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穎
(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農村留守學前兒童的教育問題及解決措施
◆潘新穎
(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學前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然而就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學前教育并沒有得到國家的重視,導致其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而與城市相比,農村留守兒童的學前問題更為嚴重。列舉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存在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措施。
學前兒童 教育問題 解決措施
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農村建設,并對農業結構進行科學的調整,同時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導致大量農民涌入城市,然而由于一些外界因素,如戶籍政策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農村兒童無法與父母一起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生活,只能留在農村中與爺爺奶奶在一起,這就形成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
1.政府經費投入不足,幼教機構匱乏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兒童總數中,其中有6102.55萬兒童為留守兒童,占全國兒童總數的21.88%,占農村兒童總數37.7%。在留守兒童比例不斷增長的同時,其中學齡前兒童(0~5歲)的數量也在逐年遞增,目前已達到了2342萬人,與2005年相比其增長了757萬人,占農村總人數的38.37%。這些數字的變化都在表明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年齡結構出現了一定的變化。隨著我國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的不斷增加,為了滿足學齡前兒童教育的需求,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村學齡前教育的建設力度。然而就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學齡前留守兒童教育的情況來看,其發展前景并不樂觀。這種情況下,造成我國農村幼兒園數量少的現狀,無法滿足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需求,甚至在部分偏遠地區都沒有設立幼兒園。此外,由于政府不重視,經費短缺等問題導致我國農村幼兒園大多數為私立式或者家庭作坊式的幼兒園,其設施簡陋,遠遠滿足不了農村的學前教育,同時其教育效率低下。
2.教師專業水平低,教養功能難以發揮
在農村,兒童學前教育建設發展緩慢,且工作環境差,甚至部分幼兒教師沒有編制。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選擇留在城市工作。因此,從整體上來看,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幼兒教師水平整體低下,無法達到留守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的相關標準。其主要表現為:缺乏專業知識和訓練的幼兒教師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缺乏理解,同時由于專業知識的缺失,導致這些教育工作者無法通過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們正確成長,無法滿足留守兒童特殊的心理需求,無法給予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3.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留守兒童易出現心理問題
學齡前兒童的年齡介于3~6歲之間,這個時期正是兒童心理發展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父母在其自我意識萌發且不斷成形和發展的過程中,給予更多的保護和關愛,讓其能夠健康成長。但是由于留守兒童無法與父母長期相處在一起,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引導較少,導致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時由于長期缺乏父愛和母愛,留守兒童對于家庭的觀念淡薄,家庭歸屬感較弱,對兒童心理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此外,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由于爺爺奶奶代為照顧,因此導致孩子從小生活在祖輩的溺愛中,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兒童心理的發展形成沖突,導致兒童心理的發展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引發心理問題,常見的表現為性格內向,自卑、封閉等情況。
1.擴大學前教育投入,增加幼兒園數量
學前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政府應當將其劃入新農村建設體系中,為了滿足學前教育的需求政府應當給予政策以及資金上的支持,加大建設幼兒園的力度,并積極鼓勵留守兒童上幼兒園,提高就讀率,從根本上推動農村學齡前教育的發展。對于經濟發展情況不同的地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經濟發展的地區,應當通過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基金的方式,從中提取一部分資金用到建立幼兒園并完善其基礎設施的用途中,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幼兒園的環境。而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政府應當起到帶頭作用,積極提倡企業、個人參與到幼兒園建設中,在農民中進行相關宣傳,鼓勵經濟條件好,文化水平較高的農民創辦幼兒園,政府予以一定的優惠,并為其建設幼兒園提供有效的指導,有條件可以對其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水平。
2.立足農村實際,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
師資力量不足,教育水平低下最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最突出的問題,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有效提高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水平,促進我國農村教育的發展。從目前農村幼兒教師發展情況來看,想要解決該問題,首先政府要起到帶頭作用,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大對幼兒園的建設力度,完善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優化工作環境,提供高薪從而吸引學前專業畢業的學生來到農村工作;其次是定向培養學前教育的專業人才。農村政府可以通過與學生簽訂定向培養的合同的方式,培養相關人才,承擔起學期費用,從而提高學生回到農村任教的積極性;再者,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全面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政府應當根據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為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統有效的培訓,一方面,要幫助幼兒教師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提高其教育水準,還要幫助其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深入、全面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滿足其特殊的心理需求,為留守兒童的成長提供有利的條件。另一方面,對其進行實踐培訓,讓其更有效的掌握幼兒成長以及學習的特點,增加幼兒教師的實踐能力。最后,提倡幼兒教師的“雙向流動”。所謂的“雙向流動”就是城市與農村幼兒園應當加強溝通,實現共同發展。城市幼兒園應當實行“送教下鄉”的方式,將優秀的教師指派到農村任教半年或者一年,在其影響下,提高農村幼兒教育水平,為農村教師的成長提供機會。而農村幼兒園應當通過指派優秀教師到城市幼兒園中學習的方式,讓幼兒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經驗,并將其應用于實踐中,從根本上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3.強化家庭教育功能,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由于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必然的。但是家庭教育作為兒童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部分,應當想方設法恢復或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可以通過利用電視、網絡等方式宣傳正確的教育留守兒童的方法,讓被委托監護人能夠懂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其次,政府應當對外出打工者進行相關監護責任的灌輸和宣傳,讓其深入認識到自身承擔的監護責任,讓其與留守兒童保持良好的溝通,從而增進兩者之間的感情。最后,政府可以通過舉辦“家長講座”等方式,讓更多的被委托監護人深入了解留守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們健康地成長。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不斷地增長,農村經濟條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進一步改善了我國農民生活條件。然而,隨著我國進城務工農民數量不斷的增長,留守兒童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因此,留守兒童學齡前教育問題越發突出。如何有效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問題,是目前我國農村教育中一大問題,政府需要高度重視,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農村學前教育問題加以改善,加大幼兒園的建設力度,進而滿足農村學前教育需求,促進當地學前教育的發展。
[1]郭世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解決途徑[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7):175-176.
[2]冀秋陽.淺析我國農村學前教育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教育科學,2014,(12):36-37.
[3]王紅.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1):10-11.
[4]殷黃丹.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解決方案[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