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丹
(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數學教學現狀的若干思考
◆賈 丹
(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
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對我國中學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解題能力的培養,更要著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這對廣大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為中學數學教學提供一個參考與借鑒。
新課程理念 中學數學 課堂教學 創新思維 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與實施,中學數學教學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與革新。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中學數學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材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中學生正處于學習與成長的重要階段,而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學科,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須充分落實新課改的具體要求,提高中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根深蒂固,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嚴格把握教材,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忽略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課堂教學效率普遍偏低。而新課改在我國的實施,對中學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師必須拋棄原有的違背新課改要求的傳統教學思想,充分認識到新課改在中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將新課改相關的教學理念充分落實在課堂教學中。盡管近年來,中學對新課改給予了高度重視,也對此進行了深入實踐,然而從當前的教學實際看,還未形成完善的教學理念,一部分學校與教師仍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學生的成績與分數過于看重,認為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才能提升學習成績,在課堂上教師對知識點反復強調、講解,卻不見課堂效率,致使教學方向出現了偏離。另外,對于一些抽象的、困難的數學問題如函數,教師多側重對解題技巧的訓練,而實際上學生還未形成對函數的準確理解與認識,這都是當前新課程理念下需要改進的方面。教師要深刻認識新課改的核心,轉變教育觀念,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采用科學、有效的策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實踐中,提升課堂效率。
數學作為中學一門極為重要的學科,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對課堂進行不斷優化,由單一的課堂教學向多樣化模式發展,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實際地應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的培養,將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經驗解決實際數學問題,這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熱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大要求。新課程標準的數學教材體現了生活化與多元化,課堂與生活的緊密結合,能夠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解題思想,進而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參與到數學問題的研究和討論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形成與發展更深刻的了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深知識點的記憶,提高生數學學習效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參與數學探究活動能夠更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提升自身數學學習能力。而且在數學問題的探究過程之中,還能夠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全面理解整個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思維更深刻,認識更全面。對于數學的學習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每一個新的知識點就是一個新的問題。是講數學學習中的定理、公式推導過程的安排到學生的探究活動材料之中,是學生自身去探究這些定理、公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此來總結一般的規律和方法,體會數學學習中更豐富的樂趣。因為學生畢竟知識能力有限,數學的探究活動中難免會出現差錯或認識不足,但是這些多走的彎路也能成為學生日后的經驗,以此來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老師,學生出現錯誤時不要嚴厲的指責,而是應該對學生加以鼓勵,允許學生的創新想法和與眾不同的意見,保護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積極性。
當前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挑戰,從教學的實施方法、教學內容到教學的理念都要進行改革。在此基礎上對于數學教學的改革,需要加強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中,主動地參與學習,多方面共同努力來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
[1]黃金光.新課程理念下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2014,(06):55.
[2]閆李錚,李三平.中學數學教學中高等數學的應用現狀及原因淺析[J].科教導刊,2014,(03):14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