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宇 陳惠麗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婦產科深圳 518100)
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研究
程曉宇 陳惠麗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婦產科深圳 518100)
目的:探討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確診為盆腔炎性疾病的50例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給予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對照組僅給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治療療效,并根據B超檢查結果評估兩組盆腔積液、炎性包塊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8.00%(P<0.05)。兩組治療前B超檢查結果顯示盆腔積液、炎性包塊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盆腔積液、炎性包塊改善效果更明顯,兩組改善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可顯著提高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治療療效,對盆腔積液、炎性包塊的改善作用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盆腔炎性疾病;中藥保留灌腸;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
盆腔炎性疾?。≒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病原體感染導致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子宮、輸卵管、卵巢、宮旁組織及腹膜)炎癥的總稱,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臨床特點表現為病程長、復發率高、治愈率低[1]。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及時、徹底治療,可能導致盆腔粘連、輸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疼痛、炎癥反復發作甚至不孕、異位妊娠等合并癥,給女性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現代醫學多以抗菌藥進行治療,主要以改善臨床癥狀為主,但治療效果并不樂觀。中醫學認為本病屬“帶下、痛經、少腹痛”范疇,多為邪熱余毒殘留與沖任氣血相搏結,凝聚不去,日久難愈,耗傷氣血,應講究辨證論治、治病求本的原則[2]?;诖耍疚闹饕接懼兴幈A艄嗄c聯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經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查等確診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50例,均符合《中西醫臨床婦科學》[3]中盆腔炎性疾病疾病的診斷標準,有性生活史,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3.07±7.99)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3.05±1.46)個月;孕次0~3次,平均孕次(1.61±1.29)次,將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兩組年齡、病程、孕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本研究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已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呼吸、循環、代謝疾病、頭孢類藥物過敏史者;已接受相關治療并可能影響本研究效果的患者;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及依從性較差者。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頭孢曲松2 g(國藥準字H20043308)加入100 ml 0.9%氯化鈉靜脈滴注,1次/24 h+奧硝唑(國藥準字H20060377)靜脈滴注0.5 g/次,1次/12 h,臨床癥狀改善后,繼續靜脈給藥至少24 h,轉為口服治療,共持續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中藥保留灌腸,藥物組成:大血藤、蒲公英、敗醬草各30 g,連翹20 g,元胡10 g,乳香、三棱、莪術、沒藥9 g,水煎濃縮至200 ml,每2天1劑,于每日頭孢曲松+奧硝唑輸液結束后進行灌腸治療(睡前為佳),保留時間≥2 h,連續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評定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B超等各項婦科檢查結果明顯改善,不影響日常生活;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改善,B超等各項婦科檢查結果有改善;無效:臨床情況及B超等婦科檢查情況未見改善甚或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傆行?(顯效+好轉)/總例數×100%。(2)治療前后根據B超檢查(包括盆腔、陰道)結果評估盆腔積液、炎性包塊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8.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B超檢查結果比較兩組治療前B超檢查結果顯示盆腔積液、炎性包塊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盆腔積液、炎性包塊改善效果更明顯,兩組改善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B超檢查結果比較[例(%)]
盆腔炎性疾病感染病原體多為淋病奈瑟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及衣原體等,感染途徑一般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經淋巴系統蔓延以及經血循環直接蔓延。因此臨床西醫主要以頭孢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為主。頭孢曲松為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針對對抗各種敏感致病菌有較好的作用,對淋病奈瑟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及衣原體等較為敏感,尤其是其它抗生素治療無效的病例具有較好的抗厭氧菌作用。奧硝唑可發揮較強的抗微生物作用,主要通過其分子中的硝基在無氧環境中還原成氨基或形成自由基與細胞成分相互作用,繼而導致微生物的死亡。本研究對照組給予頭孢曲松與奧硝唑聯合用藥,有一定的療效,但B超等檢查結果顯示盆腔積液和炎性包塊改善效果和臨床療效有限。盆腔炎性疾病治療上單獨使用抗菌藥治療效果存在明顯的局限,且長期抗菌藥的使用可產生耐藥,誘發菌群失調[5]。
慢性盆腔炎屬中醫“帶下、痛經、少腹痛”等范疇?!督饏T要略》描述為:“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中醫學認為此病多與濕、瘀有關,主要為濕熱瘀結證,濕熱內蘊、阻滯胞脈所致氣血運行失暢、氣滯血瘀,邪滯日久,耗傷正氣,故治療當講究活血化瘀、清熱祛濕。而中醫中藥治療有其獨特的功效,故本研究觀察組聯用中藥保留灌腸治療,藥方由蒲公英、敗醬草、連翹、元胡、乳香、三棱、莪術、沒藥組成,其中大血藤兼有活血祛瘀,祛風解毒之效;乳香、三棱、莪術、沒藥可增強活血化瘀、活化瘀滯、補氣行氣的作用;蒲公英、連翹、敗醬草、元胡等清熱解毒、清邪祛濕,全方共清熱解毒、化瘀行滯、活血通絡之功效。現代藥理分析表明,中藥灌腸在抗炎抑菌、減緩炎癥反應的同時,對改善血液和組織微循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擴張血管、改善病灶周圍血氧供應有較好的作用[6]。故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抗感染藥物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可顯著提高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治療療效,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同時,本研究兩組治療前B超檢查結果顯示均探及子宮和卵巢邊界模糊,周圍有水腫征象,盆腔內有帶狀回聲,且超過一半的患者存在盆腔積液和盆腔炎性包塊。兩組治療后盆腔積液和盆腔炎性包塊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盆腔積液和盆腔炎性包塊改善效果更顯著,提示抗感染藥物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可明顯緩解患者盆腔積液、炎性包塊,對減輕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恢復有重要作用。郭彥[7]的相關研究也認為中藥保留灌腸可使活血消液、清熱利濕止痛藥物通過滲透作用透過直腸黏膜,分解盆腔粘連,促進包塊吸收,從而從根本上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局部體征。本研究限于例數有限,相關結論仍需進一步論證。綜上所述,抗感染藥物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有重要的價值,建議推廣使用。
[1]李軍,閆穎.益氣活血法對盆腔炎性疾病炎性因子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4):816-818
[2]孫霞,丁世幸.抗生素聯合中藥治療濕熱瘀結型盆腔炎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5,47(11):137-139
[3]洪家鐵.中西醫臨床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158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131
[5]張偉,李燕,姜海英,等.中藥灌腸液聯合抗菌藥辨證分型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國藥師,2016,19(5):942-944
[6]丁文,劉春,王婷.中藥灌腸聯合西藥治療盆腔炎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10):59-61
[7]郭彥.加味桂枝茯苓丸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濕熱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6):153-156
R711.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2.039
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