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靖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三中學)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
◆孟憲靖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三中學)
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種化學現象,但在過于由于我國受制于傳統化學課堂教學的影響,使得課堂教學中并沒有涉及如何將理論知識結合與生活中各種化學現象的聯系,所以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生活進行息息相關的聯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化學教學的效果,同時也阻礙了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為此,將重點根據當前初中生學習化學的情況以及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現狀,提出有效把初中化學課堂的學習與生活進行緊密聯系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更好的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學習的有趣性。
初中 化學課堂 教學生活化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實踐的過程中,也相應的對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來促進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構建更加整體和靈活的知識網,培養學生通過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具備一定的實際化學應用能力,將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進行結合,予以實際運用。所以,作為教學者,要重視化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化的聯系,把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進行有機整合,來培養學生化學知識的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能力。
化學知識的學習,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很多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日常生活現象都是可以通過化學知識的學習來進行解釋的。而過去教學者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化學理論知識的灌輸式學習,而沒有把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眾多化學現象進行聯系,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科產生了厭學情緒,沒有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逐漸就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也就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所以為了改善這種教學問題,必須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化學課堂中感受到化學的有趣性,把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活實例引入課堂,從而把理論知識與實際化學運用的現象進行結合,讓學生鞏固化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是培養了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知識的思維習慣,并感受和認識到化學的趣味性。例如,學生在家看到的水壺上的水垢,為何利用醋即可將其除掉;還有一些鐵制品在時間長了之后會生銹,那么這種銹是如何產生的,該怎么避免這種鐵銹的產生;又如,家里剛挖出來的地瓜吃起來為什么沒有放置一段時間后再吃那么甜,其原因何在?這些問題和現象都是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實例,都能夠通過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來進行解答,如果老師把這些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思考并逐漸學習和認識到這些現象都是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從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習對化學的認識,并感受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者通過形象、生動的比方來把課本中相對抽象的化學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讓其能夠被學生更加容易被理解,同時更加具體。在教材中有一個拓寬視野的部分中對原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進行介紹的過程中,內容相對抽象,很多學生對其中的說法“電子在離核較近的區域運動”是什么意思并不理解,或者是什么樣的電子離核較遠的區域運動這種問題,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困擾和不理解,對此教學者為了讓這部分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化,把內容具體化,通過把電子比方成學生個體,原子核就是學生所在的教室,在課后一部分學生因為活潑好動的狀態就好比能量較大的電子,會跑到室外進行自由活動,而對于另外一部分不喜歡室外活動的學生就會在教師附近走動而已。通過這些比方,讓學生理解核外電子的分層運動排布的道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在這些日常生產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就有很多是與化學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作為教學者,在平時除了課堂教學以外,還要引導學生對這些日常生產生活中的事情進行關注,并善于通過這些事情的發生于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聯系和思考分析,并提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當前比較嚴重的各種空氣污染霧霾的出現,工廠排污水的水污染,還有一些化工廠發生爆炸等安全事故,這些都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這些事情進行具體了解,并鼓勵學生從化學的角度來對發生的原因進行剖析和思考,并提出可以有效解決的措施和辦法,并與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分享,教學者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補充和解釋,對于在過程中有出現錯誤的學生,老師要予以指正,并鼓勵學生這種主動參與思考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與教師之間的良好互動,促進學生化學理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
綜上所述,化學的學習,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學習,因此作為教學者,要倡導并積極開展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性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意識到生活中各種化學現象與所學的知識之間的聯系。
[1]潘李洪.生活走向化學化學走向社會——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讀寫算(教研版),2015,(8):74-75.
[2]焦紅梅.新課程下化學教學的生活化途徑[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