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梅
(深圳市紅嶺中學)
利用信息技術,啟迪學生數學創新意識
◆韓冬梅
(深圳市紅嶺中學)
中學數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現代教學信息技術引入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的功能去認識和理解事物,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形成,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信息技術 數學教育 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
中學數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中學數學教育要把開展教育創新,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擺在主要位置。培養創新能力需要手段和方法,而現代信息技術集動畫、圖像、文字于一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觀察圖像、數據、位置的變化,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師生之間知識信息容易相互交流。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本質是教學方法的變革。用信息技術替代教師的部分授遞功能,如通過課件演示強化教學重點或幫助學生突破一些教學難點等,信息技術的本質就是教具,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工具,把做好的課件給學生作為自學的輔助工具。例如,幾何畫板,由于支持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得到了數學教師和物理教師們的喜愛。這些交流軟件和學習軟件的參與引起了課堂教學的一些變化,學生學習的被動狀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質,就是用信息技術支持課堂教學方法的根本性變革,使“教”與“學”趨于一致。
數學創新能力目標可以分為3個層次,一是相對于自己而言的創新;二是相對于同班或同年齡組而言創新;三是相對于整個社會而言的創新。由于中學生心身發展和各方面的知識、能力及其他條件的限制,對于中學生創新教育的目標應以第一層次的創新為核心,以第二層次的創新為追求目標。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學生通過觀察更清晰地理解這類題的內在本質,更迅速地歸納、發現、掌握解題的規律,使他們在一種自信、成功的體驗中發展創新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認識活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是人類認識過程要遵循的一般規律。現代教學信息技術引用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的功能去認識和理解事物,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形成,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同時教育手段的改變,教師只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創新適宜的教學環境,調用現代教學信息技術,才能讓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點的發生——形成過程。數學中公理、定理、性質都是前人的精辟闡述,以嚴謹著稱。中學生學習往往被動接受,容易造成他們思維凝固,只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才有強烈的創新愿望和創新動力。
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意識。創新意識是人的一種潛能,獨特的本能,只要具備適當的條件和環境,這種本能就有可能顯現出來。教師要通過一系列問題,激活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問題”是創新思維的載體,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要有曲折性、懸念性、趣味性,“問題”又要有探索性、開放性、啟發性,對學生具有挑戰性和誘惑力。大膽、異想天開地思考問題,才有創造力,創造性“發現”。教師應鼓勵學生猜想、歸納、提供操作指導、思路。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把教材中習題改編成學生探索的問題,通過多媒體演示,喚起學生解決的欲望,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興趣。許多現實的、取材于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成為學生探索“問題”素材。讓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操作現代教育媒體技術引用正在逐漸改變人們對數學教學的看法,從某種角度上說,數學也是一門實驗課。數學實驗是一種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經;數學實驗有助于革新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往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多以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猜想,進而由教師利用計算機演示,對同學們的猜想加以驗證的方式為主。數學實驗則彌補了這一不足,真正使數學教學活動從以學生看教師表演的方式轉變為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演給大家看、講給大家聽的方式,真正使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人,使學生有機會表現自我,也使數學教學走向了真正的意義上的以人為本、張揚個性的層面,而且為學生獲取信息、處理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和新方法。
要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成為現實,就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知識分類技術。從這個意義來說,制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關鍵因素不是教師的計算機技術,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專業知識。總之,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說是“相互輔助”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隨著計算機日益走入人們的生活,社會對人的數學素養的要求已經從依靠紙筆運算轉換到有效地、恰當地使用技術,能幫助學生數學地深入思考問題、簡化概括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以及在幾何與代數、代數與統計和真實問題情景與相關數學模型之間建立聯系的能力。數學教育應安排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和理解更本質的方面,學會提出問題和抽象概括,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數學,應用數學。我堅信,只要我們大家共同為之去努力、去開發、去研究,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