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馮巖松
(海軍航空兵學院)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應用探析
◆李永剛 馮巖松
(海軍航空兵學院)
體育游戲作為體育教學訓練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在體育教學訓練中,合理地融入體育游戲,也是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鍛煉效果的重要手段。
體育游戲 訓練手段 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鍛煉積極性,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也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是增強體育教學效率,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手段。
1.體育游戲是十分有效的熱身方式。開展體育教學訓練,首先應做好準備活動,從而調動機體活力,有效縮短進入運動狀態的時間,使機體進入正式運動時能夠發揮較大的工作效率。采取靈活多樣、富有趣味、競爭的體育游戲,則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激發興趣,提高準備活動的質量。具體地說,準備活動中的體育游戲就是通過有趣或有競爭力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神經系統興奮性,激發學生的鍛練熱情,競爭意識。如跑的準備活動就可以采用蛇形跑、交叉跑、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等方式,或者采取追逐游戲。
2.體育游戲是生動的輔助鍛煉手段。體育游戲的運用,是以各個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為素材,以游戲的娛樂功能作為訓練的輔助手段,將已經掌握的體育運動項目運用體育游戲加以鞏固和提高,將未掌握的運動項目以體育游戲的形式進行激發學習興趣,并打牢基礎。通過經常性的鍛煉,學生的枯燥感會降低,各體育運動項目所需要的供能系統能力就會增強,相應的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等)也會不斷提高,為有效完成運動目的打下良好的基礎。
3.體育游戲是有效的恢復措施。整理放松活動是體育教學訓練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運動訓練結束后會產生較多的乳酸堆積,放松整理活動可以有效地緩解由于運動帶來的肌肉酸痛,償還氧債,加速消除運動時產生的乳酸;加速下肢血液的回流,保持心血管系統的正常機能,減緩頭暈、惡心等不良癥狀,有利于疲勞的消除,是促進體力和精力恢復的積極性方法。在體能訓練結束時,可以安排1~2個輕松、愉快有趣的體育游戲,達到消除疲勞的積極效果。
1.體育游戲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學生將大量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不用身體活動的電子類產品上,加之學習壓力大,車輛的家庭化,都使得學生鍛煉的機會越發減少,不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身體素質下降,身體素質下降后更加抵觸鍛煉,鍛煉積極性也會逐漸下降。如果將體育游戲引入體育教學當中,體育游戲特有的趣味性,就會吸引學生興趣,對抗性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在有趣的體育游戲起到身體的鍛煉效果。
2.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調節不良情緒的有效途徑。不良情緒是指在生活及學習當中產生的壓抑、孤僻、緊張、焦慮等異常心理現象,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很可能會發展成為不可預測的偏激行為。體育鍛煉本身可以對學生的不良情緒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以其趣味性及群體性,可以給不良情緒提供一個宣泄、調節及轉移的作用,從而消除情緒障礙、緩解和治療某些心理障礙。
3.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團隊凝聚力。體育游戲對于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的學生是個很好的鍛煉,可以提高他們的社會協作能力。在體育游戲進行過程中,因為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了共同的目標,使學生在思想與情感上容易產生共鳴,加強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融合度,有利于加強內部的團結,提高凝聚力。
體育游戲雖然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非常有益,但它畢竟占用了學生的許多課上時間,許多教師可能擔心影響到正常的體育教學訓練,對體育游戲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在體育教學訓練中應合理安排體育游戲的時間和時機,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訓練計劃。
1.必須科學地組織實施體育游戲。開展體育游戲,要始終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放在突出位置。注重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要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課程內容來確定游戲內容,使體育游戲真正做到直接面向學生、服務學生;要充分發揮體育游戲特有的功能,無論是組織游戲還是游戲進行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體育育人的功能,不要為游戲而游戲或是游戲過度。
2.體育游戲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強。首先,在體育游戲的選擇上應對應上課內容,起到輔助授課作用;體育游戲應對應學生的年齡層次,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難易適度、內容適合、負荷適中的體育游戲;體育游戲應根據具體的外部條件進行選取,如:天氣、環境、場地、設施等。其次,體育游戲應力求簡單易行,在內容、方法及器械的使用上都不宜太復雜,必要時可進行應時應地的改變,既能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又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3.體育游戲必須具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需要及課程特點有的放矢,不能一味迎合學生或只是為了讓學生玩得開心。雖然體育游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鍛煉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這只是體育游戲的任務之一。除此之外,體育游戲還擔任著其他方面的任務。因此,體育游戲的選用就必須遵循針對性原則,要以教學訓練任務為依據,不僅增強了學生體質,又能很好地輔助完成體育教學訓練的具體任務。
[1]殷鈴鈴.體育游戲[M].廣西大學出版社,2000.
[2]梅玉萍.淺析體育游戲在籃球移動中教學中的運用[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3,(03).
[3]姜蘇,王武.軍營體育游戲芻儀[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0,(01).
[4]李鳳華.淺論高校體育與心理素質教育的關系[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02).
[5]李承志,胡奕燦.以軍事體育游戲強化士兵體能[J].西安陸軍學院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