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坤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新橋小學)
關于小學語文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張興坤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新橋小學)
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相當關鍵的。合作能力的培養,是指所有能提高學生合作精神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活動。在培養過程中,老師要注重營造好的學習氣氛,學生和老師要平等、和諧。著眼于當前小學語文合作教學的實際特點,并結合相應的教學經驗,將能夠對提升小學生在語文授課環節合作能力水平及落實授課成效的策略予以列舉,以期對今后的教育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實施策略
合作是相互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且要對小組各成員進行分工,制定具體的目標,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任務、促進學習的要求。合作學習的方式起源于西方國家,通過這種方式,改變了以往老師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該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主動的參與學習,通過各組之間互相競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合作進行教學的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學觀念,更具有實踐性,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
合作式教學通常每個小組人員控制在5人左右。因為每個學生的成績、特長、興趣、品行不同,所以在分組之前必須要先摸清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劃分,取長補短,起到互相帶動的效果。合作小組的組長也必須謹慎選擇,一般選擇那些成績好、有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較好、品行端正、尊師愛幼的學生擔任,能給組員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組長在學習討論過程中要積極,并且協調各組員,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安排人員做好記錄,還要對討論進行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舉例說明,小學語文課程中有一篇《雨中》,老師先引導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初步了解,再根據段落劃分對文章個段落進行重點解讀,認識文章中的人物,然后再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每個學生都要積極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根據討論內容進行總結,每組派一名學生匯報,以此增加學習的效果。
合作學習要想達到好的效果,首先,要確定正確的學習目標,在分組前要摸清每個學生的成績、品行、特長、興趣等。以《天凈沙·秋思》的教學為例,老師在確定學習目標時先要了解本班級人員古詩詞背誦水平、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及熱愛程度等;其次,老師與每個學生分別進行討論,從而能知道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看法;最后,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后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該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但不能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
合作學習的操作過程中,老師要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必須是進行輔助。首先,老師要留下充足的時間以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小學生的接受新鮮事物比較慢,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學習和理解。其次,老師要教會學生聽取別人的意見。由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面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引起分歧,這時候,老師要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聽取別人的看法,取長補短,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老師也要與小組成員之間共同學習討論。討論的過程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即使是交流討論也無法解決的,這時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若是難度很大的問題,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方法,引導學生一步步的解決問題。
合作式教學能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愛能更深入地挖掘學生的能力。對合作學習做出正確的、恰當的點評,對于合作學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要制定合理的評價指標,改指標的制定主要是依據學習小組完成學習目標的情況及得出結論的情況,還要將小組是否有進步作為評價指標。當然,通過小組合作后要將自己與以前的成績相比較,班級評價、老師評價、自我評價三者要逐步進行并且充分結合,并根據評價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能使小組之間合作更加團結、密切、和諧,提高每個學生的能力,促進其全方位發展。
老師要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及成員的表現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評出討論過程中表現最好的小組、得到的結論最多的小組,討論過程中最友好的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等,評比過程中個人與小組的表現要結合,以達到好的教學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作為語文教師本身就應當有著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因此在小組將合作結果上報的時候,在對學生的合作表現進行評定的時候,應當注重借助巧妙、精當的語言對學生表現予以評定。比如,對小組進行評定的時候,可以說“奇虎相當”、表現的都十分“完美”等話語,令小組都感受到成員協作及競爭的優勢;而對于個體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對個體表現的可圈可點之處進行評定,但是也應當注意對小學生進行評價,應當以鼓勵及肯定為主,這樣才能令其更有信息投入到新的合作環節。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老師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學生之間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通過合作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對語文教學來說是一場改革豐富了課堂內容,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1]邢國紅.適合小學語文第二學段合作學習的內容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06).
[2]朱友清.小學作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現代閱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