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旭
(沈陽體育學院)
高校學生品行量化模塊化構建研究
◆楊 旭
(沈陽體育學院)
為了使學生不虛度大學光陰,養成終生受益的行為習慣,繼續貫徹和落實學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十分必要。一日生活制度的實行,正如海中扁舟,需要不斷調整方向,才能順利到達終點。通過探討大學生日常行為的模塊構成及相互作用,構建學生行為品行量化的系統,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和及時規制,從而將大學生活的注意力集中到學業和校園主流生活中,避免大學生不良生活習慣形成,以此培育合格的社會人。
一日生活制度 運動訓練專業 品行量化
本文基于一日生活制度,將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內容,以系統理論為支撐,構建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品行量化體系,通過量化考核和評定,幫助學生在大學四年中養成良好行為作息習慣。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遼寧省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品行量化考核情況。
2.1開展現狀
按照早操、內務衛生、上課、晚就寢、參加活動、違紀行為、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學生在年級整體表現八方面對遼寧省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品行量化考核內容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沈陽體育學院并沒有將違紀行為、班級表現、年級表現計入量化考核范圍,遼寧師范大學則沒有班級表現和年級表現,遼寧科技學院則沒有早操和年級表現一項。在對遼寧省高校運動訓練專業主觀評價方式的調查中,發現各高校評價的方式各高校差異較大,沈陽體育學院沒有主觀評價,其他五所高校都有如輔導員評分、學生干部評分、班級學生互相評分的主觀評分情況出現,不過主觀評價的方式各高校不盡相同。沈陽師范大學和沈陽體育學院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都進行統計,形成了日通報、周通報、月通報,而其他高校通常每周或每月進行統計,形成周或月通報;除大連大學外,其他高校都選擇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相結合的儲存方式;一般選擇WORD或EXCEL之一進行匯總統計,沈陽體育學院則同時使用這兩種軟件進行統計。統計同時,各高校結合天、周、月通報進行相應公示。學生在每學年的學習結束后,各高校著手進行評先評優的工作之中。當然,這過程中少不了加入學生品行量化的分值。從品行量化成績在評優評先總成績中所占比例來看,各高校并不相同,就比例而言,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大連大學將該比例鎖定在5%~10%,沈陽體育學院為11%~15%,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為15%~20%,遼寧師范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品行量化分數,其比例高達20%以上。
2.2存在問題
本文就目前學生量化考核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第一,在量化過程中,應避免出現主觀評價,如輔導員對學生行為的主觀打分。第二,各高校對于品行量化考核規則的制定方面也沒有較為統一的標準。第三,目前學生品行量化的統計的時效性和完整性并不強,大部分院校沒有形成日、周、月、學期通報與統計的完善機制。
3.1模塊構建
本文將學生品行量化體系分為以下幾個模塊:學生主體行為模塊,條例規制模塊,違規監察和違規信息記錄、儲存模塊,反饋處理模塊四部分。
3.2系統運行
3.2.1系統運行機制的構建
學生品行量化這一體系由三個模塊構成,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下圖構建出了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品行量化體系運行的機制,具體如下:

3.2.2條例規制模塊的運行
條例規制模塊包括對學生品行量化各個方面的規范,如品行量化考核的依據、日常行為預警、品行量化中學生行為檢查、信息記錄、儲存等,這些都需要有規范化的操作。本文將在其他兩個模塊的運行中對條例規制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3.2.3學生主體行為模塊的運行
