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恩
(甘肅鎮原縣新集初級中學)
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張志恩
(甘肅鎮原縣新集初級中學)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人們對于環保意識重視度開始提升,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的初始階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對于學生環保理念的養成極其重要。對綠色化學理念的概念及其特點進行具體的闡述,在此基礎上結合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必要性探析,提出相關具體的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初中化學 綠色化學理念 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化學在給我們國民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相應成果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及其嚴重的污染。綠色化學理念正是基于環境保護所提出的一種關于化學工業的相關理念,就是通過運用化學方法、化學原理、化學現象等與化學有關的知識對于環境污染以及相關生產活動進行治理及開展相關的預防工作,將人為的化學生產活動對于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又是學生接觸化學的初始階段,給予學生灌輸正確的化學理念,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對于人類環境正負面的雙重影響。因此,通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對于學生養成正確的環保意識以及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念有很大幫助。
綠色化學,又稱為對環境友好化學,是利用化學中的化學原理以及化學方法減少在化學產品設計過程中對于自然環境損傷的化學,其宗旨是保證在化學生產設計過程中對于環境的無害化。在綠色化學基礎上發展的生產流程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產物,實現或接近廢物的“零排放”,使反應物的分子全部轉化為所期望的最終產品。
在進行相關工業生產以及人類相關勝過實踐活動中,針對其對于環境帶來的負面損傷以及日益惡化的環境,而形成的有關綠色化學方面的理念即是綠色化學理念。其主要內容有三部分組成:首先,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在人口數量,經濟結構,社會狀態,以及資源等各方面與環境協同統一發展,既能夠保證各方面在穩步向前發展的同時,又要確保自然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受到了有效的保護,讓發展能夠長久持續。其次,形成綠色為基礎的化學生態價值觀。在教授學生化學理念,化學反應,化學現象等基本化學知識的過程中要以綠色化學理論為根基,通過對于生活中常見事件的分析解釋,讓他們在了解到化學科學對于人類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的基礎上,認識到化學科學對于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帶來的災難性的損傷,正確的看待化學科學。最后,形成可持續的化學發展觀。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本理去看待自然環境的保護,開發,利用過程,在人類的進步發展過程中,不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享受到現代工業文明帶給我們便利又同時接納自然環境帶給我們的健康,在道德觀念上讓化學與人類發展協調統一,和諧并存。
學生時期的觀念奠定了學生在以后的行為意識發展方向。通過對初中生在化學學習中灌輸綠色化學理念,可以讓學生注重這個話題,并在個人實際生活中親身踐行。初中生的意識很容易被社會觀點所左右,對于化學生產的認知多是負面的,主觀上是抵制化學生產的,并沒有認識到它的積極促進作用。通過在化學教學灌輸綠色化學的理念,對于學生進行正確綠色化學理念教育,了解化學對于促進人們生活,治理空氣污染,保護環境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讓學生對于化學樹立正確的觀念,提升學生對于化學學習興趣。此外,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可以讓在學生思維中建立綠色化學理論,運用這種特殊的化學理論可以在保證化學為人類造福的基礎上減少或者消除對于自然環境的損傷。在學生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建立綠色化學觀念,對學生未來生態價值觀念形成有很好的推進作用。綠色化學理念滲透教育正是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
國家教育部在有關初中化學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增強安全意識,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為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具體滲透策略如下:
(一)在化學教學內容中加入綠色化學理念部分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者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特征,加入相關綠色化學理念內容,滲透綠色化學理念。例如,在講解空氣的組成部分內容時,空氣質量是不可避免的話題,空氣質量是學生最直觀能體驗到的化學帶來的結果,伴隨著工業發展,工廠排出的污染性氣體,汽車尾氣,這些化學反應給空氣帶來的最直接的損害已經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急劇下降。同時也可以將該部分內容與后面的“還人類潔凈空氣”部分組合,把工業廢氣以及汽車尾氣產生的二氧化硫與空氣中的成分產生化學反應與酸雨產生的相關原理,酸雨帶給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危害等給同學們講解。引入空氣污染治理的話題,加深同學們對于空氣污染的重視程度。又如,在學習如何產生氧氣部分內容時,為什么實驗室通常采用的是H2O2與MnO2制取而不是采用KClO3與MnO2混合加熱反應,因為采用KClO3與MnO2混合加熱會產生對空氣又污染的Cl2,而H2O2與MnO2則只會產生過水和氧氣,相比較來說后者對環境更為友好。通過這種將綠色化學理念與初中化學內容有效結合的方式,讓同學們學到化學知識同時又了解到了綠色化學理論。
(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化學實驗是初中生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實驗中引入綠色化學理念具體就是通過對現有的化學實驗方法進行改造設計,降低其對于環境的影響,促進其與環境統一發展。在具體化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從設計化學實驗開始就注重綠色化學理念,選取最綠色的實驗方案,對于實驗過程中,則要求學生對于實驗試劑的使用要適量而用,不浪費,無污染。對于實驗所產生的廢棄物,應當盡量避免產生對環境有害的廢棄物,對于已產生的污染性廢棄物,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的處理,降低其污染。在實驗教學的每一個具體環節中引導學生養成綠色化學理念。
(三)創新性改進化學實驗,讓實驗綠色化
初中化學實驗中有很多實驗室可以通過改進措施更加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比如,在初中化學試驗中重要的化學實驗—制取氧氣中。最常見的實驗方案是H2O2與MnO2制取,在這其中MnO2是催化劑不參與具體反應過程,但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于催化劑的用量把控不是很準確,使用MnO2的過多,試驗完成后會直接把它當作實驗廢棄物扔掉;再者就是如若MnO2量過多,會使反應過劇,高溫的H2O2從實驗器材中濺出傷人。這個實驗就可以進行改進,將MnO2制成顆粒狀,實驗完成后直接取出便可,減少了化學藥品的使用同時又減少了化學廢棄物。此外對于一些化學反應條件要求高的實驗,可以采取微型化措施,進行迷你版的實驗,減少試劑用量以及污染物排放。
(四)采用多媒體仿真實驗教學
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計算機已經在實際教學中應用越來越普遍,貫徹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也應當采用計算機仿真實驗教學。對于初中化學實驗中的一些高難度的驗證試驗,如H2與CuO的還原實驗,H2SO4的稀釋實驗等,這些化學實驗不僅操作難度高,通也實驗產物也會對空氣造成污染,通過采用仿真實驗,可以在保證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減少化學實驗污染。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讓初中化學實驗對環境更加友好。
[1]潘一,楊雙春,徐霖.綠色化學的研究現狀及進展[D].2000.
[2]彭帆.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山西青年,2015,(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