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講春
(深圳龍華中心小學)
美育,奏響和諧教育的主旋律
◆王講春
(深圳龍華中心小學)
深圳市龍華中心小學,藉六十余載的歷史古韻,孕育出“和美”文化,張揚拼搏與進取,浸潤團結與和諧。為進一步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提升社會品質,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學校將著力開展文化建設,將“和美教育”的精神內涵滲透到學校生活的每一層面、每一環節。
美育 和諧教育 和美 教學 德育 管理
“和”有和諧、融合、和睦之意,“和”蘊含著古老的中華智慧,同時又是當代的社會風尚。其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和諧發展,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共融;二是和而不同,倡導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個性化的成長;同時,教師在遵循教育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卓爾不凡。
“和”,體現學校戮力同心,民主和諧,攜手共進的氣象。美:有美麗、美好、完美之意,主要包括:美德、美智、美體。“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追求的結晶”。美能啟迪真理,開闊視野;能調和感情,活躍思維,發揮創造性,使人在愉悅中達到完美之域。
“美”,體現學校求真尚美,主動創新,幸福愉悅的追求。
“和美”教育是通過整合協調各種教育資源,營造舒松、愉悅的教育氛圍與環境,陶冶學生情感和心靈,引導學生用慧眼去發現美、欣賞美;用巧手去感知美、表現美;用智慧去創造美、傳遞美,培養出“美言美行,多才多藝,自主自信的現代人”。
和美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創新,是學校“競進不息,和以致遠”的理想追求,更是建設“立足師生幸福的和諧樂園,擁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名校”的必經之路。
目標體系:
總目標:辦陽光學校 讓生命美好
教師——打造勤研、善導、樂教的教師團隊。
學生——培養美言美行,多才多藝、自主自信的現代人。
學校——彰顯和美特色,構建和美文化,實現內涵發展。
具體思路:
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辦陽光學校讓生命美好”為目標,從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展現;教師專業成長、樂學樂教;管理民主科學、以人為本等多方面,營造出濃厚的和美文化氛圍,將和美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實現人人具有和美風范,班班都有和美之星,打響龍華中心小學和美教育品牌。
(一)以“和美德育”為核心,培養美言美行
“和美德育”倡導以和為美,以真為美,以雅為美,以美育德,美德一體;“和美德育”是“和美教育”的核心,是實現師生和美人生的基石。
1.營造環境潤心靈。和美育人環境是實現和美育人的基礎,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創意園”“螞蟻墻”等物質條件,進一步創設一個蘊藏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校園環境,使學生在感染、熏陶中提高道德認識、養成道德行為習慣。
2.查找癥結美言行。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和美德育的奠基工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多形式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學會辨別真、善、美,自主獲得道德體驗,形成良好習慣,使之人人舉止文明,個個行為規范,在美言美行中凸顯品德修養美。
3.健全評價機制促效益。根據“和美教育”理念和“和美德育”要義,結合學校實際,在不斷完善學校德育常規管理制度基礎上,健全“和美德育”評價機制,通過“和美之星”“和美中隊”“和美班級”等評選活動,體現“和美教育”的核心價值理念。
(二)以“和美教學”為陣地,綻放智慧之美
“和美教學”核心是構建互動、合作、有效的理想課堂﹑編制合理課程與營造融洽師生關系。
1.探索快樂課堂重高效。課堂是和美教育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體驗、共同成長的場所。引導教師將和美教學理念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之中,進一步探索和美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教學方法,研制和美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把整個教學活動和諧統一起來,形成教學合力;讓課堂快樂起來、和美起來、溫暖起來、高效起來,讓課堂成為師生知識共生、心靈情感交流的平臺,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與精彩。
2.優化校本課程盡翱翔。以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逐步校本化的原則,合理整合三大課程資源。進一步調整與和美教育特色建設相結合的校本課程,使其成為具有序列性的個性鮮明的課程文化,運用好前期引進的《自主識字》《真情作文》《典范英語》等補充教材,不斷完善“養蠶”“志愿服務”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行進打擊樂、圍棋、電腦制作、繪畫等選修課程的開設,讓學生在多彩課程中德智體美和諧發展。
(三)以“和美管理”為抓手,促進民主和諧
1.推進人文管理激干勁。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建設校園網站,加強安全教育等方面,進一步營造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讓教職員在愉悅明朗、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努力工作。
2.歷練和美團隊共前行。打造出一支德藝雙馨、和成其美的教師隊伍是文化建設工作的重心。在理解與尊重這些差異的基礎上,采用分層設標、分層管理、分層培養的模式,激勵教師以團隊的形式互助成長,讓每個人的潛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與升值。重視科研教研,在推進已有多項省、市、區級課題基礎上,繼續開展“小、實、新”的校本教科研、經驗分享會論壇、“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外出交流等多種形式,搭建平臺,開辟路徑,激勵前行,帶動團隊共進,促進學校整體發展。
3.立體育人網絡暢通溝通。進一步建立“三位一體”的立體育人網絡,將“校家同創”系列主題活動做扎實、有創新,充分發揮社會、家長委員會、家長義工在學校管理和校本課程開設中的作用,讓家長成為學校辦學的支持者、宣傳者,真正形成家校及社會的和衷共濟、其樂融融的良好氛圍。
面臨新時期的挑戰,全校師生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有慧心,將學校建成立足師生幸福的和諧樂園,擁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名校。
[1]中和小學和美教育網.
[2]南城實小和美教育發展工作室.
[3]和美文化背景下營造書香校園的行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