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燕
(川北醫學院)
基于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創新
◆胡小燕
(川北醫學院)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物質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大學生在感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和生活變化的同時,對終身體育教育的認識仍然不足。大學應從體育教學實踐著手,不斷加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深層理解,通過結合社會、學校、教師等多方面資源,為高校學生終身體育教育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終身教育 大學體育教學 創新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大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價值觀發展的關鍵時期,高校體育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運動素質也尤其重視。從建國初期,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就沿用前蘇聯教育模式,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對高校體育具有了全新的認識,并將終身教育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對高校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對高校體育建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學生對終身體育教育的認識不足
在校大學生的年齡階段大致在18~23歲之間,此時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趨向成人化發展,也是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最佳時期。另外,大學階段學生的身體機能各方面均處于良好時期,有利于掌握運動機能和發展身體素質,為終身體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保證。結合當前的高校體育鍛煉的現狀看來,整體出現了學生體育鍛煉頻率明顯下降的趨勢,相比于男生鍛煉的積極性,女學生的積極性明顯較低,一些學生純粹是為了應付體能測試,部分學生更愿意將時間用在購物、玩游戲、社團活動等方面,而非進行體育鍛煉,這種現象也加大了終身體育活動的推行難度。
(二)教師對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的重視不夠
終身教育理念出現并在校園推廣,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但其在后來并未實現終身體育運動的良好開展,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較大的關系,因為教師是學校體育運動的組織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終身體育理念的理解和傳播,從而形成對終身體育理念影響,同時基于存在體育教師責任心不足的現狀,難以更進一步融合實施終身體育,而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也受到了體育教學學科建設落后的影響,無法促使終身體育教育與教師教學模式的高效對接。
(一)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
1.激發學生參與終身體育運動的興趣
培養大學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事情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積極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因此學校要加強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體育、走進體育。
在學生上的體育課上,體育老師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比如,在練習高抬腿這項運動中,反復不斷地讓學生高抬腿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身心勞累。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采用“面對面報數高抬腿”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高抬腿活動的參與興趣。這樣不僅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也不至于不停的鍛煉,讓學生感到崩潰,通過相互監督對方,以“小老師”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激發他們的熱情,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2.豐富體育課的形式和內容
體育課的組織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們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教師們的這些方法和模式不能總是一成不變亦或者死板硬套,如每節體育課體育慢跑完之后,總是要求學生做健身操,這樣永久不變的體育教育模式,只會讓學生感到反感、無趣,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采用豐富多彩的教課形式,比如,經常進行籃球賽、排球賽、體育游戲、太極拳、體育舞蹈等多種體育教學形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老師就是學生們的榜樣,教師在平時生活中的時候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把自己當做表率,這樣一來能夠時時刻刻的提醒著自己。因此,教師在教學體育運動中,應該用優美的姿態,做示范,讓學生也有躍躍一試的感覺,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二)運動能力的養成
1.重視學生體育活動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學生體育教育,希望能夠長遠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生在校期間參與體育運動可能受到課程安排的影響,學生幾乎是很少進行體育鍛煉。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無論何時都應該也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甚至畢業以后也不能忽視這樣運動。大學作為學校和社會終身教育的載體,更應該致力于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的進程中。
2.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教育的意識
首先,大學必須轉變以技術教學的思想,應做到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總的教學目標。其次,要全面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在體育課上,教師要不斷的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啟發引導學生正視終身體育教育。在學校校園內,應該創造良好的體育校園環境,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老師也應該培養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自我鍛煉意識,從而能夠為今后學生自覺獨立鍛煉打基礎。
終身體育教育在大學的體育教學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終身體育意識能夠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也為其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綜上,從我國大學終身體育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進一步闡述了大學進行終身體育教育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1]陳琦.從終身體育思想審視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D].北京體育大學,2002.
[2]扶健華,劉明,劉昕.論終身體育思想的學校體育教育及其目標[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7,(06).
[3]王則珊.把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需考慮的幾個問題[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03).
[4]張雪蓉.蔡元培的世界觀教育思想及其現實啟示[J].寧波大學學報,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