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立鵬 濰坊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山東濰坊 261041
小城鎮規劃實施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
文/許立鵬 濰坊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山東濰坊 26104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小城鎮開始迅速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規劃對經濟發展和建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然而,由于規劃編制水平低、規劃不合理,加上有些地方政府更重視經濟的發展、規劃實施法律基礎薄弱、公眾參與度低等問題,導致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小城鎮建設出現布局不合理、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等諸多問題,嚴重制約和影響著小城鎮的健康、快速發展。本文從小城鎮定義及建設特點出發,對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和原因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針對性的總結了幾項改善措施。
小城鎮;特點;規劃實施;問題;措施
前言:隨著我國農村經濟及非農產業的發展,小城鎮迅速發展,成為農村經濟和人口的集聚中心,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小城鎮作為聯系城鄉的紐帶,是農村經濟發展的載體,也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戰略。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前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重點在農村,解決農村人口及收入問題,是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的基本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小城鎮的快速發展。因此,做好小城鎮規劃的編制與實施,保證小城鎮健康、快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1 小城鎮定義
關于小城鎮的定義眾說紛壇,不同的學者對此都有不同看法,目前主要有四種看法,第一種就是小城鎮包含小城市、建制鎮、集鎮,第二種是小城鎮包含小城市和建制鎮,第三種是小城鎮就是建制鎮,第四種是小城鎮包含建制鎮和集鎮。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劃分,很多學者把狹義上的小城鎮定義為除城市之外的包括縣城在內的建制鎮,把廣義上的小城鎮定義為包含狹義上小城鎮在內,還包括了由農村集市發展而來的非建制鎮,即集鎮。
1.2 小城鎮建設特點及現狀
小城鎮建設包含了特色城鎮、功能城鎮以及新農村城鎮建設,側重于農村鄉鎮建設,其建設以城鎮化建設為背景,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為思路,改變以往單純、片面的加快城鎮化進程的觀念,更多的關注于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為我國城鄉一體化謀劃更為全面和綜合的發展道路。但是,我國大部分小城鎮都是自發形成的,雖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導致許多小城鎮出現了功能不完善、結構不合理、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嚴重阻礙著小城鎮的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小城鎮規劃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環境、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小城鎮功能完善化等許多難題,在許多地方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規劃被隨意更改、規劃跟著項目走、項目未經審批就已經開工建設,甚至出現了規劃失效的嚴重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制約和影響了小城鎮的健康、全面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規劃本身方面
我國城鎮規劃編制工作長期由政府部門獨立完成,這使得規劃在編制初期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規劃部門受本身人力資源、資金以及技術上的限制,做出來的規劃難免有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規劃在編制初期,脫離了民眾,忽視了民眾需求和意愿,導致規劃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2.2 政府方面
受我國當前考核機制的影響,任期內政府都注重于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再加上許多小城鎮政府部門對規劃重要性并沒有全面的認識,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實現任期內的經濟發展目標,都會有目的性的改動規劃內容,有的甚至還會違反規劃內容,把規劃當成是實現政績的工具。
2.3 管理方面
近幾年,我國雖然實現了規劃的全覆蓋,但一些縣城及小城鎮規劃管理人員卻普遍缺乏,甚至幾近于無,這使得規劃實施時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再加上小城鎮民眾對規劃實施基本上是沒有什么關注,使規劃失去了基本的監管,導致很多小城鎮不按規劃建設,使規劃淪為一紙空文。
規劃的意義在于實施,價值也在于實施。規劃的科學有效的實施,是小城鎮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對于促進小城鎮在建設過程中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增強特色、加強環境保護有著重要意義。解決當前小城鎮規劃實施中所存在的問題,強化規劃的有效實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3.1 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增強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
一方面,要完善小城鎮規劃體系,引進人才,加大投入,提高編制技術,為規劃編制水平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規劃編制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情況,規劃編制時,采取民眾、實施主體以及多部門參與的模式,以平衡各方利益,在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盡量滿足各方需求,增強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
3.2 建立健全的地方法律體系及基層管理機制
小城鎮規劃實施的基本保障就是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根據國家相關法律以及地方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對于國家尚無明確規定的,也要制定相關規定,使小城鎮規劃實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快基層規劃管理機制的建立,明確其職責,并加強監管,杜絕出現執法不嚴、執法犯法等現象,保障規劃的實施。
3.3 加強監管
小城鎮規劃實施的監管,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快小城鎮健全執法機制的建立,建立起一支獨立、高效的執法隊伍。另一方面,要公開規劃內容,提高民眾參與規劃實施意識,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拓寬公眾參與渠道,使他們明確規劃的重要性,并能夠參與到規劃實施的監督工作中。通過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雙重監督體系的建立,全方位、靈活的對規劃實施情況予以監管,保證規劃的嚴肅性及有效實施。
3.4 動態管理
現代社會發展速度快、變化多,而我國規劃一般有效期都在20年左右,在這20年時間內,規劃本身有可能會因為當時編制技術和理念的限制,或者是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化,不適應當前小城鎮建設。因此,規劃在實施過程中,要建立規劃實施評估和反饋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對規劃實施的效果以及環境的變化進行監測,以及時調整規劃目標、策略和實施手段,確保規劃的可實施性。
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進程加快,提高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小城鎮建設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規劃工作者要立足于長遠,著眼于小城鎮發展需要,切實提高小城鎮規劃編制水平,加強管理,保障實施,為小城鎮的可持續、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1]杜哲;唐斌;滕海峰;西部小城鎮規劃中的若干問題探討[J].甘肅科技;2006年03期
[2]楊光;淺談小城鎮規劃與建設中的矛盾[J].河南科技;2013年01期