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坊小學)
談小學體育的趣味教學
◆張 穎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坊小學)
要將趣味教學落實到具體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實現角色轉換,即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體育學習的主體、活動的主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主觀能動性。
小學體育 趣味教學 教學環境
1.趣味性體育教學能提高體育教學效率。體育課是一種實踐課,由學生的身體直接參與,在學校教育中,體育活動能緩解學生身體疲勞,緩解心理壓力,這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體育課傳授的是與文化課完全不同,主要以學生的身體參與,不但提高身體素質,還提高智力發展。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學,我們在安排教學方法時,一定要注重趣味性,有趣味的內容,有趣味的教學方法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課堂氣氛好,學生的心情也好,參與也會更有熱情。
2.趣味性體育課堂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們不能把學生所有的時間都放在文化學習上,而是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身體鍛煉。體育課不僅給了學生放松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利用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吸引學生進行更強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心理得到調適,而且身體素質提高了,為有效的進行文化課學習打下了基礎。
3.趣味性體育課堂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趣味性教學,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學生往往也是在這種環境下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他們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才能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思維更為活躍,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根據陰雨天的教學需要,要把握好室內游戲教材,以發展學生智力為主,如“打電報”“看誰算得快”等游戲。組織游戲時應以最短的時間合理調整隊伍,根據內容的不同,對每組人數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如發現學生疲勞,流汗過多等現象要及時調整,同時老師也要一同參加游戲,以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不能站在旁邊當旁觀者。根據學生的身心發育和生理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負荷量的游戲。在生理方面小學生的骨鈣化尚未完成,骨硬度低,彈性較大,關節面軟骨較厚,關節囊韌性大,關節具有較大的伸展性和靈活性,但支撐性較差。根據以上特征,在游戲活動中,應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姿勢加強兩側的對應練習。同時,也應避免負荷過大的或靜止性的力量練習,防止骨化提前或引起骨膜炎。
積極創新是我們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體育課堂趣味化的關鍵。如今,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學生接受新的知識、感悟生活的能力越來越強,這就決定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師,應積極創新,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教師應積極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在體育課中不受約束,在歡樂與和諧的課堂上盡可能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有更大的收獲。
體育教學一般是在室外進行的,所以,體育教學也需要一個像教室一樣溫馨的環境。校園是大的教學環境,而體育場地、器材是專門的體育課教學環境。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增強體育教學趣味性的因素之一。比如,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的場地,再加上一些齊備的運動器材,比如球類、跳繩等,也有游戲專用的器材。體育器材能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投擲時,如果沒有器材,只做徒手動作是無法完全了解那種投擲的感覺,當直接手持器械時也不會了。也有些器材可以起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功能,比如,籃球運動,只有一個籃球就可以讓十個人團結起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學圍繞著學生而展開,體育教師先是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機會。不但要讓學生接受知識,而且也要讓學生去發揮自己的技術,如在自選內容的學習中,學生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要需要教師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器材與場地、時間等。老師在教學中,也要發現學生的不同特點,比如,有的學生柔韌性好,可以讓他學習舞蹈,有的學生靈活性好,可以讓他學習武術,也有的學生速度好,可以讓他參加跑的練習,也有的學生身體協調性好,可以讓他打球、跳繩等。這樣,他們的特長就得到了發揮,使得學生更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天賦,早有成就。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不僅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還要提高學生整體的身體綜合素質。推動校園文化發展,進而讓學生大力弘揚體育精神。改善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是素質教育時代的必然選擇,使學生獲得的基本知識和必要的體育技能。因此,重視體育的趣味性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每一個體育教師應當不斷追求的目標,也是小學基礎教育中重要的教學內容。
[1]張艷姬.促進人本教學——淺談“情境教學”在小學生體育耐力素質教學中的開展[J].新課程,2013,(07).
[2]郝帥.小學體育中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與方法分析[J].時代教育,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