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媛,劉 芳
(江蘇開放大學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南京 210017)
“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職業資格”的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探索
許小媛,劉 芳
(江蘇開放大學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南京 210017)
結合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提出綜合實踐、畢業設計和職業資格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應用型本科的教育能夠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提高實踐應用能力與水平,培養出更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職業資格
應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應用型本科是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科研型位辦學定位,因此,其培養目標要求學生除了應具備本專業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外,還應該能夠具備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重理論知識輕實踐教學、重知識傳授輕技能培養的弊病。如何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實施“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職業資格”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很重要的意義。
1.1 人才培養目標的異同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總綱領與總方向,是對教育的質的規定,是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應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都是國家高等教育的范疇。對于專科教育和本科教育,我國《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條做了如下規定:“專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時間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從國家層面來看,應用型本科在應用技能的要求上,更高一個層次,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研發、科研能力。
從學校層面來看,應用型本科培養的人才是應用型,既有別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型培養目標,有不同于高職高專院校的技能型培養目標。從學科角度來看,許多高職高專院校,都有一些本科的專業,那么在人才培養上,就要側重于培養學生除了基本技能以外的,適應行業企業要求的更多應用型能力。
1.2 人才培養規格的異同
人才培養規格,通常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進行規定。
從“知識”的角度來看,應用型本科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要求都比高職高專要高一些,其一般要求是“厚實基礎、拓寬口徑”,高職高專對知識的要求一般是“必需、夠用”。從“能力”的角度來看,應用型本科要求的專業技能,要比高職高專的要求更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發和科技轉化的能力。從“素質”的角度來看,應用型本科與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學生都應具有合格的思想政治素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身心素質。在專業素質上,應用型本科注重培養的是技術研發、管理、設計、決策等,高職高專則更偏向于技能操作、實施等專業素養。
2.1 綜合實踐
首先要分析行業企業需求。我校開設的是軟件技術專業。那么,就要根據軟件技術行業的發展現狀及需求,制定專業綜合實踐的目標及實施路徑。綜合實踐的教學方式要靈活、開放、多樣化,并且使用學做合一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模塊化、項目化。教師講授與學生實踐要緊密結合,讓學生對實踐環節和內容有自主操控權,提高其獨立思考的能力。但也要注意,綜合實踐并非頂崗實習,更不是就業,而是通過結合職業崗位需求,認真研究分析專業崗位應該具備的應用能力要求,確定學生所應具有的職業技術與技能、職業素養而進行的專業性的綜合實踐,是實現與企業零距離銜接的必要環節。在加強專業綜合實踐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管理保障體系,注重過程管理高于結果管理,杜絕出現類似“放羊”的現象。同時,要對實踐環境進行改革優化,軟件技術專業對于軟件的更新和要求一定要及時,確保學生在實踐環節跟上行業規范和進度要求,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2.2 畢業設計
傳統的在校畢業設計培養模式,通常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對畢業設計的認識和態度。絕大多數學生在畢業初始階段,比較重視畢業設計,也想把畢業設計做好,但從畢業設計整個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來看,情況并非如此;2)畢業設計過程和結果管理。調查發現,畢業設計者在設計期間,不遵守設計紀律;3)畢業設計選題。調查發現,選擇適宜的課題是影響畢業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4)指導老師方面。調查發現,確有極少數教師缺乏責任心,指導不到位,關心、了解學生不夠。這是值得每一位老師深思的問題,也是畢業設計管理與監督必須解決的問題。
因此,畢業設計應該提倡校企合作模式,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實施具體的項目,聯合培養學生。比如,我校2016屆軟件技術專業的畢業生的畢業設計工作 ,由學校聯系上海海文信息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進行oracle軟件開發的企業,由企業和學生共同合作,從實際開發項目中,提煉選題,然后由學生來確定自己所參與和完成的模塊。學生直接到企業進行畢業設計,可以及時地了解到該行業的最新技術發展,更快地適應行業的社會發展需求,并且能夠通過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合作,提高專業技能和團隊合作的綜合素質。企業指導教師,會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對培養學員進行更專業化和更系統化的指導,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專業素養,同時也可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達到校企共贏的目的。
2.3 職業資格
對于職業資格考試,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不少行業發展顯出疲態,相繼開始出臺裁員等相應措施。與之相對應,各相關考證培訓機構卻是門庭喧囂。金融危機導致的嚴峻就業形勢再一次催熱了考證經濟,“邊學習邊等待擇業機會”的心態讓更多人投身于職業培訓,為自己“鍍金”。
我們針對考取職業資格證書,設計了關于考證目的等方面的調查問卷,對本校2012級、2013級的學生分別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3%的大學生認為考取證書是應該的,只有2%的大學生認為不應該考取,在他們身邊有96%的學生有過考證的經歷。對于考證目的,46%的同學認為要培養相關技能,提高自身素質,87%同學認為根據就業形勢,適應工作崗位需求,79%同學認為社會競爭激烈,給找工作增加籌碼,21%同學認為出于自己的興趣,16%同學認為不甘于人后,別人都去考,我也去,12%同學認為證書多證明能力強,8%同學認為老師,家長要求。從這里不難得出,大部分考生考證目的是為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能找到好工作。
如何應對“考證熱”我們應清醒地看到,大學生考證有許多方面必須加強管理和引導。1)學校方面:發揮學校教育資源集中的優勢。2)學生方面:認真學習鉆研本專業知識、拓寬知識面,合理安排時間,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和發展方向考取相應的證書。3)政府與用人單位方面:培訓市場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值得政府高度關注。
考取專業領域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職業素質與就業競爭能力的具體體現,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應該相輔相成,在職業資格考試準備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建立課程、綜合實踐與學生就業崗位群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間的對應關系,在課程實施方案中將理論知識與職業資格要求進行良好對接,形成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培養模式,為企業輸送更具備職業技能的專業人才。
開展“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職業資格”的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可以改變傳統職業教育偏重技能、普通本科教育偏重科研的詬病,在人才培養中,將高職高專的技能教育融入本科教育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通過綜合實踐,初步接觸行業規范準則,借助完成模塊化的實踐任務,達到獨立操作的基本能力;畢業設計,鼓勵校企合作,深入行業企業內部,通過配合完成實際的項目,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科技開發能力等;職業資格證書,應該與學歷證書相融合,完成一個立體化的教學過程。該模式,三個環節相輔相成,顯著特點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真正地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技能,為社會輸送更適合行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1]魯武霞.高職專科與應用型本科銜接的觀念桎梏及其突破[J].民辦與職業高等教育,2012(8).
[2]馬樹超.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1(21):1-6.
[3]王佩雪,張超.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3(12):82-84
[4]楊娜,顧鴻虹.提高應用型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法探索[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1(14).
[5]張士獻,李永平.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綜述[J].高教論壇,2010(10).
[6]韋佳,倪杰,吳遠征.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創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07-210.
(編輯 趙欣宇)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Educ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Practice-Graduate Design-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XU Xiaoyuan, LIU Fang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training mode with comprehensive practice, graduate design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is put forward. It makes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mprov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level, and cultivates more excellent graduates more suitable for industry nee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graduate desig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2016-09-07
本文系2013年度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13-YB-20)的研究成果。
G301
B
1672-0601(2016)12-0016-03
(Dep. of Information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7, China)
許小媛(1980—),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網絡應用、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