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代炳
(江西省九江縣第一小學)
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龔代炳
(江西省九江縣第一小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科學。體育教學是一種向學生身心施加影響的過程,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心理學的知識,如對學生心理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的了解。從事體育教學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能通過掌握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和個性心理特征,及時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心理學 體育教學 運用
體育心理學是研究人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的任務是揭示體育活動中各種心理現象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為體育教學和開展體育活動提供心理學指導的依據。體育教學是完成學校體育任務的基本途徑,它必須符合教育對象——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進行教學,才能取得較好效果,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以下是我對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的一些感悟。
1.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少年兒童在體育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一般是好動,興趣廣泛,愛表現自己,好勝心強,常常會過高地估計自己,有時興奮起來,不容易自我控制。
2.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少年兒童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這種好奇,決定了他們興趣來的快去得也快,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套簡陋的器材,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但他們的這種興趣是很短暫的,很快他們的專注力就不那么強了,他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我們體育教師上課時首先通過以游戲來引入,激發其興趣,當學生的興奮和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時我們馬上引入主教材,主教材學習大約20分鐘左右,此后學生的興奮性開始消退,學生也會由于長時間的練習某一個固定的動作而感到枯燥,這時我們可以通過游戲加比賽加深學習內容,同時還能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奮得以保持,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加強教學效果。
3.學生的個性特征。在體育教學中,常常見到年齡小的學生個性特征是不明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個性特征就明顯表現出來,特別是進入到青春期學生的性格更是千差萬別,有的過于熱情,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和關注,而有的則過于孤僻,對身邊的一切都漠不關心,有的甚至還有叛逆情緒,稍一不順就表現出抵觸情緒。對于前者,我們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進行恰當的引導,把他們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運用到學習中,還可進行適當的打壓,防止他們因“興奮過度”而帶來的負面效應,有的會影響課堂紀律,有的甚至會出現意外傷害事故等,而對于后者,我們應當和他們多進行思想交流,多鼓勵,多和他們做朋友,進行合理的梳導。“一引、一壓、一拉”從而使他們回到正常的學習環境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保證教與學的效果,保證所有的學生都有較大的收獲。
4.性別差異。進入青春期后,男女生不僅心理上存在很大差異,生理上差別也較大,由于女生的運動器官發展得比較緩慢,皮下脂肪堆積,體重增加比較快,動作變得不太靈活,影響她們的鍛煉積極性。這時她們心理上突出表現是怕羞,怕在大庭廣眾之下練習。還有的學生特別是女生則怕苦怕累,如跑步時怕累,跳遠時怕弄臟鞋襪而不愿下沙坑等。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必須多關心和愛護她們,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跨越學習障礙,通過克服困難培養學習興趣。經過努力,相信這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畏難怕羞情緒也會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5.表揚和批評的作用。少年兒童喜歡表揚,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教師一表揚,他們積極性就上來了。表揚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當然,表揚要正確運用,多數人能做到的很平常的事,表揚了意義就不同。過多過分表揚,也會失去意義。教師在表揚時,態度一定要認真嚴肅,表揚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恰如其分,否則,對被表揚的同學或其他同學都是無益的。
表揚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也可個別表揚,有時可以用目光、面部表情、點頭等暗示的方式進行鼓勵與表揚。
批評對學生雖然是一種消極“強化”,但運用得好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當一個學生早操不認真做,教師對他說:“你自己看看,操做得像啥樣子!下午到我辦公室里來補做,做不好一直補下去,直到做好為止。”這個學生也可能會在補做時很認真,因為他怕一直補做下去,但教師的話,有點訓斥味道,有點傷學生自尊心,所以學生的心情是不舒服的,是不會提高鍛煉自覺性的。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剛才我發現你做操很認真,但有幾節操的動作做得不夠正確,下午到我辦公室,老師幫你糾正一下動作好嗎?”這樣充分肯定他的成績,以積極誠懇的態度指出他的不足,并給以熱情幫助,學生就容易接受老師的批評意見。
教師要做好工作,必須注意自身的作風修養。學生愛模仿,教師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學生的目光敏銳,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乃至情緒往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主導作用,教師的情緒往往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而情緒實際上是教師心理活動的反映。這就要求教師有自制力,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發現體育心理學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始終,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學,并且貫穿教學的開始與結束,了解學生心理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把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規律,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和培養體育活動能力,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運用心理學越來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