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純漢 浙江華展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10
?
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問題探究
文/成純漢浙江華展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寧波315010
【摘要】雖然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已經對鋼筋混凝土進行了強化,但是施工過程中受諸多外界因素影響,呈現出不同的設計問題。因此,設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該重視混凝土施工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抗震鑒定,并進行自身加固。本文從建筑結構角度出發,分析建筑抗震鑒定方法,闡述相應的結構加固措施,旨在促進現代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加固問題
地震是威脅人類建筑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1],一旦出現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雖然越來越多的新型建筑采取抗震處理,但是部分舊式建筑尚未進行抗震加固,經常出現地基下沉,以及建筑傾斜和墻體裂縫等現象。為了給予人類安全的生活環境,設計人員要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鑒定,并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彌補。本文針對建筑結構抗震鑒定,以及相應的加固設計方法進行闡述,希望能給予現代建筑行業發展以借鑒。同時,通過建筑結構抗震研究,可以提升建筑施工的整體水平,滿足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下面就從建筑抗震鑒定方法、鑒定內容,以及加固措施等方面進行闡述:
依據現有建筑結構抗震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針對建筑結構抗震問題,我國政府提出了《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為建筑施工和設計提供指導標準。同時,在建筑結構抗震鑒定過程中,將重點設防、特殊設防融入到結構鑒定工作中,提高建筑的準確性、全面性;2)《建筑抗震鑒定標準》作為建筑結構鑒定的主要方法,可以幫助鑒定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全面掌握房屋結構的高度、層數,并依據結構特征進行合理的鑒定。同時,建筑結構整體、局部鑒定,以及易受損組件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鑒定;3)《建筑抗震鑒定標準》包含范圍比較廣,所以應該對鑒定標準、方法進行強化,提高抗震鑒定結果的準確性。
(一)了解建筑環境
建筑抗震鑒定過程中,鑒定人員要全面了解建筑環境,掌握建筑結構的基本情況。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鑒定效果[2],鑒定人員要在實際過程中了解建筑結構形式、建筑分布情況等,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鑒定。
(二)關注鑒定重點
在建筑結構鑒定情況方面,重點鑒定建筑結構的使用條件。鑒定人員進行鑒定活動時,了解建筑周圍環境,以及使用歷史,發現建筑結構中存在的問題,讓建筑處于最佳使用狀態。
(三)制定鑒定計劃
鑒定人員進行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前,需要制定相應的鑒定計劃,并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抗震鑒定。鑒定計劃可以規范鑒定行為,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提供良好的建筑環境。
建筑結構加固措施是提高結構抗震的主要手段,可以提升建筑的整個結構穩定性,下面就從加固方法、施工操作和結構加固等方面進行論述:
(一)改善結構加固方法
建筑結構抗震鑒定需要相應的方法,所以鑒定前要選擇適當的方法。施工人員在實際工程中,依據建筑結構特點,選擇適當的加固方法,提高結構的整體穩定性[3]。另外,施工人員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鑒定時,針對發現的結構問題,進行相應的加固,降低地震災害發生時對結構造成的損害。建筑結構加固工作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的整體剛性,而且可以保證民居的安全。
(二)注重實際施工操作
部分施工人員在抗震鑒定過程中,存在操作不規范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筑結構加固的有序進行。因此,施工單位在實際操作中,應該關注重點問題,強化施工人員對鑒定問題的重視程度。這樣不僅促進抗震鑒定工作的開展,而且可以進行相應結構的改善。因此,注重實際施工操作,可以通過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施工人員應該避免對原有建筑的外墻損害,保證結構加固的有序進行,提高建筑結構的整體抗震能力。外墻作為建筑結構的重要部分,其定期養護提升建筑結構的加固效果。
(三)加強抗震鑒定后的結構加固
抗震鑒定的目的是進行結構加固,所以抗震鑒定和結構加固要結合起來實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施工人員進行建筑結構加固時,嚴格遵循我國出臺的《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章》原則,以此規范建筑結構加固施工行為,及時發現建筑結構的損壞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固和修補,提升建筑整體的抗震能力;
第二,在抗震鑒定后的結構加固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依據不同的結構,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降低外部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實現結構加固的最好效果。另外,結構抗震鑒定后,制定相應的結構固定方案,并在實際施工中按照此方案進行,達到最佳的加固狀態。
(四)提高鑒定人員抗震意識
在建筑結構鑒定過程中,鑒定人員要具備相應的抗震意識,所以施工單位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對鑒定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通過專業化培訓,鑒定人員具備相應的抗震意識[4],通過自身的結構加固技能,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鑒定人員具備相應的意識以后,可以深入分析結構問題,重點進行結構加固,提高居民的住宅安全性。
目前,我國處于地震災害頻發階段,需要對現有建筑結構進行抗震鑒定,以此降低地震對建筑的損害。然而,我國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仍然存在加固方法單一的問題,影響整個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為此,抗震鑒定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提高自身加固意識,完成抗震鑒定后的結構加固。在結構加固過程中,應該依據實際的建筑受損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重點地加固,提高建筑結構加固效果,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加固,可以提升整個施工單位的經濟效應,以及整個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晨,徐彥卿,張同全.新疆和田地區教育、醫療系統建筑的抗震鑒定與加固[J].建筑技術開發,2010,(4):35-38,62.
[2]劉勛,施衛星,王進.傳統抗震加固技術和新型抗震加固技術的總結與對比[J].結構工程師,2012,(2):101-105.
[3]韓建平,馮興科,柴巧利.汶川地震受損底部框架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與加固設計[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1,(3):12-17.
[4]楊立軍,陸守明,孫晉.某中學框架結構教學樓抗震鑒定及加固[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