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清豐縣水利局)
淺析清豐縣防汛抗旱工作措施
□劉 杰(清豐縣水利局)
自古以來,水旱災害一直威脅著清豐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有利于保證清豐縣人民群眾正常生活,有利于促進清豐縣的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在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清豐縣的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清豐縣的防汛抗旱工作面臨的形式依然嚴峻。
淺析;防汛;措施
清豐縣地處河南省東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與山東省莘縣毗連,南與濮陽市區接壤,西與安陽市內黃縣為鄰,北與南樂縣相連,西北隔衛河與河北省魏縣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7′~115°23′,北緯35°48′~36°05′,清豐縣隸屬濮陽市,轄5鎮12鄉,503個行政村,總人口70.18萬人,總面積833.50 km2。
清豐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面高程53~46 m,地面自然坡降1/6 000。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集中,秋高氣爽溫差大,冬季寒冷雨雪少。多年平均氣溫13.70℃,月平均最高氣溫在七月份,平均值為27.10℃,月平均最低氣溫在一月份,平均值為-2.20℃,全年無霜期平均215 d,最長為290 d,最短為189 d。多年平均降雨量470.60 mm,蒸發量1 947 mm,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年際年內變化較大,分配極不均勻。
隨著我國各項新技術的發展,清豐縣的防汛抗旱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清豐縣的防汛抗旱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防汛形勢依然嚴峻。一是現有除澇工程標準低,特別是面上除澇體系不完善,平溝種植、淤積、填堵等現象嚴重;二是大部分工程老化失修,閘門啟閉不靈,配套設施不完善,防洪除澇能力較低;三是對防汛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四是衛河、馬頰河堤防未經過洪水考驗,險工隱患較多;五是部分干部群眾還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對洪澇災害的突發性認識不夠;六是城鎮和行業防洪體系不完善,縣城防汛存在“死角”,由于亂堵亂建,亂倒垃圾,造成多處阻水,危及度汛安全的問題較多;七是由于清豐縣特殊的地理位置,如遇大雨,易引發較難解決的邊界水事糾紛;八是近幾年,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力涌向城市或外出打工、經商,造成農村抗洪搶險力量嚴重削弱。
3.1 成立組織、落實責任
清豐縣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要求與規定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揮體系,并與各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簽訂了《防汛目標責任書》,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進一步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
3.2 明確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立足于抗大洪、搶大險、除大澇,救大災,堅持防洪除澇并重,防汛抗旱兩手抓,突出重點,主動防范,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除澇標準內不成災,排水暢通,城市安全度汛,主要交通干線正常運行。遇超標準洪水有對策,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將洪澇災害減小到最低限度。
3.3 明確主要任務
確保衛河右堤、馬頰河右堤等主要防洪河道堤防安全。確保高速公路、志節閘、硝河閘、國道和省道,通信光纜等重要設施安全運行。確保沿河村鎮及企業的安全度汛。
3.4 進行汛前檢查、搞好清淤清障
汛前,對清豐縣境內所有防洪除澇工程和設施進行“拉網式”檢查。對溝河阻水障礙要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明確清障責任制,落實到單位和責任人,限期組織清除。并嚴格杜絕修建新的違章建筑。對重要的險要工程要進行修復加固,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制,分片包干,一抓到底。對在建工程要做好施工和安全度汛安排,對險工段,危險涵洞、閘及穿堤工程要逐個制定落實搶護預案,確保度汛安全。
3.5 做好防汛值班、維護好防汛視頻會商系統
清豐縣防汛值班按照上級防指的要求一般自5月15日起至9月30日止,實行24 h不間斷值班。實行一把手總值班,領導帶班制度。
帶班領導負責當日值班信息的簽批和及時處理,并全面掌握情況,重要情況要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在汛期發生突發重大汛情險情災情時,必須駐值班室或辦公室不間斷值守。各值班人員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準確掌握轄區內值班期間的雨情、水情、旱情,及時收集各類信息,迅速可靠地做好整理和匯報;認真做好值班記錄,搞好值班交接;轄區范圍內有暴雨(日降雨量超過50 mm)發生時,應立即向值班領導匯報。
