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爽
(吉林省遼源市特殊教育學校)
游戲教學用于培智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究
◆劉 爽
(吉林省遼源市特殊教育學校)
培智學校的學生由于智力存在障礙,他們的思維通常比較刻板,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普通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往往是即使教師妙語連珠,講得繪聲繪色,也很難收到學生熱烈的反饋,因此,將更能提升智障學生參與興致的游戲融入培智語文教學意義重大。本文首先介紹在培智語文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的必要性,接著探析將游戲教學用于培智語文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注意事項,最后給出關于游戲教學在培智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游戲教學 培智語文 教學實踐
關于游戲對兒童的重要意義,陳鶴琴先生給出這樣的論述:“游戲從教育方面說是兒童的優良教師,他從游戲中認識環境、了解物性、從游戲中強健身體、鍛煉思想、學習做人……游戲是兒童的良師。”由此可見,如果將游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尤其是對培智學校的學生來說,由于智力存在障礙,他們的思維通常比較刻板,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普通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往往是即使教師妙語連珠,講得繪聲繪色,也很難收到學生熱烈的反饋,因此,將更能提升智障學生參與興致的游戲融入培智語文教學意義重大。
培智學校的學生在智力上存在欠缺,理解問題和記憶知識的能力比較低下,也不具有良好的學習思維,上課時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因此,引入趣味性較高的游戲教學非常重要。
第一,培智學校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進行游戲教學的必要性。關于兒童的智力發展,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將其分為4個階段:感覺運動智力階段;前運算智力階段;具體運算智力階段;形式運算智力階段。這是正常的兒童智力發展所經歷的過程,對于培智學校的學生,他們的智力發展也會經歷這樣的過程,但是比正常的發展要慢得多,甚至,就停留在某一個階段了。
一般來說,培智學校的學生的年齡集中在8至16歲之間,由于智力上存在缺陷,他們的智力水平只能達到3至6歲兒童的水平,更有甚者,連3歲兒童的智力水平都達不到。而正常的兒童處于3至6歲這個年齡段,他們的思維與行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沒有直接的刺激和具體的行動,那么就很難進行思考。這一階段的孩子關于事物的概括,通常是比較具體和形象的,往往對具體的事物和比較新鮮的表象有非常明顯的依賴性。因此,比照正常兒童在3至6歲時認知新事物的方式,結合培智學校學生的特點來看,運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帶動智障兒童參與語文課堂的積極性很有必要。
第二,培智學校學生在身心方面的缺陷決定了進行游戲教學的必要性。培智學校的學生由于智力原因,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都比較差,上課時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也并不積極。而就目前培智學校的語文教學現狀來看,普遍施行的還是班級授課的制度,難以實現一對一的教學,因此,要想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就一定要從改善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這就需要教師將可以引起智障學生注意力的游戲與教學內容進行很好地結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培智學校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第三,培智學校語文教學內容決定了進行游戲教學的必要性。普遍來看,目前培智學校運用較為廣泛的語文教學版本是人教版的教材。書本中關于低年級教學的部分,主要的構成為拼音教學、識字教學和短句、短文等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的展示上,比較傾向于圖文并茂的方式,比如,采用看圖學習的模式,來讓學生完成拼音、詞語、句子等的學習。可見,有關弱智學生教學內容的設計也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因此采用游戲教學的模式來開展培智語文的教學有一定的理論根據。
所有教學方式、手段的采用,最終的目的都歸結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在培智語文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也是基于這一出發點,因此,有一定的原則和注意事項需要嚴格執行。
喜歡玩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這對于智障孩子也不例外。但由于智障學生在智力上的缺陷,家長通常比較不放心他們單獨活動,因此,一般而言,智障的學生都比較缺少感性經驗,也就欠缺學習知識的基礎,這對于他們掌握語文新知識是比較不利的。基于這種情況,培智學校語文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游戲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在游戲中加強他們對生活的體驗,也完成對新的知識的學習,可謂一舉兩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智障學生理解能力差,因此在設計游戲的時候,一定要避繁就簡,在游戲前交代清楚所有需要注意的細節,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各個學生的反應,以備下次進行備課時適當加深或者降低所選游戲的難度,和所融入知識的內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語文培智教學的課堂有效性。
第一點,通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游戲,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將游戲教學引入培智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矯治智障學生的不良行為和情緒,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游戲是一項極具趣味性的活動,比較容易建立起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智障學生緊張情緒的產生,促進他們更加積極地學習。比如,在詞語教學中,單純地對詞語進行講解對于智障學生來說是沒有任何學習興趣可言的,緊張的學習氣氛下,還很有可能導致他們出現恐懼心理,甚至有攻擊行為。此時,游戲教學的引入則能很好地避免這一點。教師可以將一個兩字的詞語分別縫制在兩件可愛的衣服上,讓學生穿著,通過“找到我的好伙伴”的游戲,來讓學生完成詞語的學習。需要注意的是,一次參與的同學不宜過多,以6人為宜,教學過程不能過于著急,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考慮,要多鼓勵和幫助他們,讓他們愛上游戲,愛上學習詞語。
第二點,利用游戲創設輕松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盡力營造一個歡樂的課堂學習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在教育領域時常被提及,可見這一理論的實踐性和利用價值之高。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培智語文教師需要做的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教學大綱為抓手,創設更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加自主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比如,在進行圖形認知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動物王國”,將可愛的小動物的家園和小動物的嘴,以及小動物需要吃的食物都做成需要學生進行認知學習的圖形形狀,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賦予學生小動物飼養員的角色,讓他們領養一只小動物,并引導他們去找到與小動物的嘴相同形狀的食物來把小動物喂飽,之后,再指導他們將小動物送回和小動物的嘴和所吃的食物相同形狀的家里。這樣,學生就完成了一次圖形的認知過程,并且在這個小游戲中,學生可以三次接觸到同一種圖形,重復性的接觸可以加深他們對圖形的識記能力,提高學習效果。這樣一個游戲過程,學生都有比較高的參與熱情,并且也促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有效地消除學生對于教師的恐懼感,從而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
總地來說,將游戲教學用于培智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很好地激發智障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集中學習知識的注意力,消除上課時的緊張感,加強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可謂一舉多得,實踐性極高,有必要進行大力推廣。
[1]徐紅宇.淺析培智教育中的語文課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4,(33):163.
[2]朱淑紅.培智教育之我見[J].讀寫算,2014,(26):22.
[3]石培瑾.淺析游戲教學在小學培智教育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5,(01):192.
[4]李樹剛.語文教師如何對殘疾兒童進行培智教育[J].都市家教,2014,(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