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蔚
(湖南省邵陽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邵陽 422100)
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患者40例療效觀察
唐蔚
(湖南省邵陽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邵陽 422100)
目的:觀察分析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七葉皂苷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利濕消腫湯治療。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僅有輕微腸道不適、皮疹或過敏現象,未經特殊處理,停藥后自行消失。結論:采用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小,可在臨床中推廣。
股骨頭壞死;利濕消腫湯;七葉皂苷鈉;療效觀察
股骨頭壞死(ONFH)指初始發生在股骨頭負重區,在應力作用下使壞死骨骨小梁結構發生損傷的一個病理演變過程,該病多因骨組織自身病變、股骨頸骨折復位不良所致,患者會有持續性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中醫認為該病以濕熱蘊結較多,一旦發病,則會導致骨髓水腫,因此,治療骨髓水腫在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6~64歲,平均年齡(45.6±5.8)歲,骨髓水腫分級為1級13例,2級15例,3級12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44.7±5.8)歲,骨髓水腫分級為1級12例,2級17例,3級1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提出的《股骨頭壞死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建議》中關于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標準[1]:CT和MRI顯示股骨頭密度不均、有囊腫與硬化形成,活檢結果顯示壞死,均為股骨頭壞死Ⅱ~Ⅲ期的患者。排除類風濕關節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及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禁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均給予功能鍛煉,如髖部屈伸法、直腿抬高法、后伸法鍛煉等,3次/d,15 min/次。對照組給予10 mg七葉皂苷鈉(國藥準字H20003782)溶于200 ml 0.9%的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隔1個月靜注10 d,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自擬利濕消腫湯,方藥組成:白術、薏苡仁、茯苓、車前子、甘草各10 g,益母草、山茱萸各15 g,黃芪、忍冬藤、生地黃各20 g,水煎服,早晚各1次,200 ml/次,連續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治療結束后,評估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1]如下:痊愈:患者骨髓水腫經MRI的T1加權像低信號和T2加權像高信號,脂肪壓抑像高信號顯示全部消失;顯效:患者骨髓水腫經MRI的T1加權像低信號和T2加權像高信號,骨髓分級由3級恢復至1級或2級,或由2級恢復至1級;有效:患者骨髓水腫經MRI的T1加權像低信號和T2加權像高信號,骨髓分級未改變,但骨髓水腫有所縮小;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或病情加重。同時記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僅有輕微腸道不適、皮疹或過敏現象,未經特殊處理,停藥后自行消失。對照組患者出現皮疹1例,占2.5%,觀察組患者出現過敏1例,胃腸道不適1例,不良反應率為5.0%,兩組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股骨頭壞死是臨床常見病,在中醫學屬“骨蝕”范疇,中醫學認為,骨蝕多因陰陽氣血失調,正虛邪實所致[2]。多數股骨頭壞死均為濕熱蘊結證,當病機被觸發,即可導致骨髓水腫,而目前對于骨髓水腫的病機尚不明確[3]。近年來,隨著MRI的廣泛應用,對骨髓水中的征象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多數股骨頭壞死患者均伴有骨髓水腫征象,對骨髓水腫進行中醫辨證,更利于提高股骨頭壞死的臨床治療效果。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多因股骨頭塌陷,進而使骨髓發生改變所致,發病機制可能是股骨頭壞死后,生物力學結構和穩定性遭到破壞,從而發生應力集中的病理改變,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骨髓水腫的治療尤為重要[4]。研究發現,僅僅依靠活血化瘀及補骨藥物進行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療效;采用介入技術治療,其遠期療效不佳;采用靜注活血化瘀中藥制劑和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均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采用中西藥結合對該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中醫辨證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生理、臨床癥狀以及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利濕消腫湯以白術、薏苡仁、茯苓、車前子作為君藥,起到利水滲濕、補氣健脾的作用,黃芪補氣,以忍冬藤、生地黃作為臣藥,益母草、山茱萸作為佐藥,用甘草調和諸藥,能起到調理脾胃之功效。諸藥合用,能健脾利濕,通絡止痛,化瘀消腫。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效果確切,安全有效,不良反應輕微,可在臨床中推廣。
[1]李子榮,張鶴山.股骨頭壞死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建議[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2):146-148
[2]宮順國,曹玉舉,陳志令,等.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髓水腫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6,31(2):269-271
[3]孟剛,曹玉舉,張鑫杰,等.利濕消腫湯治療股骨頭壞死伴骨髓水腫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3):57-58
[4]徐新磊.中藥自擬方分期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7):607-609
R681.8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2.022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