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偉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潘莊中學)
淺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技巧
◆侯 偉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潘莊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在課時少、任務重的現狀下,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改進物理學科的教學手段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而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其它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的優勢發展起來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正日益成為中學物理課堂中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把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物理課堂,是正在不斷探索的一種新課型。
多媒體信息技術 物理教學 整合技巧
信息技術發展到了今天已經相當成熟,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已經是一種趨勢。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教學的整合,正在成為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F在筆者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適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談談個人的一些經驗和看法。
1.創建情景、渲染氣氛,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讓學生更真切地了解物理現象,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傳統教學中教學方式手段比較單一,大多數課堂僅用粉筆、黑板,靠教師一張嘴滔滔不絕地講,時間長了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想象,結果很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F代課堂教學中合理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輕松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習。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物理現象是八年級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對物理學持久興趣的主要教學內容,很多奇特的物理現象,如在講授“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教師沒有單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亮出,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本世紀地球上第一次出現日全食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日全食美麗、壯觀、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再由教師結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導學生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從而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
2.創建虛擬實驗室進行實驗模擬,有助于突破重點和難點。物理課堂中,實驗演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但由于實驗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影響,因而總有許多力不從心之處。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開發功能可彌補這一不足,現在我們可運用不同的軟件在計算機上模擬實驗過程從而獲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電流方向的判斷及大小計算在初二電學中是重點,但電流在導體中看不見,摸不著的,對初中學生來說是較抽象難以理解的、導致在電路分析和計算經常出錯,課本中雖然有多幅相關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讓學生動態感覺。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中動態軟件(FLASH、3D)設計,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導線中電流方向畫面,直觀化、夸張化,學生理解起來就不那么困難。還有許多現象及應用我們在課堂上無法做的實驗,我們也可參照類似做法。
3.展現宏觀或微觀的物理現象。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具體形象的成份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物理學科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許多物理知識不僅僅是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像涉及到一些宏觀或微觀的自然現象和高科技的現代物理知識,就不能用演示實驗來展示。如果靠老師平鋪直敘的講述物理事實和現象,由于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又常常帶有主觀性和片面性,容易固執已見,懷疑一切,他們對你講的內容因為不明白,所以不相信,知識就難以掌握。此時若利用多媒體展示這些宏觀或微觀的現象,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樣。
傳統實驗中,因客觀性原因,物理實驗室中一方面由于諸多實驗室規章制度對學生操作諸多限制,怕發生意外和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失;另一方面由于實驗環境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結果往往和物理理論不相符,甚至出現試驗數據相反的情況,綜其結果,限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縮小了學生實驗中發現問題的層面,使學生更多地按部就班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
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虛擬實驗室操作,則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傳統電學實驗課時,教師通常會告訴學生,電流表的接線柱不能接錯、電壓表不能超過量程、電池組不能短路等,并且很多實驗限制學生自己操作,這些規定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在網絡環境下,倡導學生自主探討性實驗,既可保護儀器又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能把很多傳統實驗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現。學生在網絡技術環境中進行多媒體實驗操作,通過網上人機對話,學生可以一邊操作一邊在網上暢游,與其他同學交流,共同獲取新知識。
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如網絡技術和網絡資源,開發相應的網絡課件、虛擬仿真實驗室等軟件平臺,可極大地豐富物理課外活動的內容和資料,從而可實施多種形式的課外物理活動。通過查閱有關資料,閱讀資料論文,使學生領略到物理知識的無窮魅力,使他們對物理科學產生極大的興趣和情感。凡能滿足需要的事物,會引起肯定性的體驗。情感的這種特性,決定著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如果把學習物理知識作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們對學習物理知識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就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欣喜之余,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術,不能將計算機模擬代替學生的自主實驗,將學生的學習過程,思考、獲得知識的過程完全用課件來代替。只有充分考慮到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才能夠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實現整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