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銘 李大偉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試論對高職學生誠信教育實踐核心的構建
◆李 銘 李大偉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存在誠信缺失的重大問題。這一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自我成長、發展以及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詳細地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原因,誠信教育的內涵以及誠信教育體系構建的具體措施,旨在努力提高高職院校誠信教育的水平,促使高職教育朝著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高職 誠信教育 表現 原因 內涵 措施
誠是為人之本,信是立身之道。誠信教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認可。在高職院校中構建誠信教育體系,讓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于學生自身、于學校、于社會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筆者認為,要想合理構建誠信教育體系首先應明確當前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了解誠信教育的內涵,在此基礎上結合高職學生的要求,構建全方位的誠信教育體系,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隨處可見,學生的這些表現在無形當中影響了校園的純潔氛圍,也影響了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例如,學生會學習學術中存在誠信缺失:在網上復制粘貼結課論文;抄襲同學的作業;考試作弊等。更有甚者,會雇“槍手”代替自己考試,或者雇他人替自己上課。
除此之外,學生還會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出現誠信缺失。高職院校中存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但是有的學生為了在社團中凸顯出自己的地位,或者在班干部、黨團干部競選的過程中,請客送禮,“拉幫結派”,采用非正常手段,在違背公平、公正原則的前提下獲勝。當然,還有一部分學生將遲到、早退習以為常。這些現象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信譽,給學生之后的就業帶來無法挽回的影響。
最后一點,就是學生在經濟生活中存在著誠信缺失。部分學生存在惡意拖欠學校學費,借錢不換等方面的誠信缺失現象。在申請貧困生時,有的學生家境優越,但是為了得到這一筆“財產”,會故意偽造貧困證明,嚴重影響了評選工作的公平與公正。
1.學校方面
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活動都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為主,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主觀忽略了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做人的最基礎教育。學校的這種做法就會使學生主觀地認為掌握文化知識才是王道,而道德可有可無都是腦后之事。當然,在高職院校中,學校和教師中也會存在局部的誠信問題。對學生而言,教師的一言一行尤為重要,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但是仍會有教師不考慮學生的感受,不講誠信,或者在進行誠信教育時走過場,求形式,根本起不到良好的實際作用。
2.社會環境方面
當代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女,他們通常是在極其優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在家庭中,家長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有的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并沒有教給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所以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較低,在面對問題時往往會選擇顧全自己,為獲利而舍棄誠信。除此之外,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存在誠信缺失的問題。例如,盜版書籍、光碟;假冒偽劣產品;坑蒙拐騙等。學生接觸社會越多,對他人、對社會的誠信就越發懷疑。
“誠實、守信”簡稱誠信。誠信一詞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為誠;二為信。這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可以說誠信二字是建立在誠的基礎上,如果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個個都城市,那么這個學校必定是一個值得信任和敬佩的學校。誠信是人類的美德,是社會主義基本的道德規范內容之一,不僅是學生待人處事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還是學生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
高職院校誠信教育就是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對學生進行誠信的訓練與教育,幫助學生改變自身不誠信的惡習,幫助其認識到誠實守信的意義與價值,并主動提到自覺性,成為一個合格的青少年。
1.借助日常課堂,加強思想教育
課堂是誠信教育的主陣地,而且誠信問題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道德修養的問題。所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解決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當代學生對誠信內涵與意義的認識仍不到位,也并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在體驗誠信道德素質對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重大作用。所以,高職院校在構建誠信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最根本的是要借助日常課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重視理念,輕視實踐”的授課方式,打破傳統誠信教育的模式,不單單采取理論授課方式,還要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以及所需要的知識內容進行具體的實證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誠信在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當然,教師選用的授課方式一定要喜聞樂見,生動活潑,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整體氛圍。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健全誠信激勵機制,促使學生誠信
健全“誠信激勵機制”,是構建誠信教育體系的途徑之一,是改善學校誠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高職院校健全誠信激勵機制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誠信激勵機制的具體內容為:以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誠信要求為依據,建立對守信者獎,對失信者罰的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在評定獎學金、入黨以及申請助學金時,學生是否誠信為一重要參考指標。同時,在誠信激勵機制中,任何教師都有管理學生日常行為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
通過建立誠信激勵機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上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課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團活動中,并塑造自身良好的誠信行為。
3.發揮人員作用,營造誠信氛圍
高職院校建立健全誠信教育體系是一項長遠并且艱巨的任務,并不是哪個人或者是哪個部門能夠單獨完成的工作。在高職院校中,每個教師都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對教師來講,他們的工作不單單是講解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走向正軌,成為學生前行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高職院校在構建誠信教育體系時應調動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全部的教師參與到育人,誠信教育的隊伍中,逐步形成立體教育的局面,促使誠信教育工作的快速、順利展開。發揮全部教授的育人優勢,可以在高職學校中形成良好的誠信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誠信行為。
4.利用網絡優勢,改進管理方式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改善現階段高職院校中誠信管理的手段。當下是信息時代,只有依靠網絡的教學手段以及管理手段才能屹立不倒,獲得學生的青睞。所以,大學生誠信教育活動必須在傳統的媒介載體上,引入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師也需要借助網絡優勢,建立起對學生誠信行為的監督機制,用網絡約束學生的行為,有效地促使大學生由他律變為自律。幫助學生早日從誠信缺失的問題中擺脫出來,通過不斷約束自己,不斷規范自己找到正確的發展防線,樹立正確的誠信觀念。
總而言之,認識到高職院校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是開展系統的誠信教育的第一步。現階段,高職院校構建誠信教育體系仍在不斷地探索與創新當中。高職院校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總結前人工作經驗,彌補教學不足,以期真正實現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育人目標。
[1]張時碧.論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的誠信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4,(24).
[2]胡彩業.高職院校誠信教育的路徑選擇[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02).
[3]薛靈芳.高職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3).
[4]左曉琴,田振華.高職誠信教育的價值選擇[J].廣東教育,2010,(07).
[5]劉修洪.新時期高職學生誠信教育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