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萍 張天順 張立蕓 鄒 歡 楊彥鑫 李 裕
(云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模式研究與分析
◆張雪萍 張天順 張立蕓 鄒 歡 楊彥鑫 李 裕
(云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模式研究與分析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農科院校要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發展模式,突出學生就業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意識,突出學生能力發展主線;構建具有農科院校特色的就業創業指導模式,實施全程化指導;構建基于“職業發展”“就業”“創業”三位一體的指導模式,與思想教育、素質教育、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
農科院校 工程類專業 職業發展 就業 創業
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越來越高,農科院校工程類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農科院校要加強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規劃指導與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建立起相對成熟的指導模式,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對工程類人才需求,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對職業的選擇、職業的適應和職業的發展所進行的規劃。”職業發展規劃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只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才能合理規劃職業發展,實現學生的就業與創業。
1.突出學生“就業主體”地位。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發展指導模式,首先要突出學生的“就業主體”地位。學校要幫助學生實現從“學習主體”到“就業主體”的轉變,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同時將學習活動置于“就業”引領下,突出并強化學生“就業主體”意識,為學生就業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與規劃意識。學生從高中升入農科院校,高中階段的學習意識根深蒂固,農科院校要幫助學生提升職業發展與規劃意識,并將職業發展與規劃作為大學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在職業發展與規劃中不斷提升學生就業意識、目標意識,從而在意識形態的引領下,夯實工程類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培養就業能力。
3.突出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主線。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說到底是學生“就業能力”的發展。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發展指導模式要突出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這一主線。無論是工程類專業教學,還是學生職業發展指導教育,都要圍繞“就業能力”發展主線,將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作為學校一切教學活動與教育實踐的中心。
目前不少農科院校就業創業教育指導存在“速成”現象,沒有突出就業創業教育特色,缺乏長效指導機制,農科院校必須要構建全程化就業、創業教育指導模式。
1.就業創業教育指導特色化。農科院校都開設了就業創業指導教育課程,但普遍存在共性化現象,缺乏就業創業教育指導特色。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育可以嘗試構建“模塊教學”與“項目教學”模式。根據就業創業教育目標,將目標模塊化、項目化,各個模塊與項目既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體現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就業創業教育指導系統化,循序漸進,逐步推進,貫穿學生大學學習全過程。
2.就業創業教育指導全程化。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學生就業創業教育要貫穿于學生大學學習生活的全程,根據不同學段學習的特點與實際,逐步實施,突出學段特點。大一學段主要以職業發展規劃為主,滲透就業創業意識教育;大二學段進行就業教育與職業發展規劃糾正,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就業指導,包括合理定位、就業心理、心理素質、綜合素質與能力等教育。同時對學生第一階段的職業規劃進行糾正,使職業規劃更科學,更具有可操作性;大三大四學段,重點進行就業創業教育,完善學生擇業觀,偏重于學生創業能力教育,對學生展開個性化就業與創業教育。
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教育指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農科院校工程類職業要建立起“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三位一體的指導模式。如何實現三位一體呢?
1.與思想教育相融合。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要有機地融合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中,利用思想教育的優勢與有利契機。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職業發展、就業創業置于國家發展、社會發展大背景下,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與職業價值觀,以崇高的理想為引領,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2.與素質教育相融合。“學校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下更應加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與能否就業、就業創業能力發展等都直接與學生的素質有關,農科院校工程類學生的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要與學生素質教育有機融合起來,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建立較為完善的知能結構。
3.與社會實踐相融合。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與就業觀、就業能力發展是否科學,必須要通過實踐加以檢驗。農科院校工程類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模式構建要與學生的社會實踐相融合,合理地引導學生深入企業,深入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完善職業發展規劃,調整就業觀、擇業觀,積極地開拓創新。
總之,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教育,要堅持就業導向,合理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并貫穿學生大學學習生活全程,有機地與思想教育、素質教育、社會實踐相融合,培養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1]吳琪.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6):45.
[2]彭曉華.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0,(14):24.
云南農業大學就業創業工作研究項目——農科院校工程類專業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模式研究(2015Y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