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壽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中學)
淺談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
◆楊蘇壽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中學)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也更有趣,更讓學生所喜歡。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有其必要性,同樣也有著非常多的優勢。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必要性和優勢進行了闡述。
品德教育 農村教育 多媒體應用 必要性 優勢
不可否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不但能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而且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同樣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農村中學校園標準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我校的所有教室都配備了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也走進了思想品德課堂。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國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顯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于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思想品德課自身的要求
長期以來,思想品德課上學生成了被灌輸的“容器”,他們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被侵蝕,因此對思想品德課越來越缺乏應有的興趣和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就是把多媒體教育技術整合到思想品德教學中去,突破“一塊黑板、一枝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傳統模式,拓寬教與學的思路,激發學生在思維上和學習上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學質量,提高育人實效。
(三)多媒體自身特點決定的
社會生活為思想品德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讓思想品德課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種方向。那么,如何啟動這些素材,發揮它的教育功能呢?多媒體教育技術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它以其豐富的色、聲、圖、文以及動感、技巧,生動、直觀、及時、準確地傳遞著大量的社會生活信息,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學習的空間,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生活實踐,從而提高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的確,興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是“最好的老師”,是創造非智力因素的源泉。“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一語道出成功教育的突破口。“學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為手握導火線的教師能否點燃這把火,關鍵是能否找到激發學生的“興奮點”。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得天獨厚的優勢,捕捉“興奮點”,滲入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充實和豐富課堂。巧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夠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會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特點,將多媒體運用到導課環節中,先聲奪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八課《做合格的消費者》中消費者的權益時,我播放了趙麗蓉的小品《打工奇遇》,通過觀看小品中商家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啟發學生思考生活中類似的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形象生動,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接納。在講授《做誠信的人》時,雖然《狼來了》這個小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我使用flash動畫播放這個經典故事,生動的畫面,溫馨的記憶還是馬上喚醒了學生的情感和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共鳴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對于初中生的認知來說,更容易接納感性的東西,法律知識相對理性,不太容易被學生接納吸收;因此要講好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就更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東西去感化學生,使單調、枯燥的法律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比老師單純的說教更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自覺去踐行法律的要求。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也應注意到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要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和教師相比,多媒體教學仍處于教學中的輔助地位,即使多媒體完成了許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務,也不能代替教師的全部工作,教學過程的諸環節仍需教師來組織實施。因此,教師應通過精心認真的教學設計,選擇最合適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善于將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相互補充,并加以完善,必將大大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真正走向高效。
[1]劉忠.淺談多媒體與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整合[J].成才之路,2010,(27).
[2]吳佳鈴.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