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無錫214153)
隱性課堂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張超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無錫214153)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具有自發性、自主性、專業性和時代性等特征,是大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重要舞臺。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社團積極作用,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社團發展實踐為例,就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的發展進行了思考。
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管理與建設
近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印發《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進一步規范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深化高校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積極促進高校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具有自發性、自主性、專業性和時代性等特征,是大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重要舞臺。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社團積極作用,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筆者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社團發展實踐為例,就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的發展進行了思考。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于2002年8月組建,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辦學以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了6萬多名畢業生。截至2016年3月,學院共有全日制在校高職生11376人,各類學生社團105個,主要涵蓋理論學習、學術科技、社會公益、文化藝術、體育競技等五大類。其中理論學習型社團占比4%,學術科技型(含專業社團)社團占比23%,社會公益型社團占比6%,文化藝術型社團占比43%,體育競技型社團占比24%。參加社團的學生4618人,占在校住宿學生總數的59.2%。學生社團成員以低年級學生為主,其中大一學生占學生社團成員總數的80%,大二學生占15%,大三學生僅占5%,高年級學生多為社團負責人。學生社團規模100-300人的11個,50-100人的22個,50人以下的72個。
實踐證明,高職院校學生社團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學院黨委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學院學生社團活動已向多層次、多維度、專業化方向發展,為和諧校園建設,積極推動精神文明,擴大學院的社會影響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學院學生社團由學校團委和二級學院分團委牽頭管理,校團委指導全校學生社團工作,二級學院學生社團接受校團委的管理監督,并在校團委進行注冊。社團聯合會是在學校團委指導下的全校學生社團自發組建的學生社團聯合會,負責學院學生社團的日常工作,主要下設主席團、秘書部、外聯部、策劃部、宣傳部等學生組織機構,學院5個二級學院中4個設社團聯合會二級分會。學院修訂了《學生社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加強學生社團管理,促使學生社團的持續有效地發展,先后出臺了社團注冊制度、星級社團評定辦法、周三社團活動日等一系列辦法舉措,把學生社團活動納入學院學生工作常規管理,辦法從社團成立、社團活動、社團指導教師、社團財務、社團管理等方面做了進一步明確與指導。
近年來,學院學生社團在省市評選中屢獲佳績,“鈴得”金屬飾品創意制作學生社團榮獲“江蘇省高校百佳學生社團”榮譽稱號;大學生藝術團、自動線社團、CAD挑戰者、劇點工作坊社團、非凡多媒體工作室等先后榮獲無錫市“十佳大學生社團”稱號。學院大學生藝術團選送的作品多次在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佳績,學院連續兩屆被省教育廳授予“優秀組織獎”。學院學生社團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整體上分析,學生社團發展與其他高職院校比較類似,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積極性不高;二是宣傳力度不夠,影響范圍小,活動宣傳借助的平臺不夠多,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不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三是對學生社團在活動經費、設施設備等資源方面的保障機制不夠完備,限制了學生社團的發展。
(一)依托專業建社團,打造精品凸顯校園社團文化
積極引導社團之間良性競爭,打造“精品社團”,大力扶持學術科技型(也就是專業)社團。學院目前共有11個專業群,45個專業,87個專業方向,正式注冊的專業類學生社團有24個,占比為27%。PU后臺顯示,專業類社團成員平均會員16人,人數最多的是65人的商學院財經社,人數最少的是機電工程學院的機器人社團,會員不足10人,專業類社團會員數僅占所有社團會員的17%。降低專業社團門檻,拉近專業社團與廣大學生間的距離,可有效擴大專業類社團的占比和參與覆蓋面。通過創辦品牌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社團文化形成來對學生社團進行深度建設。社團品牌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社團知名度和影響力,為社團樹立良好的社團形象,使更多學生積極加入到各項社團活動中。學院每年5月、10月先后舉行的社團巡禮節和“百團大戰”暨社團展示招新活動,近百個學生社團相聚于校園,爭奇斗艷,成為校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突顯了學生社團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繁榮校園文化方面的獨特作用和優勢。在剛剛閉幕的2016年全國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和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錦標賽上,學院無線電測向隊取得4枚金牌的優異成績,學院被授予“優秀基層組織單位”的稱號。
(二)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構建“4+1+1”大宣傳格局
新媒體具有超強的交互性、信息共享性、傳播即時性、個性化等特點,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吸引了大量青年學生的關注與參與。高校學生社團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這一組織形態,不斷拓展青年工作陣地,豐富學生大學生活,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教育功能,傳播時代正能量,構建“4+1+1”大宣傳格局,對學生社團管理、傳播活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4”指的是百度貼吧、微博、騰訊QQ空間和微信訂閱號。學生社團組織通過建立賬號便可以發布實時狀態,傳播范圍廣,發布速度快。目前微信訂閱號“蘇信青年”已經吸引了24036萬粉絲,百度貼吧關注用戶3萬人,新媒體相比較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不但降低了傳播成本,也更加快捷、更加方便。“1”指的是在共青團江蘇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學院于2014年9月引進的PocketUni(口袋校園)簡稱PU,PU平臺因為其特殊性,以及豐富多樣的活動,在學生中頗受好評。通過PU平臺,學生社團管理者可以申請建立社團部落,學生可以申請加入部落成為社員,部落里可以發起公告、聊天,邀請好友,發起社團活動,申請完結社團活動等。PU平臺細致合理的規劃設計,使學生隨時隨地掌握社團活動信息。引導學生正確利用蘇信“4+1+1”的新媒體功能,輔之以傳統的海報、橫幅、廣播等傳播平臺,形成“4+1+1”大宣傳格局。這樣,社團活動宣傳的影響足夠大,學生也能及時地了解活動展開情況。
(三)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健全社團發展的激勵與保障體系
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社團各項管理制度,特別要注意將學生社團納入二級學院正常的學生工作管理渠道,使學生社團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建立統一的項目審批制度,如二級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建立、主要社團干部的產生、重大社團活動的安排等均應規定進行必要的審查報批程序,以加強學生社團的規范化管理。要建立統一的學生社團資金管理體系,如開展活動所需經費的申請,從制度層面構建起有效的資金保障體制,因為充分的物質保障是使社團走上規范管理的必要條件;建立企業贊助學生社團制度,如鼓勵學生走出校外積極與社會資源深度融合,尋求多方面的支持。今后高職院校還要健全學生社團經費、場地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必要政策,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扶持力度。
[1]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DB/OL].http://www.gqt.org.cn/documents/zqlf/ 200703/t20070321_14553.htm,2005-01-18.
[2]倪娟.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德育功能的構建——以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為例[J].新西部,2009(1).
[3]任飛,許征,徐瑩.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研究——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例[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1(5).
[4]林曉雨.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現狀與思考——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傳承,2014(6).
[5]張鵬,王穎.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途徑的研究[J].企業導報2015(10).
G718.5
A
1673-0046(2016)10-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