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生
(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
內科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實踐研究
◆楊建生
(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
當代社會環境之下,中職衛生類學生缺乏患者所需人文關懷能力。為此,將臨床實踐與人文關懷理論體系相結合,幫助學生認識并掌握患者心理與需求。以科學有效管理模式與培訓方法為基礎,提升學生人文關懷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程度,為護患之間和諧關系的形成提供良好條件,為學生專業能力深入培養奠定基礎。
內科護理教學 人文關懷能力 實踐
護理人文關懷特指護理工作者服務于患者的才能與本領,是評定綜合護理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著名醫學研究學家Waston院士曾明確指出:人文關懷是護理實踐的核心。護理人文關懷是充滿愛心的人性互動,具有幫助他人達到社會文化上生理與心理健康的作用。至今為止,護理界普遍將人文關懷定義為三層涵義:第一,護理行為。護士照顧患者,必須采用合理的護理行為,滿足患者需求;第二,關愛行為。在對患者實施護理工程中,支出關愛情感;第三,謹慎態度。對自身行為負責。因此,如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成為了當前醫學教育普遍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營造人文關懷氛圍
授課老師在內科護理學第一節課中,應用具體、生動的語言與豐富的表情,加上極具感染力的臨床實例,為學生詳細介紹內科護理學習方法和學習特點。提前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并主動向學生提供聯系方式,使全體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氛圍中喜歡上內科護理學。
(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在上課前幾分鐘內提前進入教室,與學生進行溝通,聯絡師生感情,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師生交流。多談論學生感興趣話題,課下以朋友身份多與學生交流,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的動態,以實際行動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
(三)管理與理解相結合
現代學生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具有孤僻、獨尊心態、依賴心強等特點。對此,教師應主動接近學生,給予學生信任。在相信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努力達到學習目標前提下,嚴格要求學生,并親臨指導、監督;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做到管理、理解之間有機結合。
(一)先做人再做事
教師在內科護理學各章節教學過程中,可帶入先進實例,以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引導學生了解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例如,肺炎病人的護理這一節課可以將世界名著《最后一片葉子》的內容融合到教學之中,幫助學生體會人道利他價值觀。
(二)以學生為中心
內科護理教學需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多站在學生角度進行思考,通過自身實際行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精神。比如在呼吸衰竭患者護理教學中,除教導學生常規護理內容之外,追加部分內容:“當呼吸衰竭患者是在座各位的親人,你們會如何進行護理。”學生通過這種情景模擬,容易體會到病人家屬心中那份急切與期盼心情,這種心情一旦埋進心中,不需多久便會成長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使“仁愛”之心獲得升華。
(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1.體驗式教學法。以學生經驗與體驗為出發點,結合專業知識與生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眼、手、腦相結合,鼓勵學生放飛心靈,親身體驗。在視聽感受中,通過親身經歷或媒體教學,激發學生人文關懷情感。例如,為學生播放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教學錄像,當畫面出現患者表情痛苦與患者家屬哭泣時,示意學生安靜、肅穆,并要求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提升學生對患者人性關愛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活力,促進師生、學生之間交流有效進行,對培養學生之間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呼吸系統實驗教學中,模擬臨床案例,為小組提供高仿真模擬人作為學習道具,將小組討論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
3.個性化教學實驗。教學實驗服務于實踐操作,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人文關懷精神是內科護理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例如,在高血壓健康宣教課中,讓教師扮演高血壓患者,使學生對教師實行健康宣教。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溝通,并注意學生宣教用詞,提醒學生盡量使用平和、婉轉詞匯。
(四)規范人文關懷能力評價標準
將人文關懷能力評價添加到內科護理學課程評價體系中,具體評價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三類:臨床個體案例報告、小組合作學習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全面考核學生健康教育能力、情感交流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以及醫德修養綜合素質水平。
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均反映在課堂中所學知識能順利運用到實習活動中,二者聯系緊密。學生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與溝通技巧,使患者感受到輕松、自然的護理氛圍,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帶教老師也對學生禮貌、和藹的態度贊不絕口。實習結束后,學生均提交3份人文關懷能力評價報告,課程教師通過仔細閱讀發現學生在工作中能切實做到為患者著想,并將人文關懷理念貫徹到護理全過程之中。
人文關懷將“以人文本”理念充分體現在專業護理過程中。內科護理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精神能夠加深學生對內科護理過程的理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優質護理水平。
[1]王詩堯,肖適崎,范玲,等.內科臨床護理帶教教師人文關懷能力的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5,30(1):9-12.
[2]蔡英杰,史鐵英,宋英茜,等.從臨床教師視角分析本科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及影響因素[J].護理學雜志,2015,30(15):79-81.
[3]孫曙青,朱碧華,曹梅娟,等.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