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英
(遼寧省農業技術學校)
淺談學習柳宗元《三戒》的現實意義
◆許海英
(遼寧省農業技術學校)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寓言諷刺文獨具特色,他在寓言中寓意了更深刻的現實內容,具有一定的戰斗精神和深刻的現實意義,使之成為了具有戰斗特色的諷刺文章。《三戒》是柳宗元寫的一組寓言故事,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局,對社會上那些倚仗人勢、色厲內荏、擅威作福的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在當時很有現實的針對性和普遍意義。
寓言 現實意義 《三戒》
《三戒》是柳宗元寫的一組寓言故事,是其寓言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歷來為人們所稱頌。《三戒》這篇文章寫于作者因實施新政失敗后被貶至永州為司馬,由于進一步接觸了普通民眾的生活,并身受當時政敵的迫害,有感于當時的宦官當政,時局腐敗而作。《三戒》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局,對社會上那些倚仗人勢、色厲內荏、擅威作福的人進行辛辣的諷刺,在當時很有現實的針對性和普遍意義。其中標題“三戒”是出自孔子的一句話:“君子有三戒”,所謂“戒”既有勸戒自己的意思,也有勸戒別人的含義。
我們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要對其寓意加以分析,吸取文中所寓意的經驗教訓,不步其后塵。其實,作者的真實寓意往往不在字面上,而是作者將對時局的看法及人生經驗寫在文章中。在《三戒》一文中作者開篇即講了自己的寫作意圖,諷刺那些或恃寵而驕、或盲目自大的得意忘形之徒,指出他們自取滅亡的下場,警告世人千萬別步入歧途。常安認為:“麋不知彼,驢不知己,竊時肆暴,斯為鼠輩也”(《古文披金》卷十四)。
一般在分析這篇文章時,經常籠統地說《三戒》這部作品是諷刺了封建剝削階級中那些徒有其表、虛張聲勢的丑惡的人情世態,若論《三戒》這篇文章,我們可以說它是柳宗元寓言文中最具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代表作之一。這篇文章所寓寓意有三:一是批判鋒芒直指“永貞革新”的反對派;二是間接諷刺了當時當政的昏庸君王;三是寄托了作者對“惡人終將覆亡”的理想。
在《臨江之麋》中,我們看到一只慣受主人寵愛的小鹿常與家犬嬉戲,以為自己與犬是同類,后再一次出家門時被外犬所食的悲慘命運。諷刺世人中那些依仗權貴而得意忘形的小人。“麋”它在幼小之時便被人收養,且與家犬在主人的訓示下為友日久,到它長大了,忘記本性是情理之中的事,它未經教化如何能分清敵友呢?所以它是一個缺少善惡意識、不辯敵友、是非不分的糊涂麋。它與在家中犬相處過程中,是由于主人的袒護造成的,不了解自然界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沒有絲毫的防衛意識。正如林紓所言:“麋之恃寵,稚耳。”(《韓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至死不悟”四個字,既表達了作者的對麋的厭惡之情,也勾畫出麋的可憐與可悲的形象,諷刺的就是那些倚權勢而忘形的可憐的小人物。
在《黔之驢》中,作者塑造了一個貌似魁梧的其實是大而無能、虛張聲勢、外強中干的黔之驢的形象,它悲慘的命運在于它即沒有能力而又虛張聲勢,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聯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某些上層人物,與當今社會上的某些官僚的行為一樣,貌似有貌有才,其實不過是像“黔之驢”那樣,徒有其表,使用他們可憐的伎倆與正義力量的相爭斗,到頭來自取滅亡是他們唯一的下場。
《永某氏之鼠》中,作者成功塑造了特定環境下的“群鼠”,在舊房主的縱容下橫行無忌、干盡壞事,最后,在新房主的捕鼠措施中被徹底消滅干凈。諷刺那些自以為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小人。我們知道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沒有人會姑息豢養老鼠;但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有眾多的有權有勢的人,出于某種原因,寵信、任用一些無能無德的“鼠輩”,致使鼠輩的勢力越來越大,可謂小人得志便猖狂。當時的社會宦官專權,是非顛倒,正氣不樹,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的產生,這也正是柳宗元所要鏟除弊政的原因。凡是害人的東西,即使一時可以找到"保護傘",但這種庇護是不可能長久的,最終還是沒有好下場。對待那些壞人壞事,決不能姑息、妥協,要勇于面對、堅決予以打擊。決不能任由他們胡作非為,預示著小人得志雖能囂張一時,卻不能長久下去,倚仗一時的權勢胡作非為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歷史雖然已經過去千年了,但現在我們仍不時可以看見這些“永某氏之鼠”橫行在世。社會上的種種腐敗現象,都在作者的筆下顯現。作者用寥寥幾筆,便淋漓盡致地刻畫出千古不變的貪官形象。通過學習我們看到,一個迂腐、蠻橫、糊涂無知的心理變態的病人,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權利,便造成了人鼠共生,烏煙瘴氣。令人鼓舞興奮的是“后人來居”假貓,購僮,殺鼠,導致鼠輩徹底滅亡的命運,大快人心。
在《永某氏之鼠》中,作者的態度是積極的,結尾雖然著墨不多,但揭示了一個世間真理,物極必反、福禍相依。警示我們不要逞一時之威。《永某氏之鼠》這個寓言故事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社會上的那些腐敗現象,對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仍然具有諷刺意味。
寓言的精髓是其寓意,而寓意應具備一定的教化意義,讀完此文后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教育與警示,要引以為戒,具有現實意義,我們現今社會所倡導的用人主張,從習主席的執政綱領可以看到,各級黨政領導、各級黨員干部,要大力整頓,認真學習中央精神,共產黨員要像曾子說的那樣“吾日三省吾身”,要將了“三嚴三實”等學習活動貫徹執行下去,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偉大的黨會給我們展示一個美好的未來。
[1]譚思健,林素君.論《三戒》的意蘊真義與藝術匠心.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05).
[2]何明新.諷刺乎?寓理乎?——柳宗元名篇《三戒》主旨發微.重慶師范學院學報,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