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執行力低更多在情緒
□郭兆熊
執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也是指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目標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其實執行力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斗力。
前些日子,到一個朋友那里做客,正趕上他給全體員工學習,題目就是如何提高執行力。在朋友那待了兩天,通過觀察發現員工并非沒有執行力,而是很多因素導致做事畏手畏腳,不主動創新工作,做啥都等領導定奪。
當公司一切制度健全,考核規范,獎罰分明的情況下,員工執行力不夠,那可能需要從個人綜合素質提高到團隊協作提高,從而提升執行力。如果公司管理做不到這一點,領導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加上脾氣急一些,其實影響員工執行力的因素更多是情緒因素。因為安排一件事之后,他們要么領會了一部分就去做事了,最后做的不好,被罵;要么根本沒有理解,不敢做,耽誤時間。如果早上一上班,領導就某一件小事開始發脾氣,恐怕這一上午,員工們想必都是驚弓之鳥,思維遲緩,做事效率下降,執行力又從哪來呢?領導過問越多,員工依賴性也越強,遇到事情都是請示,幾乎沒有思考過如何妥善解決,不能解決問題,領導越發覺得員工執行力差,能力不行。
個人能力的培養是個不斷學習、總結、歸納的過程。通過幾天的學習提高未必明顯。但是同事之間如何傳遞正能量,傳播積極情緒是我們馬上就能見效的工作。如果辦公室里多一些關愛,少一些攀比嫉妒,多一些諒解,少一些記恨,就像原來我們工廠門口寫的那樣“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整天在歡樂中工作,執行力能差到哪去呢?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們現在養牛都給放音樂,種菜也給聽音樂,不但奶產量高,菜收獲得多,品質還好。這不就是利用奶牛、蔬菜良好的情緒來提高他們的執行力嗎?如果說一個能力特別優秀的人,讓他處于兵荒馬亂的逃命途中,他又能有多大創造力呢?
提高員工執行力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論,就給它們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輕松心情,積極的心態就提升了一大半,不要把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來,發現有負面情緒,能夠及時化解,這就是團隊執行力提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