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四超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院內五科西華 466600)
貞芪扶正注射液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機體免疫的影響
武四超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院內五科西華 466600)
目的:分析貞芪扶正注射液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機體免疫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兩組均給予化療,觀察組加用貞芪扶正注射液,治療4個周期后統計兩組緩解率、毒副反應發生率,并對比兩組機體免疫功能指標(CD3+、CD4+、CD8+、CD4+/CD8+)水平。結果:觀察組緩解率為53.12%,高于對照組的31.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64,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2個周期后CD3+、CD4+、CD8+、CD4+/CD8+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貧血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貞芪扶正注射液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顯著提高疾病緩解率,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減少化療毒副反應。
非小細胞肺癌;貞芪扶正注射液;化療;機體免疫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常見類型,占肺癌75%~80%[1]。與小細胞肺癌相比,NSCLC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速度較晚。但鑒于肺癌發生隱匿性強特點,約70%以上NSCLC在確診時已為中晚期,不適宜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因此化療成為其主要治療方法。化療可殺滅腫瘤細胞,緩解患者病情,但同時易引起較為明顯毒副反應,降低患者生存質量。如何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生存周期,提高其生存質量,并減少化療毒副反應是臨床醫師和學者普遍關注問題之一。貞芪扶正注射液基于中醫學辨證論治理論,其臨床應用可行性已得到循證醫學研究[2]證實。本研究分析貞芪扶正注射液在NSCLC中的應用及對機體免疫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NSCLC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49~76歲,平均(63.15±4.26)歲,病程7~12個月,平均(9.82±2.12)個月,低分化癌10例,中分化癌14例,高分化癌8例,卡氏功能狀態(KPS)評分為(69.15±8.78)分;對照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50~77歲,平均(63.19±4.32)歲,病程6~12個月,平均(9.79±2.14)個月,低分化癌12例,中分化癌15例,高分化癌5例,KPS評分為(70.06±8.81)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NSCLC診斷標準[3];KPS評分≥60分;自愿加入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研究前30 d未接受過相關治療者。排除標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過敏體質患者;預估生存期<3個月者;既往存在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病史者;合并自身免疫功能疾病者;中途脫落者。
1.3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化療,30 mg/m2順鉑靜滴(d1~d3)+1 000 mg/m2吉西他濱靜滴(d1、d8)+135 mg/m2紫杉醇靜滴3 h以上。觀察組:加用250 ml/d貞芪扶正注射液(國藥準字Z62020416),靜脈滴注10 d。21 d為1個治療周期,兩組均治療4個周期。
1.4 評價方法(1)治療4個周期后統計對比兩組緩解率。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判標準[4]對兩組療效進行評定,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緩解率=(CR+PR)/總例數× 100%。CR:病灶消失;PR:病灶減少≥60%;SD:病灶減少<60%或增大<30%,無新發病灶;PD:病灶增大≥30%或存在新發病灶。(2)治療前和治療4個周期后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兩組機體免疫功能指標,包含CD3+、CD4+、CD8+、CD4+/CD8+。(3)依據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毒副反應標準NCICTC3.0統計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觀察組緩解率為53.12%,高于對照組的31.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64,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機體免疫功能治療前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4個周期后CD3+、CD4+、CD8+、CD4+/CD8+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機體免疫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機體免疫功能比較()
2.3 毒副反應觀察組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貧血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毒副反應比較
肺癌是世界范圍內常見的惡性腫瘤,衛生部第三次回顧調查發現,我國肺癌病死率約為30.83/10萬,已成為我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5]。近年來,肺癌治療手段越來越多,以化療為主綜合治療的方法,使肺癌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肺癌晚期患者多氣血不足,體質虛弱,加之化療藥物誘發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免疫抑制等毒副反應,使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甚至中斷治療,嚴重降低治療效果。
中醫藥學在輔助完成化療、強化治療效果、減輕毒副反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唐杰等[6]一項Meta分析顯示,中藥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與單純化療相比,可顯著減輕化療給患者帶來的不適,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NSCLC在中醫中屬于“肺積、肺萎”等,病位在肺,與脾腎關系密切,大量中醫癥候分布規律研究[7~8]發現,氣虛是NSCLC重要致病因素,因此益氣扶正是治療該病關鍵所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緩解率、CD3+、CD4+、CD8+、CD4+/CD8+高于對照組,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貧血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將貞芪扶正注射液應用于NSCLC患者,可顯著提高疾病緩解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減少毒副反應。中醫學認為,化療藥物為有毒之品,在多次化療中,藥物可在機體蓄積,并耗損機體正氣,導致精氣虧損、氣血損傷。貞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為女貞子、黃芪,其中女貞子可補肝腎、強腰膝;黃芪為補氣良藥,可利水消腫、益氣固表、生肌脫毒,兩種中藥合用,可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患者抵抗力,因此療效較佳。
綜上所述,將貞芪扶正注射液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顯著提高疾病緩解率,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減少化療毒副反應。
[1]熊英,劉春英,王淳.參芪扶正注射液對人肺腺癌耐藥細胞株A549/DDP的增敏作用[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0(4):52-56
[2]單輝國,潘驥群,周雪峰.DP方案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40例療效評價[J].中國藥業,2014,23(24):25-26
[3]郝騰騰,謝雁鳴,廖星,等.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一線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系統評價及Meta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20): 4094-4107
[4]鄧艷,柯晴,毛艷.參芪扶正注射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干預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1):6142-6144
[5]劉小亞,張學斌,黃文華,等.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化療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中國藥房,2016,27(8):1013-1016
[6]唐杰,何海浪,許榮龍,等.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Meta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203-208
[7]趙文華.參芪扶正注射液結合吉西他濱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J].中醫藥導報,2014,20(5):32-34
[8]趙振宇,馬燕凌.參芪扶正注射液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5):744-746
R28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2.016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