值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值班紀律、值班制度,規范值班秩序,24 h堅守值班,杜絕無關人員代班、值班人員離崗和值班電話轉接等現象。嚴格按照各類信息的處理程序辦理,嚴禁漏報、遲報、瞞報。
防汛視頻會商系統視頻室和機房實行專人專職負責,通過培訓使專職人員能夠熟練掌握了防汛計算機網絡及視頻會議設備的操作和日常維護。汛前結合網絡運行商,對設備終端及光釬干線等設施進行全面維護,確保防汛信息及時準確的上傳下達。
3.6 組織好防汛搶險隊伍和軍民聯防
人工防守是奪取防汛斗爭勝利的一條基本措施,清豐縣組織以黨員為骨干,青壯勞力為主的群眾性防汛救搶險隊伍,從各縣直單位按編制抽調1/3青壯年干部職工組成防汛應急總隊,按照口委別組成9個防汛搶險突擊分隊。對于各個防汛搶險隊伍我們做到了定領導、定任務、定人員、定工具,達到了官兵相識,任務明確。并在汛期到來前對其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和演練,提高各防汛搶險隊伍的實際應戰工作能力,保證了遇險時政令統一,責任具體,任務明確。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工作目標。
3.7 做好防汛物資的儲備和供應
防汛物資的儲備,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原則,對發電機、排水機械、編織袋、麻袋等主要防汛物資,按照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規定數量進行定點儲備。對供銷社、糧食局、農機局、商務局等部門代為儲備的防汛物資,采取“號料登記,備而不集”的辦法,足額儲備。商務局、糧食局、供銷社、交通運輸等部門要優先組織防汛物資的儲運和供應。對于這些社會團體代為儲備的防汛物資,我們實行動態管理,其存放的物資數量、物資種類、物資型號、存放地點要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進行備案。
3.8 依法防汛,積極處理好邊界水事糾紛
由于清豐縣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了清豐縣東部與山東省莘縣和清豐縣西北部與河南省內黃縣、河北省魏縣的邊界水事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制約清豐縣的防汛抗旱工作,同時也制約著周邊兄弟縣市的防汛抗旱工作。
面對這樣的問題,清豐縣在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指揮下,積極主動與有關方面聯系,爭取周邊兄弟縣市的理解和支持,樹立全局觀念,嚴格執行防汛紀律,服從調度指揮,團結抗洪,依法防汛,決不能各行其事。同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國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在公安部門、檢察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和周邊兄弟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配合下,對阻礙防汛工作的違法違紀案件,進行嚴依法查處,依法妥善處理好邊界水事問題,以保證防汛工作順利進行。
3.9 建立防汛督察制度
防汛抗旱工作涉及到各行各業多個部門,為防止各部門之間防汛抗旱工作做的不到位,落實責任不徹底,執行調度命令不及時,方案預案編制不具體等情況,給清豐縣的防汛抗旱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困難。清豐縣建立了防汛抗旱工作督察制度。
清豐縣成立了以縣級領導、防指成員單位相關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為基礎,以縣委縣政府督察局為主體的防汛抗旱督察體系。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條例的規定,對各鄉鎮和縣直有關單位是否落實了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情況;本轄區和本部門、本行業的防汛方案的制定情況;上級防指分配的物資落實情況;群防隊伍、搶險隊伍組建情況;轄區內在建工程度汛情況;轄區內度汛隱患處理情況;汛期調度執行情況;抗洪救災工作情況;災后重建情況等方方面面進行全面督察。對不符合防汛抗旱工作要求的單位責令其限期整改,對防汛抗旱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提出批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總之,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社會面廣、任務繁重,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協作。我們要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切實保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清豐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TV 877
A
1673-8853(2016)12-18-02
2016-09-29
(責任編輯:趙 鑫)

劉 杰,(1983—),男,河南省清豐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防汛抗旱規劃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