血采集,采用血液分析儀和快測血糖分別測定血常規和血糖,對比分析兩組人員的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紅細胞比容、血小板計數、快測血糖值結果。結果 實驗組人員的平均白細胞計數為(5.57±1.43)×109L、平均紅細胞計數為(4.97±0.60)×1012L、平均血紅蛋白水平為(146.60±13.30)g/L、平均紅細胞比容為(43.70±3.40)%、平均血小板計數為(265.30±59.70)×109L、平均快測血糖值結果為(5.20±0.41)mmol/L,其中白細胞計數低于對照組,其他結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人員的快測血糖結果和對照組人員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 靜脈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對于血常規結果的影響比較大,對于快測血糖的結果基本無影響,靜脈血采集的優勢比較明顯,其采血量較大,檢測結果比較準確,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靜脈血;末梢血;血常規;快測血糖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047
血常規和快測血糖檢驗時臨床上常用的化驗手段,血常規檢驗可以對細胞數量、形態的分布和變化進行檢測,其結果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早期發現,是臨床診斷的主要依據之一。血常規檢測主要的采血方法有靜脈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將采集的樣本通過血液分析儀進行分析。末梢血采集的優勢在于采血方便、采血速度快、患者疼痛感輕,但是其容易受到組織液稀釋,影響檢測的結果。臨床研究發現,靜脈采血的采血量大,檢測結果相比末梢采血更加準確[1]。快測血糖檢驗可以盡早的發現體檢人員的血糖異常情況,是糖尿病診斷的主要方法之一。為探討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及快測血糖檢驗的比較,該研究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來該院的體檢人員,分別采用靜脈采血和末梢采血進行采血,取得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來該院的體檢人員7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實驗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39.7±4.2)歲。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齡22~62歲,平均年齡(38.6±4.7)歲。兩組受檢人員均無血液系統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其他類型疾病。
1.2方法
兩組受檢人員均保持空腹狀態,在清晨時段進行血液采集。對照組人員進行末梢血采集,采集人員在受檢者的食指或無名指采集血樣,采集前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利用采血針將受檢者的手指表皮刺破,適當擠壓手指,使血液流入抗凝管。實驗組人員進行靜脈血采集,采集人員在受檢者的肘部靜脈位置采集血樣,采集前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將一次性采血針及真空抗凝采血管連接,采集血液2 mL。在兩組樣本中融入稀釋液并搖晃均勻,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常規,檢測所采用的稀釋液、清洗液均為與設備匹配的試劑,抗凝管為真空抗凝管。采用快測血糖儀進行血糖檢測。所有檢測要在2 h之內完成。
1.3統計方法
通過軟件SPSS 19.0 for windows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距進行t檢驗。
實驗組人員的平均白細胞計數為(5.57±1.43)× 109L、平均紅細胞計數為(4.97±0.60)×1012L、平均血紅蛋白水平為(146.60±13.30)g/L、平均紅細胞比容為(43.70±3.40)%、平均血小板計數為(265.30±59.70)× 109L、平均快測血糖值結果為(5.20±0.41)mmol/L;對照組人員的平均白細胞計數為(6.48±1.46)×109L、平均紅細胞計數為(4.62±0.50)×1012L、平均血紅蛋白水平為(136.60±12.70)g/L、平均紅細胞比容為(38.6±3.80)%、平均血小板計數為(231.10±43.85)×109L、平均快測血糖值結果為(4.98±0.52)mmol/L,其中實驗組人員的白細胞計數明顯低于對照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紅細胞比容、血小板計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人員的快測血糖結果和對照組人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體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血常規和快測血糖檢驗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檢測手段,其對于疾病的早期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血常規檢驗可以清晰反應檢測細胞的數量、形態等分布和變化,有助于受檢人員盡早發現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近些年,糖尿病的發病率在我國逐年增加,其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的身體健康。快測血糖檢測是臨床上常用的糖尿病檢測手段之一,其可以發現早期血糖異常情況,對于糖尿病的及時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采血方式主要包括靜脈采血和末梢采血等方式,兩種采血方式是否會對血常規和快測血糖的檢測結果產生影響,一直是臨床上關注的重要內容。末梢采血的特點有采集方便、速度快、疼痛感輕,但是其采血部位多為毛心血管,血液流通不暢,采血量較少,采集過程中需要擠壓手指,容易使血液樣本中融入組織液,以致稀釋血樣樣本,降低標本的濃度,導致采血時間延長,影響檢測的結果[2]。也就是說,末梢采血無法真實的反映出患者的血液循環情況。靜脈采血的部位一般是肘前靜脈,其采血量充足,重復性強。在檢測結果受到干擾時可以反復檢驗,其適用需要血液量大的分析儀。靜脈血的成分不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可以真實反映患者的血液循環情況,其檢驗結果要比末梢采血的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快測血糖檢測往往都是選擇末梢血,很少采用靜脈采血,而一般急診患者的血常規檢測都是采用靜脈采血,如果檢測血糖再采集末梢血的話,操作比較麻煩,患者也不愿接受[3]。傳統的監測血糖的方法是采集靜脈血進行檢驗,患者等待結果的時間較長,如果血糖異常,影響患者的治療時間。如果臨床上可以在通過靜脈血檢測血常規時,可以預留血液樣本進行快測血糖檢驗,這樣就能夠簡化采血過程,縮短檢驗的時間。因此,只要靜脈采血的結果和末梢采血的血糖結果差別較小,此方法就有助于醫生對于采樣的分析和判斷。該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人員的平均白細胞計數為(5.57±1.43)×109L、平均紅細胞計數為(4.97±0.60)× 1012L、平均血紅蛋白水平為(146.60±13.30)g/L、平均紅細胞比容為(43.70±3.40)%、平均血小板計數為(265.30±59.70)×109L、平均快測血糖值結果為 (5.20± 0.41)mmol/L,其中白細胞計數低于對照組,其他結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人員的快測血糖結果和對照組人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靜脈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對于血常規結果的影響比較大,對于快測血糖的結果基本無影響,靜脈血采集的優勢比較明顯,其采血量較大,檢測結果比較準確,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高梅,張凌峰,付永航.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中的價值比較[J].中國醫學創新,2014,38(24):46-48.
[2]周麗華.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2,24(8):1122-1123.
[3]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10(21):590.
R58
A
1672-4062(2016)05(b)-0047-02
滕明錦(1964.9-),女,四川綿陽人,中級,中專,研究方向:臨床檢驗。
(2016-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