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晶
(吉林醫藥學院教務處)
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的若干問題及解決措施研究
◆康 晶
(吉林醫藥學院教務處)
國內的全科醫學起步較晚,發展緩慢。從我國全科醫學發展的現狀出發,分析、探討了全科醫學教育存在著若干問題,并為提升全科醫學教育水平,培養優秀全科醫生提出科學的解決措施。
全科醫學教育 問題 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物質生活質量得到大大改善,當人們幸福指數上升的同時,身體的平均素質卻開始下降,尤其是這些年環境的惡化,空氣、水質量的下降,給人們的帶來許多慢性疾病。如今各城市的醫院,始終是人山人海,為了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國家也加大力度培養臨床醫學人才。近些年來,各種專科醫生的培養進度較快,加上政府對醫學院的投資,每年醫科大學都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在醫學教育中,全科醫學的教育工作始終比較滯后。在許多人意識中,根本不清楚全科醫生,但是目前的國內的醫療現狀,全科醫生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特別是在鄉鎮、農村等地方,大型醫院比較少,醫療設備不完善,更需要有充足的全科醫生,才能滿足老百姓看病的需求。
目前,我國全科醫學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包括全科醫學教師師資力量不過關,全科醫學教育的硬件設施問題,以及全科醫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等。本課題重點探討了以上問題,并根據現在國家醫學教育的情況,為提升全科醫學教育水平提出科學的解決措施。本課題進一步豐富了全科醫學教育的相關理論,同時為現代全科醫生的培養以及專科醫生的培養提供參考價值。
1.全科醫學教育設備不夠先進
醫學人才的培養,要側重臨床技能的教學。雖然國家在各種政策規定中強化了臨床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辦學中,由于醫學設備的不夠先進,在培養全科醫生時,始終遇到了不少的困境。例如廣東省內,有好幾所醫科大學,但是除了中山大學及南方醫科大學的全科醫學設備比較先進之外,其他醫科大學的教學設備比較普通,部分高校的全科醫學設備十分落后。例如廣東韶關某學院,據該校的醫學生反饋,全科醫學的硬件設施不夠完善,實訓技能地比較緊張,無法滿足上千名的醫學生實踐使用。在上實踐課程的時候,學生甚至連聽診、心臟積壓、人工呼吸等基本實操都要排隊很久才能進行實踐。
2.全科醫學師資力量薄弱
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其惑也。”教師是培養人才的最重要力量,醫學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同時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目前,國內全科醫學專家較少,而且大部分醫學專家都去做科研或者項目,真正愿意留在醫學一線教學的大師不多,一些醫科大學的全科醫學甚至采用大班教學,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其次全科醫學教師,主要是國內醫科大學畢業,國外名校醫學畢業的教師較少,對于全科醫學復合型、國際性人才的培養也是非常不利的。
3.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
如今國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比較單一,大部分院校都是采用“4+1”模式,也就是前面四年都是在大學里面接受理論知識的強化,學生只有在第五年的時候才能進入臨床實習。很多學生反饋,前面四年在學校的時間太長了,真正實踐的周期較短,馬上面臨畢業了發現自身的臨床技能非常薄弱,感覺成為一名醫生力不從心。另外,從校內的教學來看,很多醫科大學的全科醫學臨床實踐課程較少,依然是以理論課程為主。目前,醫學培養人才方面,容易忽視了醫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以及醫生溝通能力的提升。
1.改善全科醫學硬件設備
要提升全科醫學教育水平,就要先改善全科醫學硬件。例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很多年前就引進了高科技教學設備,近幾年教學設備進一步得到改善,據該校的醫學生反映如今的臨床實踐設備有脈搏、能眨眼、會喊疼的高級模擬人,會哇哇大哭的“嬰兒”,戴上耳機、操作鼠標即可對電腦里的“病人”進行問診、治療、開藥。另外,有條件的醫學院,可以建立自己是實踐基地,這樣學生就不用等到實習才能到醫院實踐。例如,深圳某高校在2015年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以臨床教學和實踐技能培訓為重點,是一個集教學、示教、操作、考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培訓基地。
2.加強全科醫學師資隊伍的建設
提升全科醫學教育水平,最關鍵的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醫科大學可以采用“名師進本科課堂”的模式,引導與鼓勵部分全科醫學教授從事本科教學工作,甚至安排名師擔任醫學生班主任,例如廣州醫科大學開設了“鐘南山班”,直接讓鐘南山學生班主任,與學生有親密的接觸與溝通。另外一方面,在全科臨床實踐技能教學中,可以聘請一些大醫院的著名醫生進行教學,保證教學質量。例如廣東中山大學臨床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該校各大附屬醫院的醫生,他們能夠給學生帶來一線的臨床實踐經驗,有助于培養優秀的全科醫生。
強化醫學師資隊伍建設,重視教師的培訓與考核。從培訓角度看,可以聘請國外著名醫學專家給在職教師進行培養,進一步提升醫學教師的案例分析能力、臨床實操能力以及教學水平。加強對理論教師的實操知識的培訓,組織教師到醫院、研究所等進行臨床實踐的學習,為提升實訓教學水平奠定基礎。有條件的醫學院可以組織教師到國外醫學院進行學習,親身體驗國外醫學發展的速度,并且體驗國外一流的醫學教學設備,較強國內醫學教師與國外醫學教師的交流,虛心學習對方的教學經驗。
3.完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優秀全科醫生,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醫學院要進一步規范本校全科醫學的課程,增加實訓技能課程,為提升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提供平臺。其次,醫學院還可以采用“校院合作”的方式,盡量讓學生在大二、大三的時候就到醫院實踐,讓學生提前熟悉醫院的管理流程,提前學習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等。最后,高校要加強對外交流,組織部分全科醫學生到國外交流,開闊視野等。在人才培養中,不僅要重視全科醫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同時要重視他們職業道德的提升。醫學院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具備醫學實踐技能比賽,鼓勵學生在比賽中提升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醫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4.加強對全科醫學教學的評價
導致國內全科醫學的發展比較緩慢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科醫學教學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要進一步提升全科醫學教學的水平,就要加強對醫學教學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實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主體不僅由教學管理部門組成,還應該校外醫學專家、學生進行多方的評價,教學評價要重視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的建議反復改進課程,為學生營造一節有價值的課程。其次,教學評價,不僅要終結性評價,還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尤其是全科醫學課堂中氛圍、紀律以及學生的課堂反應等,對全科醫學課程進行全面的評價。最終,在教學評價中,還要重點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教風以及師德方面,對于師德存在的教師要給以嚴重警告,甚至清除在教師隊伍之外。
總地來說,我國的全科醫學教育存在著硬件設備不夠先進,師資力量薄弱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問題。要提升全科醫學教育水平,就要改善全科醫療設備,引進優秀的全科教學人才以及完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1]丁紅楓.吉林省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7.
[2]姚師洵.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基層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實踐研究[D].南昌大學,2014.
[3]蕭婷.五年制全科軍醫“3+2”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第四軍醫大學,2012.
[4]李丹,秦雪元,許鑫.全科醫學教育模式分析[J].快樂閱讀,201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