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培君
(山東省鄒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二胡演奏技巧的訓練方法
◆蔣培君
(山東省鄒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二胡音色優美,強弱變化自如,又接近于人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半個多世紀來,二胡無論從演奏技巧還是在實踐上都有了很大發展。由于這種樂器歷史悠久,演奏技術豐富,學習者如不經過長時間刻苦學習,是很難達到較高的演奏水平和藝術境界的。怎樣才能較快、較好的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呢?
二胡 演奏技巧 訓練方法
二胡音色優美,強弱變化自如,又接近于人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半個多世紀來,二胡無論從演奏技巧還是在實踐上都有了很大發展。由于這種樂器歷史悠久,演奏技術豐富,學習者如不經過長時間刻苦學習,是很難達到較高的演奏水平和藝術境界的。怎樣才能較快、較好的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呢?
正確的演奏方法和刻苦訓練技巧,是完美表達作品內容的重要手段。
正確的演奏方法要有規范的坐姿。演奏二胡坐的姿勢可分為平腿式和架腿式兩種,平腿式是兩腿放平,兩腳放開呈肩寬,右腳稍往前,這種姿勢大方得體,穩定性強,便于演奏熱情奔放的樂曲。架腿式是把左腿架在右腿上,這種姿勢容易將琴身放穩。另外,還有站立式演奏,用專用的腰托固定琴筒,通常演奏一些通俗作品,屬“新民樂”現代派演奏形式,在舞臺上具有豐富的體態表現力。筆者認為,在教學中,還是要選擇傳統的坐姿平腿式,便于演奏時神態和動作與樂曲的情感協調一致,充分表現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正確的演奏方法:左手持琴,選擇一張高度適中的椅子,靠前坐,兩腿平放,自然分開。上身要保持自然挺拔,不可養成駝背、斜肩、歪身、低頭等不良習慣。二胡的琴筒應放在左大腿靠近小腹的位置,為使琴身穩定,要保持琴桿與腿的平面基本垂直,以便于減輕左手的持琴負擔,使左手自然放松。持琴時左臂自然彎曲,肘部不要抬的太高,應與身體側面成45度角。手腕微屈,拇指自然平伸,虎口靠近千金,輕松夾住琴桿,不要過緊,以免影響換把。手指自然彎曲,用手指尖觸弦,按弦時要求手指動作主動,起落要富有彈性,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要有輕、重、緩、急等變化。右手持弓時,手腕自然端平,手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態,將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關節,食指自然彎曲,輕扶弓桿。拇指按在弓桿上方食指第一關節處,中指和無名指插入弓桿與弓毛之間,用中指第一關節向外頂住弓桿。拉里弦時中指和無名指向里用力,拉外弦時中指和無名指向外用力,同時食指和拇指也要起輔助作用。右手持弓要保持自然放松,類似使用筷子一樣,萬不可將弓子死死地捏住,以免右手僵硬,運弓掣肘,發出狼音、噪音。
演奏二胡發音純凈,音色優美悅耳動聽,主要取決于右手握弓技巧的掌握。弓子運動時,要將各指的正確位置掌握好,并要注意之間的配合,拉外弦時,要根據二胡運弓力量和結構縱橫用力,弓桿自然下垂,稍加一點橫的力量便可演奏輕的聲音。拉里弦時,由于二胡的結構和運弓力量的縱橫需要,則需將弓桿稍松起離開琴筒產生縱的下垂自然力,這和拉外弦弓桿自然下垂的道理一樣。
放松是演奏樂器專業的共性,放松不等于松懈,控制不等于緊張。在初學者中,往往處于一種僵硬緊張狀態。用力在演奏中和放松一樣重要,比如,左手技巧必須在科學的使用手指自身重量的同時,有意識的利用指掌關節和肌肉的爆發力,使手指有力的按在琴弦上,然后放松。右手持弓,開始時必須對琴弦施加適當的壓力,使琴弦自動的振動。所以,放松與用力始終是相輔相成的,才能使我們的演奏自然、協調,獲得理想的藝術效果。