在這一運行機制的指導下,本文再次對六所高校的文件進行了深入閱讀,發現各高校對學生早操、上課、晚就寢都有比較詳細的要求。對于早操、上課、晚就寢三個方面,可以再次進行細,分具體為:早操、上課細化為曠課/操,晚就寢從曠寢、晚歸、逃寢。以沈陽體育為例,按照該校規章制度相關要求,學生曠課達到16學時可以給予警告處分,在將早操和應參加的活動視作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則學生每曠一次課、未出席一次早操或者未參加一次要求參加的活動可扣除行為量化1分,扣滿16分,則可以給予該省警告處分。逃寢1次或曠寢3次,達到警告處分的觸發臨界,則可以扣除16分。扣分進行累加,扣分越多,處分依次升級。至于內務衛生方面,各高校并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但就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而言,內務衛生可以視各高校實際情況進行加減分。當然,如果學生內務衛生取得優秀,可以進行加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加分項不能抵減既定的減分結果或減分事實,加減分最終核定的總分,應當作為學生品行量化成績計入學年總成績,依此進行學生獎助學金的評定和學生各類評優評先的依據。
3.2.4行為檢查和信息記錄、儲存模塊的運行
由于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基數大,統計結果任務量比較重,因此為了避免出現工作量過大的問題,一方面,采取日、周、月、學期通報的形式,“匯小溪為大河”;另一方面,應該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每日登記,隨時可以匯總統計。
從第一方面看,日、周、月、學期通報應以電字文檔為主,紙質文檔為輔。在每天早操、內務衛生、上課、晚就寢幾方面的檢查結束后,每日將結果匯總到相關人員處,相關人員對詳細結果進行統計,并形成每日的通報。在這一過程中,紙質的文檔必不可少,而且作為重要的支撐材料,作為存根材料使用。存儲時應有專門人員負責,一般為輔導員進行總體的監督和保存,而學生干部在工作時只能從辦公室借出相關文件進行新一天的統計工作,但不能對以前的數據結果進行更改。所以,方便起見,這就需要形成每日的電子檔文件。
通過對一日生活制度的拆解,在每日日通報基礎上,利用EXCEL軟件,對數據信息進行登記和統計。EXCEL文件的具體屬性包括學生的學號、姓名、寢室號、每天學生主體模塊各部分的得分情況、分數匯總這幾部分,一般情況下,以月為單位,每月一次統計,形成月通報。在各月通報基礎上,進行學年的量化成績匯總。學年量化表屬性主要包括:學號、姓名、各月量化分數、分數匯總這幾部分。如此,匯總出學年量化考核成績,以為評優評先之用。
3.2.5反饋處理模塊的運行
結合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系實際,對學生日常行為的預警及告知進行闡述。大學生日常行為預警及告知的范圍是早操、衛生、上課、晚就寢四方面內容,一旦四個方面中單項次數或累計次數達到觸發預警及告知的零界條件,學校就可以結合校規校紀做出相應反應,啟動對應的預警及告知體制,以此及時將學生在校情況通告學生本人、家長,避免達到處分的臨界,造成不利后果。學生出現違紀情況,先由輔導員、班導師與其談話,找出問題所在,結合學生實際,對其行為進行引導。如果談話后并不見成效,便予以不同級別的預警及告知,直至根據相關條例進行處理。每學期的量化成績,只在學年末作為評優評先的累加數據,并不計入下一學期,下學期開始學生量化分從零分記起。而對于已經獲得處分的學生而言,在新的學期一旦碰觸各級處分的高壓線,則在原處分基礎上,提升一級處分,直至開除學籍。
本文著眼于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通過更加接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角度,立足于一日生活制度,規制學生日常行為。因此,設計并構建大學生日常生活行為模塊,在學習之外,完整體現出大學生的在校情況。而結合大學生日常行為模塊的量化處理,在學生即將達到處分臨界時給予分級預警,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收斂自我行為,從而養成良好地學習、生活習慣,對學生步入社會獲得成功提供了更為充盈的砝碼。
[1]黃幼川.論高校學分制教學管理的改革[J].中國地質教育,2005,(02):79-82.
[2]鄭秀水.建立預警機制促進學校發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8).
[3]史純協.行政處罰法釋義[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
[4]虞麗娟.論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大學本科教育質量保證體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