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霞
?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
徐霞
【摘要】目的探討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方法選取2014年1—12月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門診西藥房3650張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使用藥物名稱、用法、用量、配伍、聯合用藥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3650張處方中抗菌藥物處方1180張,占32.3%;抗菌藥物聯合應用情況:單一使用抗菌藥物82.2%,二聯17.5%,三聯及以上0.3%;抗菌藥物給藥途徑:口服57.6%,靜脈滴注29.7%,肌內注射6.8%,外用5.9%;抗菌藥物種類:共應用6種28種類抗菌藥物,以頭孢菌素類最多,其次為氟喹諾酮類297張;1180張抗菌藥物處方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60張,占5.1%,包括用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27張,用法不合理15張,藥物聯用過多10張,配伍不當8張。結論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藥物使用原則,但也存在不合理使用情況,需提高醫師合理用藥意識水平、完善抗菌藥物應用相關管理辦法、實施動態監測、抽查點評門診醫師處方、分線使用抗菌藥物。
【關鍵詞】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應用情況
江蘇省南通市腫瘤醫院,江蘇南通226001
抗菌藥物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大類藥物,因其廣泛應用,導致了抗菌藥物的亂用、濫用和細菌耐藥性的產生[1],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當前國內外醫藥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2]。本研究就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12月我院門診西藥房3650張處方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73例,女1777例,年齡17~88歲,平均(53±19)歲,處方涉及科室包括外科、內科、口腔科、五官科等。
1.2調查方法參照《處方管理辦法》、臨床藥理學、藥品說明書、《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公開發表的國內外文獻及公開出版的書籍等的具體規定[3],對3650張處方使用藥物名稱、用法、用量、配伍、聯合用藥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3650張處方中抗菌藥物處方1180張,占32.3%。抗菌藥物聯合應用情況:單一使用抗菌藥物處方970張,占82.2%;二聯處方206張,占17.5%;三聯及以上處方4張,占0.3%。抗菌藥物給藥途徑:口服680張,占57.6%;靜脈滴注350張,占29.7%;肌內注射80張,占6.8%;外用70張,占5.9%。抗菌藥物種類:共應用6種28種類抗菌藥物,以頭孢菌素類最多715張,占60.6%,其次為氟喹諾酮類297張,占25.2%,大環內酯類118張,占10.0%,其他50張,占4.2%。1180張抗菌藥物處方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60張,占5.1%:包括用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27張,用法不合理15張,藥物聯用過多10張,配伍不當8張。
本研究結果顯示,門診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為32.3%,其符合我國抗菌藥物使用率要低于50%的規定,也符合世界抗菌藥物使用的平均值30%[4],表明本院門診未出現濫用抗菌藥物現象。3種及以上抗菌藥物聯合使用,一般僅用于慢性疾病需長期用藥或存在多重感染的疾病中,本研究中三聯及其以上抗菌藥物處方僅占0.3%,說明本院門診醫師能遵循用藥基本原則,能合理用藥。本院門診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方法大部分是采用口服給藥,與口服給藥較方便、易被醫師和患者所接受有關。本研究共應用6種28種類抗菌藥物,以頭孢菌素類最多,其屬于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可破壞細菌細胞壁,還能在細菌繁殖期殺菌,抗菌作用較強,且對人體無毒,具有毒性低、藥效高的特點,因此在臨床中廣泛應用[5];其次為氟喹諾酮類,其也具有藥效高、毒性少、抗菌性強的特點,屬于廣譜抗菌藥物,且與多種抗菌藥物不會存在交叉耐藥性,也是一種較理想的抗菌藥物[6];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主要包括羅紅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其可殺滅支原體、衣原體,不良反應少[7]。以上說明本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比例、給藥途徑、種類等較合理。
本研究中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包括用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用法不合理、藥物聯用過多、配伍不當。①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絕大多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無需使用抗生索,但由于以往治療習慣或其他原因,部分臨床醫師仍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7]。②用法不合理:門診抗菌藥物的使用中有時采用每日一次給藥,用藥劑量通常也是單次劑量或日劑量,該種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患者,減輕其痛苦,卻不符合抗菌藥物用藥特點[8]。③聯合用藥不合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規定“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感染,不需聯合用藥”,使用抗菌藥物會增加致病菌的耐藥性,聯合應用抗菌藥物會增強其耐藥性及藥物不良反應,反而影響臨床療效。④配伍不當:葡萄糖注射液呈酸性,當青霉素溶于葡萄糖注射液時會不穩定。因此,在長時間靜脈滴注中,極易發生分解,其不僅會導致療效下降,還易發生過敏現象[9]。
綜上所述,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藥物使用原則,但不合理使用情況也存在,主要與臨床醫師對合理用藥不夠重視,臨床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不良反應等方面的知識不足,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知識掌握不夠全面。醫務人員需認真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責任心和專業水平,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以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同時,還應完善抗菌藥物應用相關管理辦法,對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指標加以規范;嚴格審查處方,對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公示各種不合理用藥情況,為門診各科室醫務人員提供用藥參考。在藥物應用劑量方面,實施動態監測,確保抗菌藥
物應用強度不超出正常范圍。藥師應深入臨床,對臨床用藥進行指導,定期參與病例討論及臨床會診,以便了解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治療效果、病情變化等,從而為醫師調整治療方案提供有效建議,保證療效最優化。組織感染、藥學等方面專業人員抽查、點評門診醫師開具的處方,并在門診醫師及科室績效考核中將點評結果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分析使用抗菌藥物,以免出現過度應用備選藥物現象,特殊使用藥物應填寫申請單,經審批后方可使用。
參考文獻
[1] 胡燕,白繼庚,胡先明,等.我國抗生素濫用現狀、原因及對策探討[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3,30(2):128-130.
[2] 史潤琴,高秀麗,侯衛巍.門診藥房抗生素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18):15-1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4] 鄭勛,葉靜,何麗鏗,等.點評制度對我院門診處方質量提升的有效性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6B):88-89.
[5] 陸路,宋玫香,蔡博.某院門診抗菌藥物干預前后使用情況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3):211-212.
[6] 范利紅,苗彩云,龔小明,等.我院2012年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期間抗菌藥物的應用分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3,10(5):286-290.
[7] 張潔花,韓春梅.我院上半年門診抗茵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5):124-126.
[8] 陳靜,朱瑾.2008—2010年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37(10):789-794.
[9] 龍爽,何菊英,夏培元,等.我院12 232張門急診處方分析[J].中國藥房,2010,23(1):93-94.
歡迎郵購《中國藥物經濟學》雜志
《中國藥物經濟學》(ISSN1673-5846,CN11-5482/R)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創刊,由農工民主黨中央主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的全國性學術類醫學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我刊系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大16開,月刊,每月25日出版,郵發代號:80-929,定價26.80元/本,歡迎郵購訂購。
郵局匯款: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新中街11號2號樓401室《中國藥物經濟學》雜志社收
聯系電話:+86-10-64159362/64170523
投稿信箱:zgywjjx@163.com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