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歡 王中雷
(灌南逸夫特殊教育學校)
如何培養聾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王艷歡 王中雷
(灌南逸夫特殊教育學校)
根據調查,我校聾生家長具有高中學歷的只占8%,80%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還有12%仍是文盲。家長連基本的教育都談不上,還在乎孩子的情緒與心理健康嗎?我校聾生中男生容易產生煩躁、憤怒、偏激、敵對、逆反的不良情緒,女生容易產生煩躁、嫉妒、抑郁的不良情緒。他們做事被動,有一定的惰性,對任何事都很悲觀。學習的自覺性,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自控能力都相對較差。針對聾生的在校表現,學校積極構建“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管理模式,規范聾生的行為,培養聾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校對聾生的管理和要求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和交流化。對聾生進行有效地常規量化考核管理。讓每一個聾生參與到學校管理的行列中來,讓聾生切實感受到“我是校園的小主人”快樂和責任。
聾生 自主管理 個性 參與
斯賓塞說過:“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教師不是事必躬親的諸葛亮,要有策略地把班級管理的權利和義務交給聾生,紀律、學習、衛生、文體等班級管理責任分配到人,引導聾生自主管理,實行競爭上崗法,崗前“施政報告”法,制定班級建設長遠目標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讓聾生成為班集體的主人。讓聾生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這樣既能提高聾生心理承受力,又能完善自我,創造自我和適應自我。
養尊處優的環境,會使人缺乏生活體驗,抑制才于。要培養聾生創新素質,教育實踐能力,就應該引導聾生創設和參與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自主發展教育。“今天我當班主任,聾生體會到老師的辛勞,融洽了師生關系;”“小小灌南通”,涉足灌南,開闊了聾生的眼界,增長了才干;“扮亮我的小天地”,聾生參與勞動,鍛煉自我,創造自我,能展現他們的聰明才智,讓聾生體驗磨難,失敗,成功,懂得關愛,團結,鍛煉意志,純正精神,健康心志,完善人格。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每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不表現自己的個性才顯示出難以想象的個性、尊嚴、創造力。”教師的作用是將聾生領上最適合于各自特點的成才道路,而不是將所有的聾生都弄到一條路上來用一個模子梏死。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體制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創造力和閃光點。
1.班級實施人人參與管理
聾生大多游離于班級管理和活動策劃之外,對班級中的事缺乏主人意識,缺乏感情和班集體榮譽感,甚至出現有些聾生故意破壞班級秩序,違反班級紀律等現象。事實上,無論高年級聾生還是低年級聾生,一般都已具有自治傾向和自主意識,即使是一年級的小聾生也已經具有了不少經驗與知識,具有了初步的交往、合作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他們既是班級的被管理者,也是班級的管理者,一旦他們能真正參與管理,班級管理效果將成倍提高,班級的發展將獲得強大的動力。如我校建立聾生會和“‘我們能行’自主團”檢查隊伍,讓聾生會部門負責人與“我們能行”自主團相應部門結對簽約,對“我們能行”自主團的工作進行指導,放手大膽地讓聾生參與學校的各項德育管理工作。
2.充分認識聾生的差異,使每個聾生都能實現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1)進行合理分組。筆者依據聾生成績,將全班男女生分別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組中擇取男生上、中、下層次各1人,女生類同,2人組成一個合作小組,再兼顧其他,諸如,將調皮、自制力差的聾生與穩重、自制力強的聾生排在一組,將性格內向、膽小的與外向活潑的聾生分在一起,這樣構成強弱搭配、性格互補、基本情況相近的小組。一方面,使不同層次的聾生相互影響,相互幫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組間平等地展開競爭。
(2)組內分工協作。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和分工輪換制。小組成員通過推薦演講,選舉產生組長。分工時讓每位組員都承擔一個角色,如組長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個成員所完成的任務;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發言的內容;匯報人要代表本組匯報小組學習的成果。組員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幫助。大家輪流擔任組長及相應的職務。
組內分工后,由組長組織全組討論確定小組名稱及本組的自勉格言警句,對此聾生往往興趣盎然,新意疊出。如本班的小組名稱有火箭組合、旋風隊、夢之隊、無敵隊、流星隊、漫游者隊等,一個個時尚的名字,從他們的隊名中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喜好、他們的美好愿望。
3.建立競爭機制
在組成小組并進行分工的基礎上,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1)制定小組公約。要讓小組出成績,就必須有一套完備的制度以及共同的奮斗目標,讓組長及組員有法可依,依法行事。為此,讓每個小組自己制定一份小組公約,把班級事務分攤到小組,讓小組內部產生自理能力,從而可持續維持小組的活力。
(2)擬定競爭方案。根據《高年級聾生守則》《高年級聾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在聾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把學業成績、行為表現、社會實踐等內容,具體地量化為可以操作的評分細則,制定了詳細的競賽小組管理辦法。由學習合作小組長和各科課代表、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負責具體的評分工作,每周進行小賞罰,每學期進行階段性的賞罰。每周賞罰是針對各周評出的優勝組和后進組;學期賞罰是針對期末評出的最佳管理組和再努力管理組。在每周召開的班會上班長進行總結并公布,表揚和批評相應的優勝組和落后組。
每個小組的聾生在這種“賞之于組,罰之于組”的激勵機制下,每個人會努力為小集體的榮辱盡自己所能,各小組內部會形成很強的凝聚力和互幫互助的合作風氣,從而帶動整個組的提高,推動整個班級向前躍進。
4.小組自主管理
(1)自主管理衛生。班級衛生實行小組輪流值日制。每天一個小組,進行輪流。由組長負責,把值日任務分工到人,如兩人打掃教室,一人擦黑板倒垃圾,一人打掃走廊,各司其職,定時打掃,時時保潔。這樣,班級衛生每周在學校評比中都是滿分。
(2)自主管理紀律。班級每天都有紀律委員記錄班級紀律情況,以便在小組間開展評比。因此,小組內同學也經常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每周班會留出時間給每組聾生進行表揚和批評,小組內成員表揚同伴本周優點,批評自己的不佳表現,增強紀律意識,提升道德修養。
(3)自主管理班級。每個小組除了進行自我管理外,還要參與班級的管理。我們稱之為“小組輪流治班”。以小組的自然編號為序,每組輪流管理班級。輪到管理班級的小組,組長即是班級本周班長,由他組閣本組成員分別對本班本周學習、紀律、衛生、活動、寢室等方面進行管理。管理業績成效由全班同學為他們組打分,每學期評選“優秀治班小組”,由班級給予獎勵。
(4)自主管理學習。自主管理班級日常工作,是聾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初級階段;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增強學習的有效性,是聾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高級階段。
自從實施分小組自主管理模式后,化整為零,分塊管理,小組內要爭取優勝,組員間必須通力合作,揚長補短,互幫互助互商討,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團結、合作、進取的氛圍。在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下,這種合作意識能迅速遷移到對班級、學校的態度上來,在聾生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驅動力量,在班集體中形成了“比、趕、超”的良好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