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一二一”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陳瑤
在全國新課改的浪潮下,2010年,我校推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一二一”課堂教學模式,即“一標,兩段,一測”,“一標”即學習目標,“兩段”即定向自學和精講精練,“一測”即當堂檢測。這一模式的目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今,這一教學模式已在我校各年級各科得到廣泛應用,它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明顯的作用。
結合我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這一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這里表述的是“學習目標”,而不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強調教師教什么、如何教,教學的主體是教師。而“學習目標”,就是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來制定目標,學習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學生有了明確的方向,就會主動地圍繞目標來學習。
學習目標的制定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目標要定位準確。
教師既要正確解讀課標、深入鉆研教材,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分析學生,設計有效的目標。
2.目標表述用語要準確具體。
要使用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動詞來表述學習目標。
3.目標的容量要準確。
目標不能太多、太大,而且要分層進行目標的制定。
學習目標可教師制定,也可讓學生自己制定,或者師生共同完成。制定好學習目標后,每節(jié)課要把學習目標寫在黑板上,開始上課時讓學生讀一遍學習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及要達到的效果。一節(jié)課上完后又讓學生對照目標,檢查自己的目標達成情況。
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必修第三冊“梳理探究”模塊的一個專題《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為例,來比較一下課改前后目標的不同。
課改前:
教學目標
1.理解“文學個性化解讀”的含義。
2.掌握文學作品個性化解讀的原則和途徑,并能結合作品加以靈活運用。
3.提高學生理解文學作品內涵的能力。
課改后: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學生都能夠說出什么是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及產(chǎn)生個性化解讀的原因。
2.通過對不同文學作品的解讀,學生能夠說出文學作品個性化解讀的原則,能初步運用原則來解讀文學作品。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課改前,目標的制定立足于教師,而且大而空,一方面學生難以達成,另一方面也沒有可測量性。課改后的學習目標,用了確切的詞語來表述,對學習結果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還給予學生學習途徑的指導。這樣的目標立足于學生,明確、有可操作性。
定向自學是指教師通過多媒體及其他方式,讓學生知道要自學什么內容,怎樣進行自學,用多長時間,解決哪些問題。有了具體的要求,學生自學有了明確的任務。
定向自學的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能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下一步的“精講”更具有針對性。
例如《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我讓學生做如下的定向自學:
1.閱讀課文第一、二部分,說出什么是個性化解讀以及產(chǎn)生個性化解讀的原因。(5分鐘)
2.朗讀畢淑敏《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說說文章表現(xiàn)了個性化解讀的哪種現(xiàn)象,并分享自己類似的體驗。(6分鐘)
定向自學中,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范圍、學習方式、學習時間的限定,學生在學習時有了一定的壓力,學生更容易精力集中,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另外,通過學生自學后的發(fā)言交流反饋,教師就明白了該給學生講什么。教師的“講”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所以說定向自學是“一二一”新課改模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定向自學結束后,就進入“講和練”環(huán)節(jié)。那么,到底要講什么練什么,怎么講怎么練,“精講精煉”又要如何“精”,這就要教師根據(jù)備課時對課標及文本的理解,對學生學情的了解,尤其是對定向自學中學生暴露出的問題來決定了。
關于“講”,要做到“三講”“三不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易漏點;學生已經(jīng)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或者合作能學會的不講,怎么講學生也不明白的不講。其實要做到這一點還是不容易的,這必須是建立在對教材和學生的充分了解上。
關于“練”,是在講的基礎上,對重難點、易混點進行訓練,讓學生的問題得以當堂解決。
精講與精練相結合,真正學以致用,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教學中,根據(jù)課前的預測和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反饋出來的問題,安排精講和精練。
根據(jù)文本一、二段,可總結出個性化解讀的含義及其原因為:
1.同一作品,不同的讀者,解讀不同。
原因:讀者的經(jīng)歷、年齡、學識修養(yǎng)、閱讀視野、關注重點各不相同。
2.同一作品,同一讀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解讀不同。
原因:讀者的知識結構、生活閱歷、思想境界、審美品味發(fā)生了變化。
引用一句話來總結個性化解讀原則:
一千個讀者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情況不同,有不同的解讀。)
精練:
讀下面這首詩,說說你的理解
籬笆那邊
狄金森
籬笆那邊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過
草莓,真甜!
可是,臟了圍裙
上帝一定要罵我!
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
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
當堂檢測是檢測課堂教學中對學習目標達成的情況,便于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檢測的內容重在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檢測可以有多種形式,可以是書面練習,可以是背誦、提問、默寫等,結果是本堂課的匯報成果。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我設計了兩個當堂檢測題。
1.填空。
個性化解讀指 ___ ,甚至 ___,對作品的理解感受可能不同。
個性化解讀的原則是 ___,___ 。
2.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相關練習。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問:“綠水人家繞”中的 “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兩個題的設計其實是圍繞著兩個學習目標的,對第一個題,學生很容易完成,全體學生都達成了目標。第二題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思維得到了啟迪。
★作者單位:昆明市西山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