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兵兵 淮陰住房公積金中心 江蘇淮安 223300
關于非公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思考
文/顧兵兵 淮陰住房公積金中心 江蘇淮安 223300
目前,由于大部分非公企業未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導致非公企業職工的工資構成中缺少了應有的住房消費資金部分,失去了申請住房公積金低息貸款的基本條件,從而使大量最需要改善住房條件的企業職工卻游離于政策覆蓋面之外,成了被住房保障體系冷落的群體。本文通過分析非公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加強非公有制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建設的措施。
非公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自試點至今,已經歷了二十余年,在我國城鎮居民住房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非公企業對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非公企業的從業人員亦越來越多。然而,住房公積金制度在非公企業的覆蓋面很低,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的難點也在非公企業,如果該制度不能有效覆蓋非公企業職工,那么其社會保障職能將大打折扣。住房公積金制度能否持續、穩定、健康、全面發展,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公企業建制情況。因此,在城鎮化不斷加快的今天,住房公積金工作重點是,加快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并完善住房公積金體系的步伐,落實普通職工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
1.1 實現公平正義的需要
當前我國的職工群體構成中,非公企業職工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大部分非公企業尚未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如果住房公積金制度不覆蓋非公企業職工群體,它的社會保障職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必須擴大制度的覆蓋面,否則該制度的受惠人群僅為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央企等單位職工,無法體現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解決好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是對他們的關心愛護,是對他們生存權利的尊重,也是鼓勵他們發揮自信、自強的能力,拉近他們和其他人群的心理差距,以保證社會的穩定。
1.2 企業依法經營的需要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由此可見,企業要依法經營,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城鎮私營企業、其他城鎮企業等均屬于非公企業范疇,應依法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該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并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托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1.3 企業長久發展的需要
當前就業環境下,人才流動性大,薪酬體系健全和福利保障全面的非公企業顯然更受職工歡迎,也能夠增加職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為員工建立了完善的“五險一金”保障制度,使員工無后顧之憂,更能贏得職工信賴,從而提高非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促進企業長期發展。
2.1 企業法人繳存積極性低
非公企業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實施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單位每月至少要以上一年度最低工資標準基數的5%用來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以100人企業為例,假設最低工資標準為1400元,企業每月應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7000元,全年就是84000元。雖然《條例》規定住房公積金為稅前列支,但畢竟要增加企業支出,減少經營利潤,所以多數企業能拖就拖,能不交就不交。
2.2 企業職工維權意識欠缺
非公企業高收入者一般為管理層,大多有住房,對住房公積金需求不大。而低收入者一般以臨時工和外來務工者居多,流動性大,對企業是否繳納住房公積金沒有強烈要求。加上住房公積金屬專項資金,除購房、建房提取和貸款法定條件外,其他一律不能隨便支取,因而職工的積極性不高。另外,很多職工為了保住飯碗,也難以敢于維權。
2.3 法規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由于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相關文件發不到非公企業,深入企業宣傳的力度較小,使得企業不了解住房公積金這一政策法規。加上非公企業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較差,大部分業主即使知道這一政策,也不愿主動向職工宣傳,而職工想了解,確無從知道詳盡的政策制度,導致“雙盲”。
2.4 行政執法難以組織實施
雖然《條例》規定,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不設立住房公積金賬戶、逾期不繳或欠繳的單位,責令限期辦理,處以罰款或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雖然賦予了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執法職能,但在執行過程中,由于執法能力有限,執法工作常常難以順利開展。
3.1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對重點龍頭非公企業派人上門宣傳、定期或不定期在報紙電視上宣傳、發放宣傳手冊、借助政府平臺召開非公企業法人會議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條例》,提高單位法人的法律認識和廣大職工的維權意識,促使非公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
3.2 爭取部門支持配合
在政府綜合部門的牽頭協調之下建立起各職能部門的行政合作關系。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稅務、工商、社保等部門之間要逐步建立起信息共享制度,互通有無,摸清單位基本情況定期交換審核相關單位的勞務用工信息,在勞動仲裁范疇之內調整解決職工的住房公積金權益糾紛事件,督促用人單位將企業與個人所需承擔的住房公積金存繳義務放入勞動合同文本并加以規范。
3.3 強化行政執法力度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建立專門的執法隊伍,充實執法崗位。通過學習培訓、法律輔導等方式,使他們既熟悉業務,又懂得法律與執法程序,為依法辦事打好基礎。主動進行執法檢查,再配合媒體宣傳,逐步提升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在企業、職工心目中的威信和社會地位。
3.4 建立靈活使用制度
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通過多種途徑召開“制度推進會”。根據規模以上非公企業主要集中在園區的實際,聯合園區管委會組織召開非公企業負責人“制度推進會”。聯合市工商聯分行業召開“制度推進會”。聯合鄉鎮、街道召開轄區非公企業“制度推進會”。非公有制企業的職工工資水平普遍較低,針對城市外來職工多租房居住的現狀,可以允許他們使用一定的住房公積金沖抵房屋租金,以達到調動職工積極參與企業住房公積金建設的目的;針對非公企業職工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住房公積金的決策機構要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適當放寬這類企業職工參與住房公積金的基本條件,讓他們充分享受到參與住房公積金所帶來的優惠政策等。
3.5 建立社會評價體系
加快建立完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推動企業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如在評選“百強企業、明星企業、文明企業”等,加入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建立這一參數(條件),否則不予參評,以此來推動企業主動將住房公積金擺上重要位置,促使企業繳納住房公積金。
總之,加強非公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建設,有利于帶給員工歸屬感、穩定員工隊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回報,并且同時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只有在數量眾多、蓬勃發展的非公企業拓展住房公積金制度,住房公積金才有其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才能使住房公積金制度成為讓更多人受益的民生工程。
[1]趙沂場,王海嬌,王建軍.我國非公企業住房公積金政策中住房補貼政策的經濟學分析[J].中國理論探索,2012.19(114):189-192.
[2]錢凱,董明君,任志鵬.基于非公企業住房公積金政策分析改革和完善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觀點綜述田.西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23):11.
[3]高紅梅,林志山.淺議非公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2(11):120-121.
[4]賈小麗.關于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1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