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柳
(江西省婺源縣天佑中學)
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探析
◆江河柳
(江西省婺源縣天佑中學)
課堂作為一種有組織的社會事件,它包括執行,相互作用,有目標的努力,令人愉快的經歷以及文化基礎。任務型教學活動,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學生與他人交流和互動,實現其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在這樣的活動中,每個學生,無論他們的英語基礎原先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勵,英語學習的動力也才能得到長期的保持。
任務型教學 興趣 交流互動
任務型教學是指學習者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依據學習內容而制定的以完成解決問題為主要的一種學習過程和方法。任務型語言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研究相結合的又一重要的語言(外語)學習模式和教學理論成果。任務型教學的特點是:
1.文本內容性,即側重語言的內容含義更甚于語言的形式結構,因此,課堂語言活動更接近于自然的習得。
2.語言技能性,即執行任務或任務的結果都離不開說和寫的技能;
3.評價激勵性,即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習者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準,并能使其產生成就感。
4.學習互動性,即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允許其進行合作互動。
1.設計科學合理任務,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良好的開展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運用水平。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設置,需要從實際生活出發,以課本知識為基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任務,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2.任務目標的設計應具有目標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發展。教師要根據學生語言學習的水平差異和環境差異,創設多層次的目標:可以給所有學生同樣的材料,但設計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程度的幫助;可以給不同學生不同程度的材料,執行共同的任務;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各盡其職,發揮各自優勢、特長完成任務。教學中,我從教材特點、師生角色、學生心理特點和任務環境的角度設計活動,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目標。
3.發散思維,引導教師的創新能力。首先,要讓英語教師了解什么是任務型教學,以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任務型教學的意義。要讓英語教師從心理上接受任務型教學,擺脫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束縛。其次,引導教師的創新思維,學校要積極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讓教師不斷接觸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的發散思維。同時學校要塑造出良好的創新環境,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在教學中進行有益的嘗試。例如,定期進行教師培訓,請資深教育家講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或者組織教師去其他優秀學校進行參觀學習,多個學校之間可以組織教師定期進行交流研討,推進教育的發展。同時學校也可對創新教育方法有成效的老師進行獎勵,如此不斷的引導,鼓勵教師的思想轉變,才能將任務型教學推進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去。
4.設置不同層次任務,尊重個體差異。教師在設計課堂任務是需注意學生水平的不同,不能只顧完成教學目標,而忽略其合理性。在設置過程中,遵循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原則進行設計,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單詞時,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深層次的聯想,造句等高難度的用法,培養其實際運用能力,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加強其對單詞的記憶程度,鞏固基礎知識。
5.分組學習,培養團隊精神。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設置教學任務,以教學目標為核心開展活動,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的幫助不能過多,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加注意團隊的力量,讓其自己小組內共同探討,共同完成任務。在分組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優缺點,讓每個小組都能平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揮其自身特點,小組間成員之間通過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以便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
注意課堂情境的合理運用。教學中,教師可引用學生較為熟悉或非常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景,從而豐富和激活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意任務設計的多樣性。教學時,教師可多設計一些能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任務型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注意評價的激勵性。在任務完成以后,任務的結果可用分小組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教師進行評價等方式展示出來,使學生體驗完成任務后成功的喜悅。
總之,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性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學生也會在任務式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合作探究,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任務型教學模式在當代新課改下,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其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這就需要對其采取有效策略,加強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