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寧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中學)
如何提高九年級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劉小寧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課堂的教學效率。其中對于處在九年級的學生來說,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顯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是因為處于九年級的學生面臨著中考,時間緊迫,分配到每一科上的時間都比較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幫助學生節約大量的時間,教師和學生完全可以利用節約下來的時間進行相關的復習。本文就從若干個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才能夠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九年級 英語教學 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初中英語教師逐漸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到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上來。尤其是對于九年級的英語教師來說,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理解、消化更多的知識點,這對每分每秒都異常寶貴的九年級學生來說再好不過。意識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好處之后,廣大英語教師就開始借鑒一些教學方法,生搬硬套到自己平常的教學中來,結果,不但沒有提高課堂的效率,反而使學生更加難以理解課堂的教學安排,取得的成績也不令人滿意。那么如何才能科學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呢?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師往往將學生當成是知識的接受者,在上課的過程牢牢遵循著自己的教學計劃,對學生的提問不聞不問。學生也只是對著黑板將課本中涉及到的重點句型記到筆記本上,然后在課下進行背誦。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當然對于處在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迫于升學的壓力,會強迫自己認真聽講。這樣的學習過程勢必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長此以往,學生只能通過在課下不斷的反復練習才能夠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句型、語態等。這在無形之中就浪費了學生很多的時間,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英語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到課堂的首位,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要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講解的難易程度,并且教師應該試著將課堂上的時間多分配給學生,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對學生的問題加以詳盡的解答。努力讓學生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更多的要將自己當成是知識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思考句型的變化、時態的轉變,并鼓勵學生多思考,比如:翻譯“他年齡太小,不能上學。”這句話,很多學生都會翻譯成: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這時教師不妨讓學生轉變句型,試著從其他方面進行翻譯,比如翻譯成:He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和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在每次進行翻譯的時候,教師都可以啟發學生進行句型的變換。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而且對于音標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他們完全可以自己根據音標來讀單詞。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上課之后,往往要花費十五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熟悉單詞。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初次接觸到生詞之后,在講課的過程中,還會不時的翻到后邊的生詞表進行對照。這就大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生詞的預習,而且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早上都會有早自習,教師還可以利用早自習的時間,帶領過一遍生詞,并將那些讀起來比較難的單詞進行一些簡單的講解。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節約出大量的課堂時間,利用節約出來的這些時間,教師可以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詳細的講解,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由于學生的壓力比較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夠集中精神,造成聽課效率低下。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情況,我們不妨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英語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下面筆者就對兩種常見的教學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
1.“表演”課文法
“表演”課文法這種教學方法比較適合九年級的學生,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實際操作起來也比較順暢。筆者目前也在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它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之前,教師要先讓學生熟悉短對話和課文,并將短對話或者課文涉及到的背景交代清楚。然后教師就可以叫出兩名同學或者更多的同學進行“表演”了,學生的個數主要是根據短對話或者課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多少來確定的。讓學生站到講臺上,假設自己就處在短對話所涉及到的情形中,根據自己的理解,將短對話“表演”出來。比如:
M: Hey, look at the man running down the street. I wonder what’s happening ?
W: He could be running for exercise.
M: But he’s wearing a suit.
W: Well, he might be late for work.
……
這段節選的短對話中,mike的朗誦者在讀的時候,學生都會隨著他的表情變化而變化,仿佛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被極大的調動起來了,在短對話結束之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對話中為什么會用到couldbe?什么時候要用mightbe?第一句話中有沒有涉及到從句?涉及到了什么從句?等等,這樣的問題會讓學生在歡樂之余多些思考,使“表演”的最終落腳點落在學習上,這樣以達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的目的。
2.小組討論學習法
這種學習方法適合在講解試卷的時候試用,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讓學生先進行組內的討論,把自己的錯題拿出來讓其他同學進行講解,然后組內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再交給老師,讓老師進行講解。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就可以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讓學生有多余的時間整理自己的錯題,并對自己還是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單獨提問。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常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即將面臨升學考試,這種考試會對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進行系統的考查,為此,教師要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時常帶領學生回憶學過的內容,比如,在講解第三單元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 are ?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聯系以前學過的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這些內容,兩個單元的內容有一些相同之處,通過對比學習可以讓學生對以前的課程有一個新的理解,也可以幫助學習新課程的內容。而且這種前后關聯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有利于今后的復習。
總之,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期的共同努力。我們堅信,只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當成是課堂的主體,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1]郭玉領.如何提高九年級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2,(41).
[2]鄭永超.中考壓力下如何提高九年級英語教學質量[J].新課程,2015,(12).
[3]徐香義.九年級英語的有效性教學[J].新課程,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