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敏
(吉林省公主嶺市果樹農場學校)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蘇玉敏
(吉林省公主嶺市果樹農場學校)
在初中階段,做好古詩詞教學,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古詩詞,能夠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提高欣賞古詩詞的能力。通過古詩詞教學,能夠凈化學生心靈,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精神品味,體會古詩詞反映出來的情感美、自然美和語言美。探討了如何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初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有效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精髓,它具有語言優美、旋律押韻、想象豐富、情感真摯等特點,因而能夠千古流傳,膾炙人口。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一定量的古詩詞能夠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并為寫作積累一定的優秀素材。但是,古詩詞產生的年代較為久遠,而學生又缺少足夠的生活經驗和閱歷,在理解古詩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如何采取恰當的教學措施,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有效性,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的問題。
1.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古詩詞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以想象力為核心,因而對于詩人來說,豐富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也能看到,優秀的古詩詞作品同樣具備深刻并且豐富的想象,學生閱讀優秀的古詩詞,能夠發展自己的想象思維,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
2.初步形成世界觀和人生觀
在初中時期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因此初中階段是決定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古詩詞濃縮了人生和社會,因此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很好的引導幫助作用。例如,在杜甫的詩詞中表達了他對國家興亡的感嘆;李白的詩詞中則體現出浪漫的情懷。元曲精彩通俗,宋詞細致婉約,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受到當時作者所在的社會環境和經歷的社會生活,這對于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很大幫助。
3.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語言包括兩類,一類是日常生活所用的語言,即我們溝通交流所用的語言;一類是藝術語言,如詩歌語言,音樂語言和舞蹈語言等。初中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教會學生理解漢語并正確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習語言重點不是學習大量的術語和名詞,而是學習遣詞造句和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情感態度的方法,提高表達的連貫性和規范性。古詩詞是一門語言藝術,也是最為精煉的語言,具有樸素自然、恣肆放縱、優美婉麗等特點,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就體現出古詩詞的這些特點。學生誦讀優秀的古詩詞,并恰當的鑒賞和模仿,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1.忽視了古詩詞的賞析誦讀
初中語文教學是為中考服務的,而很多初中語文教學對于古詩詞教學就是要求學生朗讀和默寫,盡量保證學生在答題時較低的錯誤率,這體現出鮮明的功利性,可以說學習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古詩詞情感體驗。機械式的朗讀和默寫,影響了學生欣賞古詩詞所體現的意境和情感,教師對于古詩詞的賞析不夠重視,基本上都是一帶而過,教師認為這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因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真正的古詩詞教學則是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和把握古詩詞意境的能力,達到揣摩出題人心思的目的,才能切實提高語文成績。
2.重內容輕感悟
一些教師認為,古詩詞教學應和其他科目一樣有固定的模式,每篇古詩詞都應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詩人概況、詩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表達思想情感的方法等,雖然了解這些對于學習古詩詞有一定幫助,但是古詩詞的價值并不僅僅如此,因此古詩詞教學并不能局限于這些方面。如果古詩詞教學太過理性化,將會嚴重影響古詩詞的韻味,學生難以體會到古詩詞中的美。
1.重視古詩詞誦讀
古詩詞誦讀是多個器官協調運動的過程,在誦讀中學生還能夠反復揣摩,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學好古詩詞,名學生要引吭朗誦古詩詞,體會古詩詞的情感和意境美,如教師為學生誦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通過音調的轉換表達出李煜亡國的凄苦之情。又如,在誦讀辛棄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時,體現出的是另一種情境:“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體現出作者的慷慨悲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在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學生還能逐步體會到古詩詞的情感和意境美,古詩詞有相對嚴格的押韻,在格律詩中體現的尤其明顯。例如,晏殊的《浣溪沙》,這首詞寫出了作者游園時的惜春懷人的情感,有一種淡淡的孤寂和哀愁,學生誦讀完上片或者下片之后很難體會出作者惜春懷人和孤寂的情感,主要是學生沒有重視古詩詞的韻律節奏。
2.領會古詩詞的美感
初中語文教師應運用語言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通過“咬文嚼字”體會古詩詞的美感,如王維的《鳥鳴澗》中有“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雖然前半句只有五個字卻描述出一副夜景:月亮從山邊出現,幽谷中灑滿了如水的月光,夜色驚動了巢中的鳥雀。其中的“驚”字能夠激發我們豐富的聯想,我們既可以認為月光太亮驚動了鳥雀,也可以認為月光的突然出現驚動了鳥雀,我們還可以發散思維,認為月光讓鳥雀看到了白天看不到的優美景色,才讓鳥雀感到“驚”。
教師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優美的西湖景色,學生賞析古詩詞后再自己畫一幅,感受西湖優美的湖光山色,對于學習古詩文有很大幫助。
古詩詞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初中生學習古詩詞,有助于培養審美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領會古詩詞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主動性。
[1]謝麗華.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學語文,2015,(05):66.
[2]余西德.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5,(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