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西艷于斌李燕琴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陳星海醫院心血管內科中山 528415)
血Hcy水平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和動脈硬化的影響
代西艷于斌李燕琴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陳星海醫院心血管內科中山 528415)
目的:分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Hcy水平對血壓變異性、動脈硬化的影響。方法:對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門診收治的12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觀察,對所有患者進行血Hcy水平檢測。將血Hcy水平>16 μmol/L的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將血Hcy水平<16 μmol/L的6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進行24 h動態血壓監測,同時對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DL-C)、總膽固醇(TC)、糖化血紅蛋白(HbAlc)、尿酸水平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測,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與動脈硬化、血壓變異性的關系。結果:觀察組血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血壓變異性各項指標均大于對照組,觀察組FBG、TC、HbAlc、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LDL-C水平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Hcy水平與血壓變異性(BPV)呈正比,且血Hcy水平越高,動脈硬化的風險性越高。
原發性高血壓;血Hcy水平;血壓變異性;動脈硬化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不能明確引起血壓升高原因的高血壓癥狀,好發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與家族遺傳、高鈉低鉀飲食、精神因素、飲酒、肥胖等因素有關。原發性高血壓具有發病隱匿、病程綿長的特點,治療難度較大[1]。患者主要表現為頭暈腦脹、頭痛、心煩、失眠、健忘等癥狀,長期血壓升高會導致靶器官損傷,引起糖代謝紊亂,導致動脈硬化,出現心血管不良事件,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血壓變異性(BPV)是指特定時間段內血壓波動情況,BPV值越大,患者出現心血管不良事件、動脈硬化的概率越大。而通過臨床長期實踐和研究結果顯示,血Hcy水平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2]。所以,對患者進行Hcy水平檢測可以評估患者的病變程度,結合BPV檢測可以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有利于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改善患者的預后。本文就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Hcy水平對BPV、動脈硬化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門診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齡61~84歲,病程2~12年,平均(7.1±1.6)年。根據血Hcy水平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60,Hcy>16 μmol/L)和對照組(n=66,Hcy<16 μmol/L),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1)符合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經動態血壓監測(ABPM)檢測結果顯示收縮壓均大于125 mm Hg,舒張壓均大于75 mm Hg;(3)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1)嚴重臟器損傷患者;(2)合并有高血壓危象患者;(3)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嚴重感染患者;(4)繼發高血壓患者。
1.4 觀察指標(1)動態血壓檢測:采用無創動態血壓監測對患者進行動態血壓監測,白天每隔半小時記錄1次,夜間每隔1 h記錄1次。監測期間患者可以正常活動,不能劇烈活動,保持平穩的情緒。記錄患者的24 h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24 h SBP、24 h DBP)、24 h舒張壓和收縮壓標準差(24 h DSD、24 h SSD)。(2)Hcy水平:采用EDTA真空抗凝管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漿,離心機中3 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和酶連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0處理,()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Hcy水平與BPV檢測結果觀察組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24 h SBP、24 h DBP、24 h DSD、24 h SSD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血Hcy水平與BPV檢測結果對比()

表1 兩組血Hcy水平與BPV檢測結果對比()
組別n24 h SBP(mm Hg)24 h DBP(mm Hg)24 h DSD(mm Hg)24 h SSD(mm Hg)Hcy水平(μmol/L)觀察組對照組60 66 t P 144.1±12.4 133.2±13.9 4.626 6 0.000 1 80.1±8.6 75.2±7.9 3.333 5 0.001 1 12.4±1.9 10.0±1.7 7.483 4 0.000 1 19.8±3.3 14.7±2.1 10.444 8 0.000 1 20.4±5.5 12.7±2.7 10.114 5 0.000 1
2.2 血生化指標檢測結果觀察組FBG、TC、HbAlc、尿酸水平均比對照組高,且LDL-C水平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血生化指標檢測結果對比()

表2 兩組血生化指標檢測結果對比()
組別nFBG(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TC(mmol/L)HbAlc(%)尿酸(μmol/L)觀察組對照組60 66 t P 7.4±1.0 5.3±0.7 13.754 0 0.000 1 1.8±1.0 1.7±1.1 0.532 1 0.595 6 1.1±0.2 1.2±0.3 2.178 7 0.031 2 3.5±0.6 3.0±0.8 3.937 5 0.000 1 4.9±1.2 4.1±1.0 4.078 3 0.000 1 12.4±2.1 9.2±1.3 10.384 8 0.000 1 685.2±135.2 524.1±96.4 7.753 4 0.000 1

3.1 原發性高血壓的危害及現狀原發性高血壓約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容易引起心血管病變、動脈硬化,損傷腦部、腎臟、心臟等主要臟器,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隨著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持續升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比例逐漸下降[3]。以往臨床診斷高血壓主要通過測定收縮壓、舒張壓值進行判斷,對血壓變異性的檢測和重視度低。通過臨床長期實踐發現,血壓變異性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測價值較高,通過對患者進行24 h或長時間BPV監測可以了解自主神經的調節功能[4]。而Hcy是冠脈硬化的特異性指標,明確Hcy水平與BPV關系對疾病的預測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指導意義。
3.2 Hcy水平與BPV、動脈硬化相關性Hcy是一種由食物中產生的氨基酸,主要通過轉巰基和再甲基化兩種轉化途徑進行代謝。葉酸、維生素B12、B6是參與代謝的輔酶,一旦缺乏,就會導致血液中Hcy水平升高。Hcy水平明顯升高會損傷血管基質和內皮細胞,導致血管壁彈性降低、順應性降低[5]。同時,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使細胞內的鈣離子大量聚集,增強血管收縮力,破壞凝血纖溶系統的平衡,從而形成粥樣硬化斑塊。BPV可以動態觀測患者的血壓晝夜變化規律,從而準確的判定患者靶器官損傷程度、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6]。所以對患者進行BPV監測、Hcy水平檢測可以了解患者的病變程度。且通過觀察發現,Hcy水平越高的患者,BPV各項指標數值明顯更大,血生化各項指標與正常水平范圍的差異更大。即Hcy水平與BPV、動脈硬化呈正比,Hcy水平越高,血壓變化幅度越大,動脈硬化的風險性越高。
綜上所述,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Hcy水平越高,心血管的負荷越重,血壓變異性幅度越大,增加了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所以,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在進行BPV監測的同時應進行Hcy水平檢測,提高對硬化斑塊的防治能力。
[1]張鐵梅,樊昕,徐秀英.血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和動脈硬化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5): 445-446
[2]珠勒皮亞·司馬義,陳玉嵐,布海力且木·買買提.原發性高血壓老年患者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變化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左室肥厚關系[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3,16(1):1-3
[3]楊凡,王瑞英,李濤濤,等.高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與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2,10(2): 93-96
[4]劉慧華.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頸動脈硬化的關系[J].西部醫學,2012,24(8):1539-1541
[5]劉慧平.原發性高血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動脈血管結構和功能參數的相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6):10-12
[6]額爾敦其木格,趙穎超,特木其樂,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與相關因子的研究[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6):10-12
R544.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2.006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