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飛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七里界小學)
關于小學生養成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
◆王昭飛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七里界小學)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能夠影響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幫助人類計算、推理和證明,有效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礎學科。就如何在小學階段學習好數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進而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作為數學的啟蒙教育階段,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時期,如何讓小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關系到小學生的日后成長,而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知識的根本保障。所以,筆者努力尋找到最佳的教學途徑,試圖通過常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學習的最初源動力”。只要學習的主觀愿望被調動起來,學生們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專心聽老師講課,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對于小學生天性好玩好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教師要把枯燥無趣的課堂氛圍變成歡樂的海洋,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體會到樂趣,感受到快樂。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用生動的講課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認真專心上課聽講,盡量用簡潔略帶幽默的語言來教育學生,條理清晰,生動有趣,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愿意聽課,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初愿望,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要針對數學課堂上,學生不認真聽課的不良習慣,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向學生了解課堂講課的建議和意見,便于更好地改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課本是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師在教會學生們培養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注重于從課本知識當中,尋找到最初的教學目的,通過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思維活動,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學生沒有仔細閱讀課本知識,就開始做題,就會基礎不牢,在做題和審題的過程中會出現馬虎大意的錯誤。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數學其中一節課的時候,有一道題是這樣講解的:“請在下面的方塊內畫出一個等腰三角形,然后再標記圖形的名稱。畫出等腰三角形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做到,但是標記出圖形的名稱,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班級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都沒有做出。究其原因,就是只看到了題的前半部分,忽略了后半部分,馬虎大意沒有讀完題,造成解題失誤,失去了分數。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閱讀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判斷和思維,對于解題至關重要。
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會學生如何思考,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他人生當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數學是極需要動腦的一門學科,只有開動思維能力,善于思考,主動思考,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攻克一道道數學的難題。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比較嚴重,主動思考能力較差,往往被教師牽著思維來思考。所以,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主動為學生創造出思考的環境,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敢于對課堂說不,敢于向不懂的知識挑戰。并且,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在兼顧優秀學生的同時,還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利益,鼓勵一些學困生多學習,多參與到數學回答問題中來,多給學困生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讓這部分群體也能夠體會到學生的樂趣,促進他們積極主動的思考數學知識,開動自己的腦細胞,激發他們的潛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進步提高的重要方法,這對于培養學生團隊學習能力,促進個人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例如,在給學生講到統計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段十字路口的視頻,讓學生注意觀看一分鐘內過了多少輛車,這其中轎車幾輛、面包車幾輛、卡車幾輛、公交車幾輛,教師播放完后,由于車輛駕駛太快,學生們根本就數不清楚到底都過了什么樣的車。有的學生說老師放的太快了,就要求教師再放一遍。教師按照同學們的要求再放了一遍,學生還是沒有記清楚。教師于是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有什么方法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同學就提出應該讓大家每個人都記錄一種類型的汽車,分好工。等待教師再次播放完視頻后,學生們就會發現,通過分工合作,很容易的記錄了每一種型號汽車的數量。通過這樣的數學過程,能夠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力量,進而在學生中增強互幫互助的能力,促進學生之間學習水平的共同提高。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更應該為生活服務,只有數學服務于生活,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之中感受到所學所用,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實際當中出發,教育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數學情況,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生活之中感知數學、認識數學、應用數學,發現數學與生活之中的聯系,才能夠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學習的興趣,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和存在感。
總之,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教師加強引導,時刻灌輸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理念,學生的學習習慣就一定能夠快速形成,在教學之中開花結果,進而提高數學的教學水平。
[1]沙開義.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如何養成的.科學導報,2015.
[2]佘長平.淺析小學生數學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時代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