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存平(忻府區牧馬河水利管理處)
工程監理運行機制建設探討
□韓存平(忻府區牧馬河水利管理處)
針對現行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監理運行機制中存在的缺乏認識、監理機構不夠健全、監理績效評價不到位等實際問題,結合山西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并提出監一套理運行機制的建設模式,形成監理獨立的第三方地位,合力共管,保證三控落實到位的完善策略,最后通過實踐得出這一策略的有效實行,能大幅提升監理運行有效性的結論,旨在為水利工程建設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水利工程;建設監理;運行機制
地方水利工程建設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雖然政府、人民對于水利基礎建設的重視度日益提升,但由于缺乏完善的運行機制,致使工程建設存在很多問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對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建設有效的監理運行機制,發揮監理的重要作用,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現圍繞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監理運行機制現狀,對機制建設及完善分析如下。
1.1 缺乏認識
部分地區的水利基礎建設均將政府投資作為核心,建設單位一般為鄉鎮級人民政府,參與到管理活動的大多為其它專業領域的公務員,施工方五大員很難及時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監理難度。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依然有很多人員未對監理形成正確的認識,甚至形成錯誤的觀念,認為監理僅僅是處理一些技術難題,監理工作人員實際上是法人向社會委托的質量監督員,或幫助承包單位處理各項技術難題的專業人員。監理過程中,有些監理人員會將非技術性工作放在一邊,將技術咨詢作為主要任務,試圖將監理轉變為技術咨詢。工程監理的本質意義在于受業主方的委托,根據現行規范等相關要求,對工程涉及到的質量、成本與工期實施全方位管控,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對各參建方實施協調處理,進而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1.2 監理機構不夠健全
根據相關監理規范,監理機構指的是監理企業按照合同規定派駐施工現場,并由總監理工程師等人員構成,認真履行與業主方簽訂的監理合同的部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地區的小型水利工程,在監理機構與人員上都無法按照標準落實到位,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有可歸納為3種:其一,建設方為節省投資,對于監理費用的支出不能嚴格按照總造價比例進行提取,而是固定了月付金額,只要求監理方派駐一名監理工程師進行監督,使得機構無法創建;其二,監理單位的監理工程師較為缺乏,監理單位都是在承接監理任務以后才聘請專業的監理人員,這些人員雖然具有職稱證書,但并沒有相關的上崗證書,缺少業主知識方面的有效培訓;其三,機構的運轉機制較為缺乏,從開工到最后的竣工驗收都未形成合理有效的監理制度,導致監理工作存在一定隨意性。
1.3 監理績效評價不到位
地方水利質檢機構對于監理單位的監督管理還沒有實現制度化,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它們只注重工程管理,忽視了監理管理,降低工程監理對應的準入標準,最終對監理的效益與規范造成影響。監理效益未得到有效的考評,導致監理工作無論好、差結果都相同,很多項目都普遍存在監理工作名存實亡的情況,監理方無法緊緊把握工程的質量、成本和進度。由此可見,在充分考慮現實需求的基礎上,創建一套完善的監理績效評價機制,是當前地方小型水利項目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如果績效評價和考核不到位,將失去監理方面的有效管控,進而對監理市場不斷發展造成影響,極不利于監理服務水平的穩定提升。
2.1 正確認識監理,形成獨立的第三方地位
2.1.1 提高業主方認識
由于業主并非專職的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在業務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這就要求質檢部門強化對所有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從鄉鎮級人民政府的主管領導入手,提升工程管控水平,改變原有的錯誤認識,使工程監理形成獨立的第三方地位,以此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
2.1.2 加強合同管理
業主和監理單位之間主要就是依靠合同而形成的委托關系,雙方都需要在合同的規定下行駛自身權利,履行各項義務。監理方接受到業主委托,對建設項目進行全方位管理,但監理單位并非項目利益代表,監理方需要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監理義務,而業主方也有更換和解除不合格監理單位的權力,但不能對正常的監理工作造成影響,更不能隨意改變監理指令。
2.1.3 監理單位需要廉潔自律
監理單位受業主方的直接委托,需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廉潔自律,不能受限于施工方意圖,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形成對業主負責的機制,監理的所有活動都需要將合同作為依據,從而實現三控目標,以監理自身名義實施,在項目業主和施工方之間需要實現公平、公正和公開。
2.2 開拓新思路,完善機構建設模式
2.2.1 積極探索聯合式監理制度
由于地方小型水利工程的監理費用提取比例很低,僅靠這些費用很難建立一套完善的機構,使得監理水平較低,專業能力無法提升。對此,如果以一個鄉鎮的在建水利工程為單位委托監理,則可以很好的處理這一問題。監理單位不僅可以對監理人員進行統籌安排,還能提高自身監理能力,形成系統的監督機制,以此對工程監理工作實施進一步的完善。
2.2.2 實行持證上崗的制度
在實際監理工作中實行持證上崗及上崗人員注冊制度等,切實維護機監理正常秩序,確保監理人員素質與監理工作質量。在工程的質量監督中心,需要強化全體人員管控,做好登記和備案制度,明確每一名人員的具體權限。此外,還需對人員的資格考試制度進行完善,以滿足人員實現持證上崗的需求。
2.2.3 適當提高人員待遇
一般而言,地方小型水利工程都選址在較為偏遠的山區,條件十分艱苦,為保證監理工作人員安心工作,斷絕和施工方之間的利益糾纏,在簽訂監理合同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監理工作人員能享受的所有待遇,以保護最低工資指標。此外,對于那些在日常監理工作中有一定貢獻的人員需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2.3 合力共管,保證三控落實到位
2.3.1 建設方需保證監理指令實效性
在水利工程中,監理的主要內容為“三控兩管一協調”。想要保證監理方對于工程建設過程的有效管控,應賦予監理方一定的權力,而監理機構針對承包商的主要約束力,主要體現在對工程的工程量和工程質量的簽證。因此,建設方需要在簽證與進度款支付方面確保機構自身的簽認權力,避免避開監理直接支付進度款的情況。只有監理機構真正利用好這一特殊權利,才可以確保各個監理指令得到有效發揮,提升管控能力,實現監理工作的根本目標。
2.3.2 設計與監理共同貫徹工程設計意圖
通常情況下,水利工程的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在前期勘察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偏差,監理工作人員并非全才,會存在一定技術盲點,所以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強化和設計單位之間的聯系。開工之前,設計單位需進行設計交底,要參與到大型基礎驗槽及復雜地質結構分析等工作,不能將所有的設計意圖貫徹工作全附加給監理方;對于建設與施工方提出的變更要求,需要征得現場監理工程師的認可,以免造成造價失控等情況。
2.3.3 主管部門積極配合工程監理,實行規范化管理
地方水利工程基本上是由外地的施工單位中標進行施工,這些施工單位在地區內集中的施工力量極為有限,投標過程中提出的五大員很難實現,使得施工組織較為混亂,質量與進度難以保證。對此,必須借助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以此實行規劃化管理,由監理單位負責考勤五大員,而行政主管部門要從責任主體出發予以配合,從而遏制五大員長時間不在崗的惡劣現象。
在積極拉動內需,切實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全新背景下,建設并完善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監理運行機制,使工程的建設管理實現社會化與專業化,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1]鄭曉慶.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監理運行機制初探[J].中國水利,2012,12(04):28-30.
[2]鄭曉慶.水利工程建設監理運行機制初探[J].水利發展研究,2013,11(03):58-61.
[3]孫洪坤.德州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6,10(03):57-60.
(責任編輯:趙 鑫)
TV 514
B
1673-8853(2016)12-70-02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