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亞
(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劉什莊小學)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王 亞
(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劉什莊小學)
興趣是動力的源泉,要讓學生擁有持久不衰的學習動力,教師必須樂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目標。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更要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優化教學的目的和要求,運用不同的方式與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帶著興趣學好數學。
農村小學 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最大內驅力,農村的學生學習基礎普遍偏差,他們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主動性。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系統性和邏輯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大膽的去思考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我將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分三個方面激發、保持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通過創設情境,營造一個問題情境,從而把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出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教師認為,上課必須創設一個生動有趣、富有激情的情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教師則認為,課堂應該注重實效,沒必要浪費那么多時間在課堂導入上,直接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抄上幾塊小黑板,老師當講則講,學生當練則練。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尤其是教學點的教學,大多是采用后者教學方式。而我認為,即使教學條件落后,每節課也應該有個好的導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樣,一個好的課堂導入也是成功課堂的一半。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那什么才是最好的呢?答案只有一個:適合課堂的、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
一節好的課堂,應該是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把“學數學”轉變成“學好數學”。然而,讓學生學好數學并不是一件易事,教師需要熟練的駕馭、掌控課堂。一節課的前15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要把本節的重點、難點讓學生掌握,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保持住最初的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雞兔同籠問題”時,我就把學生的經歷與本節課的內容聯系在一起,達到的課堂效果很好,學生也都掌握了該問題。對于解決這個問題,青島版教材采用的是列舉法,假設法。當然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有方程法、公式法。而在新授課上我采用的是《奔跑吧,兄弟》里面包貝爾的解法——抬足法。新課正好在《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第二期之后,相信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也都會在電視前算一算這個題目,同樣喜歡這個節目的學生們對包貝爾的解法也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在課堂上我讓三十五名學生參與這個游戲,這時下令:“全體雞兔起立!提起前面兩足!”學生開懷大笑。“那少了多少足?”學生答:“35×2=70只。”“地上剩多少只?”“24只。”這時學生歡快地叫起來“有24÷2=12只兔子,23只雞。”通過這節課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上課時保持學生興趣的重要性。
“沒有什么是訓練做不到的,也沒有什么是訓練所不能實現的,訓練能化野性為馴良,使粗野變柔和,把凡人提升為天使。”馬克吐溫的這句話強調了訓練的重要性,同樣在數學學習中也需要不斷地訓練。然而,一味的單一訓練會使學生反感、厭倦。因此,訓練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技巧。在數學的鞏固練習中,練習題的設計要有目的性、梯度性、富有啟發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如在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整理與復習時,我就從四個層次設計練習題:
(一)基礎練習
1.讀寫百分數
25.03%讀作( )103.7%讀作( )
百分之二十點零六寫作()百分之零點零七八寫作( )
2.百分數、分數、小數互化
(二)提高練習
1.王師傅種植了500盆花草,現已售出400盆,售出了百分之幾?
2.工商部門抽查了25種飲料,其中質量不合格的有2種,這些飲料的合格率是多少?
3.一堆煤炭有50噸,運走了其中的50%,還剩多少噸煤?
(三)綜合練習
六年級一班種樹30棵,二班種樹40棵,三班種樹50棵。
1.一班種的棵數是二班的百分之幾?
2.二班種的棵數是三班的百分之幾?
3.二班種的棵數占全年級三個班的百分之幾?
(四)拓展練習
甲杯中有水210克,乙杯中有水150克,分別往兩杯水中加30克鹽全部溶解,哪杯鹽水的含鹽率高?
此練習題組設計由淺入深,分層訓練。第一層是基礎性練習,目的在于檢查學生是否會進行分數、小數及百分數之間的互化。第二層是提高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形成技能。第三層是綜合性練習,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深化知識、擴展知識,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第四層是拓展性練習,適度提高,開放練習,聯系生活,發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
贊可夫曾說:“凡沒有來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的東西,是最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學生需要有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才能積極地感受數學的美,去追求數學的美。作為一名老師,同樣也需要有教學的興趣,樂于教學。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掌控數學課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
[1]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