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晴 李香梅 羅學平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
雪 晴 李香梅 羅學平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滿意率;比較兩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肛門排便時間。結果: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患者滿意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平均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排便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使用。
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應用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在腹腔鏡引導下對病變部位實施手術治療的一種術式,因其具有創傷小、避免縫合術后患者痛苦小、恢復快等特點而成為膽囊結石治療的“金標準”術式[1]。針對性護理干預則是基于人文理念下針對患者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情形制定并實施預見性護理方案的一種護理模式[2]。隨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適應癥范圍進一步擴大,在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對于臨床及患者而言均具有重大意義[3]。我院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作用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手術中效果好,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28~65歲,平均(46.5±2.5)歲。病癥類型:膽囊結石46例,膽囊息肉30例,膽囊炎24例。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確定需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者。(2)手術耐受性好者。(3)無血液系統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者。(2)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者。(3)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隨機將患者等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癥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即術前和術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術中保持操作環境的無菌。術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保持住院環境衛生,叮囑患者按時吃藥和多注意休息。定時病房消毒,保持床單被罩干凈,避免發生感染。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具體如下:(1)術前主要是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負面心理問題進行干預。術前醫務人員采用通俗的語言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詳細的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并耐心向患者講清楚膽囊切除術的操作方法,以成功的案例打消患者的恐懼心理。(2)對術后可能出現感染、惡心嘔吐、腹痛等術后并發癥和胃腸道功能紊亂進行針對性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后注意事項的教育,與患者進行交流,鼓勵患者增強抵抗疾病的信心,術后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及時更換紗布,保持床單、被罩的衛生,最大程度地減少切口與細菌的接觸。(3)皮下積氣是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由于患者在手術中氣腹壓力過大,二氧化碳氣體在患者體內的疏松組織殘留所致。在腹膽囊切除術,及時對患者進行持續低流量吸入氧氣,促進患者體內二氧化碳氣體快速排出體外。(4)指導患者術后少進食產氣食物。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多食蔬菜、水果,按時飲食,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少食油膩食物,以防腹脹的出現;經常幫助患者進行體位更換,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以便減少咽部不適,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指導患者進行腹部深呼吸;給患者進行腹部按摩;如果患者出現胃腸道紊亂癥狀,配合醫師給予適量的胃動力藥。(5)任何增加腹壓的因素均可造成再次出血,應加強防范。對便秘者給予緩瀉劑,惡心嘔吐者遵醫囑應用鎮吐劑,呃逆、咳嗽者及時鎮咳,并積極治療原發病;囑患者起床時勿用力過猛,避免用力彎腰、用力大便及劇烈咳嗽等腹壓增加的活動。
1.3 觀察指標
1.3.1 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率 并發癥包括感染、惡心嘔吐、腹痛;滿意率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予以測定,>85分為滿意,60~84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
1.3.2 胃腸功能情況 對兩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排便時間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注:對照組并發癥發生10例,包括感染5例,惡心嘔吐3例,腹痛2例;研究組并發癥發生3例,包括感染1例,惡心嘔吐1例,腹痛1例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情況比較(表3)


組別例數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肛門排便對照組5012.82±1.0932.77±2.6354.96±3.74研究組508.94±1.6624.83±1.8838.97±2.15t’值13.81517.36726.210P值<0.05<0.05<0.05
膽囊炎、膽囊結石等膽囊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之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傳統的膽囊切除術[4-5]。隨著科技的發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以傷口小、出血少、傷口愈合較快,針對性較強等優勢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開腹手術[6-7]。因此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針對性護理顯得格外重要。術前主要對患者講解膽囊切除術的相關知識,以及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使患者能夠以更好的心態,配合手術[8-9]。術后主要是針對膽囊切除術后容易產生的并發癥進行護理,對患者講解相關并發癥的知識以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利于患者康復[10]。感染、嘔吐、腹痛是腹腔鏡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護理過程中應合理給予抗生素治療,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當患者發生嘔吐時,及時清除口腔中的內容物,保證呼吸道通暢[11]。針對性地對腹腔鏡術后患者容易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等情況進行對癥處理,指導患者的飲食,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等。
3.1 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對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率的影響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提高,由此可見,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內容不僅能夠涵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工作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同時其所采取的干預措施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認可,因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3.2 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對胃腸功能情況的影響 研究組患者經針對性護理干預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排便時間明顯比常規護理組患者的短,由此可見,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進行腹部按摩,刺激腸胃蠕動,能夠有效改善術后胃腸道紊亂狀況。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可以作為當前臨床護理工作的首選方案,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使用。
[1] 李 紅.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4,192(1):55,57.
[2] 李亞文.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2):131-133.
[3] 伍智斌.不同護理模式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1):83-85.
[4] 付紅霞.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4,35(36):8152-8153.
[5] 吳世雯.心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9(6):186-187.
[6] 張文娟.整體護理干預對高齡患者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心理和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0):168-169.
[7] 菅東霞,孫素貞,鄒雪琴.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19):136.
[8] 王美玲.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8):277-278.
[9] 鄂麗芳,蔣壯志,張玉桃.優質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8):551-552.
[10]劉海英.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3):30-32.
[11]王 京,溫來友,沈永強,等.帕瑞昔布鈉超前鎮痛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52-53.
(本文編輯 劉學英)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XUE Qing,LI Xiang-mei,LUO Xue-ping
(Dang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ngyang 444199)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ethods:100 patients receiv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of research,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t random, in which, routing nursing was offe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n the patients from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as well as in bowel sound recovery time, anus exhausting time and bowel movement time.Results:Th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in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average bowel sound recovery time, anus exhausting time and bowel movement time of the patients from research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from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uld obvious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atient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it wa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in the clinical work.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pplication effect
444199 當陽市 湖北省當陽市中醫醫院護理部
雪晴:女,本科,主管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2016-10-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