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麗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中學)
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
◆于海麗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中學)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越來越受到關注。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固然是英語教學的目標所在,而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則會讓英語教學事半功倍。
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五步教學
筆者自2009年以來一直致力于英語課堂教學變革,認真學習實踐王敏勤教授“和諧教學”、郭思樂教授以生為本、注重教材整合的教育思想,張素蘭和李景龍“合學教育打造合作學習動車組”的專題報告,在教學中反復實踐、探討、改進,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形成了我校英語高效課堂模式:
1.Revision(speaking)
2.Show Learning Aims and check self study(reading)
3.Overall perception(listening)
4.In-depth understanding(reading/speaking/reciting/understanding)
5.Self assessment
上課5~7分鐘,復習上節課的重點知識及與本課的知識鏈接。可以是詞匯、句型及透視中考的精選題,需人人過關。我通常采用三步走:
1.學生獨立完成,并將答案寫在答案本上。
2.課上,大組匯報正確答案,并小組內討論、記憶。
3.當堂測試并記錄成績。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而自學恰恰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激發探究欲望的重要方式。教師就像學生的一根拐杖,自學是學生從拄拐杖到扔拐杖的過程,只有扔掉拐杖學生才能跑得更快。在自學中,學生能發現問題,找出知識漏洞,從而在上課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英語教學的學案中,有詞、句、篇的預習。單詞在課前要求學生試讀發音,復習、鞏固音標,音標就像漢語拼音一樣,只要音標過關,學生就能獨立拼讀單詞,就能查閱英漢詞典,從而豐富大量詞匯,提高聽、讀、寫的能力。所以音標教學將讓所有英語教師一勞永逸,讓學生們終身受益;句:我們采用找課文原句,造句,鍛煉學生創造思維;關于篇,通常提2個最簡單問題,以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訓練方式以自讀為主,學習方式以獨學、對學為主。
內容舉例(1.Read the dialogue by yourselves,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the words which you can`t read it. Write down their Chinese meanings. Make sure you can read it correctly and aloud.2.Translate Learning Aim)
理念源于典范英語整進整出,而且大量反復整體輸入,整體輸出,從中自然吸收語言。訓練方式以聽為主,學習方式以獨學為主。
舉例:Listen and answer T or F
1( ) Jenny feels happy.
2( ) Danny feels happy,too.
3( ) One donut a day is enough .
依據張素蘭和李景龍“合學教育打造合作學習動車組”的理論,我校英語學科落實在問題引領下的小組合作探究,在小組合作中,我們“利用”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在英語小組合作教學中,小組長在教組員過程中找到自信,組員在討論中從不會到會,從而做到教與學相長,在教師面對面的點撥、輔導中融洽師生關系學生,在生生討論中融洽生生關系,體現王敏勤教授“和諧教學”。
但如何讓課堂充滿活力,而不是拘于形式,我想必須伴隨競賽式評價機制,反饋機制。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8或9個大組。從獨學,對雪,合學多個角度進行評價,看看哪組能夠獲勝,激發學生的熱情,為保持這種熱情,每一個月實施頒獎大會鼓勵那些有熱情,有凝聚力的優勝組,鼓勵潛力組(失敗組)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部分代表發言如大組長、小組長介紹成功經驗,減分較多的學生反思言行。分析個別頑固學生心理,他可能不怕老師、父母,但他特別怕在小集體中被孤立,被激起民憤,從而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如果說小組合作探究是把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學,那么競賽似的評價機制就是將教師教育轉價給學生集體互相教育!
關于簡單問題集體或整組或分類主動起立,回答問題是我校英語組一大特色,其優勢是訓練面廣、速度快,時時刻刻牽動著學生思維,沒有一點兒走思的機會。克服了傳統提問頻率低,學生存在僥幸心理的缺點。從而使學生能變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敢闖,敢試,敢冒尖,敢展示。當然在主動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他可能說不完美,但他參與了,就是對自己的戰勝。戰勝自己的同時,他會主動與別人對比,在對比中感到不足,感到慚愧,下次他一定會有進步的。必要時,再寬容些,再給些掌聲,在集體的感召下他會跟緊步伐。內容舉例:(一)ReadtwiceandanswerthequestionsP25②
(二) Act out the dialogue(展示)
(三)考點探究(從感性到理性,對學/群學,展示)
(1) Danny is ready for school.I am ready for lunch.
Danny is ready to go to school.I am ready to have lunch.
探究:be ready for +
be ready to +
be有_____________變化
訓練方式以reading/speaking/reciting/understanding為主,學習方式以獨學、對學為主。
這一環節是檢測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最有效的方式。我們把課文中的重點句型,變換形式,如變換時態、語態、人稱、時間、地點和狀語。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我們還可以通過讓學生縮寫課文,仿寫課文提高閱讀能力,寫作水平。
通過英語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確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也就是“教師教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的過程”,鼓勵學生對學習領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能動性,學生快樂了,教師幸福了,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幸福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