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蔣定文
(1湖北省黃石市第五醫院呼吸內科黃石 435005;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人民醫院阿拉山口 833418)
6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臨床診治分析
李軍1蔣定文2
(1湖北省黃石市第五醫院呼吸內科黃石 435005;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人民醫院阿拉山口 833418)
目的:通過探討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臨床特點,提高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診療效果。方法:對68例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包括患者臨床表現、基礎疾病及合并癥、病原微生物培養結果、抗生素選擇情況以及患者轉歸。結果:68例患者中大部分至少伴有1種基礎性疾病。68例中治愈46例,好轉20例,死亡2例。結論:老年吸入性肺炎臨床表現不典型,合并癥多,病情兇險,死亡率高。重視痰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有針對性地合理應用抗生素,可降低細菌耐藥率,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大大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療效果。
吸入性肺炎;老年;診治分析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指口腔分泌物或消化道內容物誤吸入下呼吸道,進而出現肺部的炎性損害。由于高齡、基礎疾病多等眾多因素影響,吸入性肺炎多發生于老年人,但由于老年吸入性肺炎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本文以病例入手,回顧總結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診治。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查詢2010年1月~2015年12月以吸入性肺炎為出院診斷的住院病例,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現病史、既往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資料、胸部影像學、痰培養、診治經過等。本組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齡均≥60歲,最大的96歲;絕大部分至少合并存在一種基礎性疾病,其中腦血管疾病急性期或亞急性期30例,血管性癡呆12例,糖尿病6例,高血壓病10例。
1.2 臨床表現68例患者中,以發熱為首發癥狀者38例,其中發熱伴意識障礙8例;有咳嗽、咳痰者42例;有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為表現者28例;有呼吸困難12例;有惡心、嘔吐者18例。多數肺部可聞及干、濕性羅音,尤其是細濕性羅音明顯。本組患者中42例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8例白細胞計數減低。X線胸片及胸部CT檢查結果顯示雙側病變40例,單側病變28例。60例血中C反應蛋白升高。通過留痰、纖支鏡吸痰、吸痰管取痰等方式,共培養病原菌82株。見表1。

表1 病原菌結果
1.3 診治經過及轉歸全部病例給予積極抗感染、祛痰、支持、對癥等治療,68例中治愈46例,好轉20例,死亡2例。
吸入性肺炎是指食物、胃內容物或口咽部的分泌物返流誤吸進入下呼吸道,引起的化學性或細菌性肺炎,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吸入性肺炎常見于高齡、腦血管疾病患者、胸腹部術后、氣管插管術、溺水、醉酒狀態等有誤吸誘因者。吞咽困難是導致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一個非常普遍和密切相關的危險因素[1]。
該類患者癥狀往往不典型,常由誤吸引發[2]。急性發生的吸入性肺炎患者在誤吸后即可出現咳嗽、喘息、呼吸困難,隨后數小時可出現低氧血癥,嚴重者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部分隱匿性誤吸的患者,如腦血管疾病的高齡患者、氣管插管術后的患者等,因缺乏明確的吸入病史,臨床表現往往為非特異性,有時僅出現納差、發熱、血氧飽和度下降等。吸入性肺炎表現為典型肺部實變體征者較少見,往往肺部聽診可聞及干性或濕性羅音,叩診呈實音,也有部分病例無任何異常體征。
吸入性肺炎的實驗室檢查項目中血常規可出現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也有部分病例的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胸部影像學中X線胸片檢查為首選,通常于吸入后1~2 h就可表現為肺紋理增粗、增多,常見于單側或雙側的中下肺野病變,由于解剖學結構特點決定,右肺病變多見。胸部CT有助于發現早期的病變。
對于吸入性肺炎的診治需要采取綜合手段。保持呼吸道通暢、氧療、營養支持等是重要的基礎性治療。對于細菌性吸入性肺炎的主要措施就是抗感染。因此,合理選用抗生素是治療的關鍵。早期診治中一般采用經驗性用藥,吸入性肺炎以混合性感染最為常見,致病菌包括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合并厭氧菌[3]。社區發生的吸入性肺炎單純厭氧菌所致者約60%,厭氧菌與需氧菌混合感染約30%,單純需氧菌感染僅占少數。而醫院內發生的吸入性肺炎,厭氧菌與需氧菌的混合感染約占50%[4]。因此,在選用抗生素時應該選用覆蓋厭氧菌的藥物[5]。同時,要積極取得病原學依據,如通過指導咳痰、纖支鏡或吸痰管吸痰等獲得痰液送檢,治療過程中要根據痰培養及藥敏結果調整抗感染用藥方案。此外,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支氣管鏡技術,如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治療吸入性肺炎效果良好[6]。
老年吸入性肺炎發病率高,是造成老年患者病死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吸入性肺炎會使各種基礎疾病表現復雜化,容易并發呼吸衰竭、電解質紊亂、敗血癥、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7]。對于降低老年吸入性肺炎發病率的重要手段就是防止誤吸,重在預防。評估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素是降低發病率的首要措施。吸入性肺炎最常見的危險因素為意識水平下降、吞咽困難、胃食管反流、氣管插管、口腔不衛生、缺乏護理等[8]。而存在意識不清或假性球麻痹的腦血管疾病、機械通氣的患者,更易發生因食物及咽部寄生菌誤吸入下呼吸道出現吸入性肺炎,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9]。加強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及家屬對吸入性肺炎的認識,注重口腔健康訓練,避免進食或飲水時的嗆咳或誤吸[10]。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要注意晚餐減少流質飲食的攝入,進食后注意適當坐位減少反流,必要時可應用抗反流或抑酸藥物。對于因腦血管疾病、高齡、癡呆、長期臥床、氣管插管等患者,同時考慮存在有意識障礙者,應采用鼻飼管理。重視對老年吸入性肺炎的認識,正確評估疾病的風險,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采取綜合診治手段,對于降低死亡率,預防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1]Cabré M,Serra-Prat M,Force L,et al.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s a risk factor for readmission for pneumonia in the very elderly persons: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14,69(3):330-337
[2]唐忠秀,蘇冬鳳,陳石桂,等.老年患者誤吸的危險因素及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19(6):82-83
[3]鄭洪,陳佳寧,禹璽,等.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臨床特點及病原學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372-375
[4]俞森洋.老年吸入性肺炎[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1,13(1):93-96
[5]El-Solh AA,Pietrantoni C,Bhat A,et al.Microbiology of severe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12):1650-1654
[6]吳穎宇.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吸入性肺炎療效[J].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5,31(12):23-24
[7]程真順,楊炯,林宇輝,等.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療及預后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1(4):544-547
[8]McClaveSA,DeMeoMT,DeLeggeMH,eta1.NorthAmerican Summit on Aspira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consensus statement[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2,26(6 Suppl):S80-S85
[9]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Aspiration pneumonia[J].Respirology, 2009,14 Suppl 2:S59-S64
[10]Sorense RT,Rasmussen RS,Overgaard K,et al.Dysphagia screening and intensified oral hygiene reduce pneumonia after stroke[J].J Neurosci Nurs,2013,45(3):139-146
R563.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2.029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