通過按弦手指在琴弦上有規律的顫動,使發音產生均勻的音波變化,這種技法統稱叫揉弦。它能使二胡演奏富有歌唱性,并有助于突出樂曲的風格特點,是加強藝術感染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胡揉弦種類很多,有滾揉、壓揉、滑揉等。滾揉是揉弦中最基本的技法。滾揉是以手掌上下擺動,帶動手指第一關節作屈伸運動,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勻地滾動,來改變弦長產生音波地揉弦方法。滾動揉弦由兩個過程組成,一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關節伸直,以指面觸弦,此時發出比音準基線略低的音;二是手掌下擺,使手指第一關節彎曲,觸弦點滾至指尖部位,此時發出比音準基線略高的音。以上這兩個過程循環往復,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勻地滾動,從而發出圍繞音準基線上下波動的揉音。從表面看,揉弦是由手腕帶動手指在琴弦上有規律的上下滾動,但實際上起主導作用的不是手腕而是上臂,即依靠上臂主動的上下抖動來帶動手腕和手指作屈伸動作。因此,練習揉弦要先找準找對上臂抖動的感覺,再通過手腕把手指帶動起來,使手指在琴弦上作一屈一伸的揉動,一、二、三指每個關節一定要彎曲,因小指短,一般是直按。此外,揉弦時要注意保持手形正確自然,避免手背和食指僵硬緊張。
長弓也叫全弓或滿弓,約占弓毛長度的4/5。一般來說,演奏長弓要做到“平”“穩”“直”,這也是右手運弓的基本要求。“平”是弓毛要平行磨擦琴筒,避免上下顛簸;“穩”是要有節奏感,避免忽快忽慢;“直”是指弓子運行一條線,通常說的“會拉的一條線,不會拉的一大片”。長弓的運弓是以肩關節為總樞紐,用上臂動作帶動小臂、手腕和手指,形成貫穿的聯合動作。動作既要自然協調,還要使弓毛擦弦的力度保持均衡飽滿。保持力度飽滿的關鍵是,上臂必須要穩,而不能在運弓時松松垮垮,晃晃蕩蕩,上臂晃蕩運弓就會泄勁。運弓時上臂要支持住小臂,小臂再支持住手,由于這一系列的支持作用,才能使手腕保持住一種內在的力量,即腕力,從而使弓子逼住琴弦,發音才能響亮飽滿。拉弓時,要注意從弓跟開始,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拉至弓尖時,手腕向右拱出;推弓時,切記不要先動手腕,還是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推至弓跟時,手腕向左拱出。簡而言之,拉弓先出大臂,再帶出小臂手腕,推弓先進大臂,再帶進小臂手腕,形成連貫的拉推動作,來回甩動。這個要領不僅適于演奏長弓,同時也適于演奏快弓、跳弓等其它技法。在弓子運行過程中,手腕切記要保持靈活,這樣運弓才能自然協調。
演奏長弓要注意音質優美動聽,奏出好的音質就要運弓的速度和力度之間配合適度,使琴弦充分振動起來。否則,若弓速慢而弓毛對弦的壓力過大,發音則暗澀混雜;若弓速快而壓弦力度過小,發音則輕浮虛弱。總之,壞的音質都說明琴弦沒能充分振動起來。因此,在練習長弓時一定要注意使運弓的速度和力度配合好。
在學生初步掌握樂曲的演奏技巧之后,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表現欲望,幫助他們認真地研究音樂作品,啟發他們在正確理解樂曲內涵基礎上的自我表現,自我處理。避免將樂曲細節固定過死以作程式化處理,并注意將細節處的技巧掌握與樂曲的整體表現有機地結合起來。
另外,還要培養樂感。什么是樂感呢?簡單地說就是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就是要傳達某種內在情感的感性認知,它并非是簡單的聽覺感知,而是人們接受這種藝術化了的感覺的綜合感官能力。作為一名二胡演奏者,特別是從事二胡表演的人,具有良好的音樂感覺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在二胡演奏過程中對自己所演奏的作品本身的內在聽覺感受、判斷和理解方面的敏感性,以及對一部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詮釋方式、表達和自主發揮能力。
綜上所述,掌握二胡演奏的技巧,不僅需要科學合理的演奏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接受科學嚴謹的技術訓練,同時還要具備正確的演奏理念。另外,還應該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科學分配時間,毅力是取得成功的根本,時間是走向成功的保證。只有持之以恒,刻苦訓練,才能較快、較好的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不斷完善自我二胡演奏的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