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杰
(河北省樂亭縣毛莊鎮公官營小學)
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張淑杰
(河北省樂亭縣毛莊鎮公官營小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教育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情境
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傾聽,是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為。善于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于傾聽的孩子。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導學生在發言之前,要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不是聽學生發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著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
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種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數學教學課堂氣氛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打”出來的,它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
教師必須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在創造性的數學教學中,師生雙方都應成為教學的主體。在一節數學課的開始,教師若能善于結合實際出發,巧妙地設置懸念性問題,將學生置身于“問題解決”中,就可以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發現,迅速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認識了數學知識的價值,從而改變被動狀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教學《比的認識》時,我拿出一瓶同學們常喝的早餐奶問學生:“這種早餐奶的標簽寫道奶與純凈水的比是7︰3,請同學們討論一下‘7︰3’說明了什么?”同學們的興趣被激發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機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工廠要配制這樣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純凈水各多少升呢?”學生們的情緒更高漲了。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組交流,對學生的諸多解題方法,給予充分的肯定,隨后我指出今天學習的新的解題方法:按比例分配,順利進入教學。這樣的教學,學生人人動腦、個個參與,帶著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確保了課堂教學的高效。
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的教學方法要有根本的改變。我們要讓學生先學,讓學生按照老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在導學提綱的指導下進行看書、自學。然后,老師再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在這個“教”的過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漁”。讓學生在自學中自己發現問題,并且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者要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完全融入到一起。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地做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促進學生的身心更好地發展,共同創建一個個嶄新的、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1]劉淑輝.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