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波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中心小學)
形象語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王麗波
(吉林省公主嶺市朝陽坡鎮中心小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形象語言是架起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橋梁,也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勝法寶。圍繞形象語言展開探究,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形象語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 形象語言 邏輯思維 應用措施
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會遇到一些現象:學生不能準確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疑惑。而學生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講解的內容自己聽不明白。這些現象或問題出現的原因,就在于語言運用的不得當。只有準確運用語言,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想法才能避免出現這些問題,才能真正減少師生之間交流的阻礙,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
低年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他們會認知具體的事物,并不能真正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所以,教師授課的過程就會因此而變得堅信,如果幫助學生化抽象的知識為具體,讓學生較容易的接受和理解教師傳遞的信息是當務之急。形象語言可以幫助教師生動形象地解釋抽象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將一部分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的事物,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以簡單的加減法為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加減法時都會感到困難,產生畏難情緒。這時,教師就應用形象語言還原學生的運算過程,讓學生借助實物完成基礎的運算。
例如,加法運算“5+6=()”教師可以用語言描述整個運算過程:有一天媽媽給小紅買了5個蘋果,而小紅自己還存有6個蘋果,那么現在小紅總共有多少個蘋果呢?教師采用形象語言將數字化為具體的形象,既符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降低計算的難度,一舉三得。
如“時、分、秒”的教學,該教學內容相對抽象,如果教師不能用形象的語言將這部分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就會影響學生的理解程度與接受程度。所以,教師在展示這部分內容時需要換一種方式。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改變教學語言:“有三個好兄弟,個子高矮不同,他們沒有腿,也沒有嘴,但是它們會用自己的身體來告訴我們應該在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上學,那么這三個兄弟與我們的數學有何相關呢?”在當學生猜對之后,教師可以很自然地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來認識鐘面”。這樣的教學語言又形象,又生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將學生引入到新知識上。
形象語言大多生動活潑,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在傳統數學教學活動中,大部分的小學生只是掌握教材語言,不懂得靈活運用和想象。在這種學習方式的影響下,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需要用形象語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用形象語言授課,就避免了知識點的簡答疊加,還可以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童趣。例如,在分數教學過程中,一部分學生不明白到底是分子在上還是分母在上,做題時往往因為這個原因失分,長此下去就不喜歡學習數學知識了。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就要采取措施重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用形象的語言講解有關分子與分母的位置:同學們,小的時候經常是父親背你們吧,你們看分母背著分子,多像小時候的你們跟父親啊!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再將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弄錯。而且筆者認為,教師這樣的講解方式定會讓小學生終身難忘,也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活動帶來積極的影響。
教師仍要借助形象的語言去創造有利于師生交流、溝通的環境。因為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會放松自己緊繃的神經,并主動投身到學習活動中,逐漸提升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在營造師生交流、溝通的環境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因為和諧的氛圍中也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學生之間不和,班級氛圍僵化。這些情況會影響到教師的整體教學進步。而能否解決這些問題就要看教師是否有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溝通的語言。氛圍的營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在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余還需要注意營造,這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與解題技巧,還能為教師鋪平之后的教學之路,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巧設教學情境是將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一種舉措,此舉可以將實際生活還原到課堂上,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當然,教師在巧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語言的使用。教師需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問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相對舒適、愉悅的教學情境中主動投入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去。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由被動學習過渡到主動學習,還能讓學生認識到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性,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習能力。當然,教師采用形象語言還能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以及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也會逐漸采用形象語言增進同學友誼以及師生關系。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語言平平的人是無法引起他人的共鳴的,教學活動也是這樣。如果數學教師語言平平,授課的語言單板、僵化只會讓學生感到遙不可及,是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更無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數學教師需要格外重視語言的使用,多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使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從而逐漸提升學習能力。
例如,在鋼鐵燃燒的問題上,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理解為什么長方形的鋼鐵會燒成正方形的鋼鐵。這時候教師就需要趁熱打鐵打趣道:“那么你們只認為變形金剛會變身,鋼鐵就不會變身了?鋼鐵雖然由長方體變成了正方體但是它的體積是不變的。你們可以在課下用橡皮泥試試,把它捏成長方體,再把它捏成正方體,觀察橡皮泥的重量是否減少了。”這樣,學生便會開動腦筋思考,并且動手嘗試,最終形成邏輯思維,提高數學能力。
數學教師除了要用形象的語言教學之外,還需要用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在學習上的信心。教師要善于用形象的語言表揚學生,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又讓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例如,有的學生不踏實,在記憶數學概念時馬虎。那么教師針對這部分學生就需要委婉地告訴他們數學概念的重要性,并鼓勵他們說:“記憶好的孩子老師喜歡,記憶力不好的但是不斷努力記憶的孩子老師更喜歡”這樣,學生就會為得到教師的肯定努力記憶數學知識。而且小學數學教師仍需要做一個細心的教師。因為只有教師細心才能不斷發現學生的山觀點,只要發現學生有一點點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教師也需要及時給予其肯定,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學生們才能大膽發言,不怕犯錯。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形象語言化抽象的數學知識為具體;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與熱情;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筆者堅信,若想讓學生快樂地學數學,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形象語言的作用,用形象的語言為小學數學課堂增添色彩。
[1]郭健.給數學課堂語言加點“料”——形象語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2,(16).
[2]王麗英.用“趣”打造小學數學課堂的魅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32).
[3]張倩.淺議數學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J].軟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